-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公司倒闭欠的工资怎么办?
2024年公司倒闭欠的工资怎么办?
一、与公司沟通协商
首先,员工可以尝试与公司进行平等对话,恳求企业尽早补发拖欠的薪水。
二、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如果与公司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提出投诉举报。劳动监察部门将依法对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深入调查,并妥善处置。
三、申请劳动仲裁
员工还可以选择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之一,员工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同样需要提供有力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四、参与破产清算程序
如果公司已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员工的工资将被列为优先清偿的债务。
五、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如果劳动仲裁裁决或法院判决生效后,公司仍不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员工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确保员工的工资得到及时支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三)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公司倒闭欠的工资不够怎么办?
一、参与破产清算程序
如果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全部债务,将按照比例进行分配。员工应了解自己所处的清偿比例,并据此评估可能获得的工资数额。
二、寻求法律援助
员工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在破产清算中的权益和应享有的法律保障。
如果员工对破产管理人的处理结果不满意,或者认为公司存在其他违法行为导致工资无法全额支付,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三)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以上就是法头条法务收集的关于“2024年公司倒闭欠的工资怎么办”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生活中相信大家也有时会运用此类知识。所以我们也应该深入了解这些内容,以便能够解决生活中发生的此类问题。但如果您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可以到法头条网上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由他们带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感谢您的阅读。
-
近日,某电商公司因一则《关于加班的通报表扬》陷入舆论漩涡。该公司公开表彰7月加班时长最高的员工达159.96小时,日均工作至深夜23:12,并号召全员学习其“无私奉献精神”。然而,这一行为不仅引发网友对“职场PUA”的批判,更触碰了《劳动法》的底线。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月加班160小时是否合法?我国对加班时长有何...时间:2025.08.08
-
试用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考察的特殊阶段,但这一阶段的权益保护常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纠纷。实践中劳动者常面临被辞退后能否获得补偿、工资是否全额发放、签署离职申请是否影响赔偿等核心问题。...时间:2025.08.08
-
公司解散涉及员工权益保障,经济补偿计算与争议解决是核心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员工可依据工作年限获得相应补偿,若公司拒不支付,员工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等途径维权。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公司解散员工补偿”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8
-
工资是劳动者劳动价值的直接体现,但现实中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下面小编将围绕拖欠工资打12345是否管用、拖欠工资多久可主张双倍补偿两大核心问题,结合现行法律法规与司法实践,为劳动者提供清晰的维权路径与法律依据。...时间:2025.08.05
-
学信档案作为教育部指定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查询唯一平台,承担着学籍、学历、学位信息核验的核心功能。2025年,随着电子注册制度的全面深化,毕业生及在校生可通过电脑端与手机端双通道快速完成信息查询与验证。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学信档案”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5
-
面对外包公司拖欠工资,员工可按协商投诉、仲裁、诉讼的顺序维权,每一步都有法律支撑。要注意留存证据、及时行动,以免过了时效。同时,外包公司也应遵守法律,按时发薪,维护劳动关系和谐。...时间:2025.08.01
-
某生鲜采购员管某与公司签订《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约定每月工资中包含“竞业保密工资400元”,离职后公司以“已支付补偿”为由拒绝额外补偿。法院最终判决该条款无效,认定竞业限制补偿金不得混入工资,需在离职后按月支付。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定性、支付规则及司法实践三个维度,解析“保密费混工资是否影响竞业约定效力”...时间:2025.07.31
-
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其行为受到严格的法律和纪律约束。同时,公务员家属的经商行为以及公务员能否帮助父母打理生意,也是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结合相关法律条款和司法解释,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详细解析。...时间:2025.07.25
-
公务员作为行使公权力的特殊群体,其职业行为受《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严格约束。近年来,部分公务员尝试通过直播等新兴方式获取收入,引发社会对公职人员廉洁性的关注。...时间:2025.07.25
-
某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徐某某因在朋友圈发布“在办公室抽烟的人是傻*么?怎么还不去死……”等辱骂性言论,被公司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徐某某主张其言论系劝阻领导吸烟,公司行为构成违法解除,要求赔偿13.9万元。法院最终认定其言论超出合理范围,公司解雇合法。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时间: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