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医疗损害赔偿依据何种鉴定?
医疗损害赔偿依据何种鉴定?
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处理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及《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当患者认为自己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遭受损害时,可以通过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医疗损害责任鉴定来明确责任归属。这两种鉴定的核心目的是评估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程度以及该过错与患者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判定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四条:“医患双方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申请卫生主管部门调解,或者共同委托负责医疗损害鉴定的组织进行鉴定。”
医疗损害赔偿依据何种鉴定标准?
医疗损害赔偿的鉴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和行业规范。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确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错,该过错与患者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过错的程度,是判定赔偿责任的关键。这一过程通常需要通过医疗损害鉴定来进行,以专业的技术评估作为裁判的依据。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也对医疗损害责任的认定、鉴定程序及赔偿范围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为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处理提供了进一步的法律指导。医疗损害赔偿的鉴定标准需结合具体案情,依据上述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综合判断,确保鉴定的科学性、公正性,从而合理确定赔偿责任。
非法行医行为能否通过鉴定确认?
非法行医行为的确认主要依赖于事实证据与法律规定的结合来进行判断。非法行医,通常指的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确认非法行医,可以通过收集行为人是否具有合法执业资格、是否在合法医疗机构内执业、是否超范围执业等证据,并结合医疗事故或医疗损害的事实情况来进行。必要时,可以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来明确医疗行为与患者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但非法行医的定性更多基于行政调查和司法判决。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医疗损害赔偿的依据在于通过法定程序进行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医疗损害责任鉴定,这些鉴定结果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判断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责任、确定赔偿范围与数额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温馨提示】需要专业律师的建议?法头条是您的最佳选择!我们拥有3万+高效专业的律师团队,随时在线为您解答疑惑,让您省时省心。
-
患者隐私泄露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依法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资料等隐私信息,导致这些信息被非法获取、使用或公开的行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这种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严重者还可能触犯刑法。...时间:2025.05.05
-
关于门诊费用能否全额报销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的医疗保险类型及政策来确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门诊费用的报销比例和范围由各地具体规定,并非所有门诊费用都能得到全额报销。...时间:2025.05.01
-
医生误诊是否能够获得保险赔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不是”的问题,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关键在于误诊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是否符合保险合同中规定的赔偿条件等因素。...时间:2025.04.30
-
病历书写不规范可能引发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严重时甚至可涉及刑事责任。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的规定,保证病历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若因病历书写不规范给患者造成损害或导致司法鉴定无法进行等情况发生,则相关责任人需依法承担相应责...时间:2025.03.27
-
在当今社会,整形手术已成为许多人追求美丽和自信的选择。手术总是伴随着风险,整形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当整形失败时,患者应该如何让医院负责?如果医院倒闭了,患者又该向谁寻求赔偿?本文将从法律角度探讨这两个问题。...时间:2025.03.22
-
工伤导致死亡的赔偿金应当向用人单位或其投保的工伤保险基金索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及《工伤保险条例》,因工死亡职工的近亲属有权获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等。...时间:2025.03.19
-
在医疗鉴定过程中,保护患者隐私是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这不仅关系到患者的个人尊严和权益,也是法律明确要求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任何参与医疗鉴定过程的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得非法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时间:2025.03.19
-
医疗产品召回是指当发现已上市销售的医疗器械存在缺陷时,生产商或其授权代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从市场上撤回该产品,并通知相关方的过程。这一过程旨在减少或消除由缺陷产品可能造成的健康风险。医疗产品的召回活动需遵循特定的法律法规框架。...时间:2025.03.15
-
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性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权益的重要保障。从法律角度来看,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质量管理、医护人员管理、药品与医疗器械管理等方面。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医疗机构的管理有着明确的要求。...时间:2025.03.13
-
医疗损害赔偿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主要依据受害者的实际损失来确定,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具体数额需根据案件实际情况由法院裁定。...时间: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