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造谣诽谤被公司开除可以要求赔偿吗?
2024年造谣诽谤被公司开除可以要求赔偿吗?
2024年,如果因造谣诽谤被公司开除,是否可以要求赔偿,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公司规章制度
是否构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因此,如果公司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造谣诽谤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那么公司开除员工是合法的,员工通常无法要求赔偿。
规章制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公司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合法且合理,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员工认为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合法或不合理,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违法开除的赔偿:如果公司开除员工的决定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未提前通知、未支付经济补偿等,员工可以要求公司支付相应的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和第八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赔偿金为经济补偿的两倍。
证据的收集与提供:员工在要求赔偿时,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公司的开除决定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这些证据可能包括工作合同、工资单、开除通知、公司规章制度等。
三、诽谤行为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如果员工的造谣诽谤行为给公司造成了名誉损失或财产损失,公司有权要求员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恢复名誉等。但这与员工是否能因被开除而要求赔偿是两个不同的法律问题。
刑事责任:如果员工的造谣诽谤行为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但这同样不影响公司开除员工的合法性及员工是否能要求赔偿的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被公司开除可以要求获得工龄补偿吗?
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被公司开除,一般来说,是不能要求获得工龄补偿的。具体原因和依据如下:
一、补偿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经济补偿金主要是基于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对劳动者的一种经济补偿。如果是因为劳动者自身的原因导致劳动合同解除,如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失职、营私舞弊等,用人单位通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具体情形
以下几种情况下,因劳动者自身原因被开除,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未能达到公司规定的录用标准,被公司辞退,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劳动者在工作中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如多次迟到早退、打架斗殴等,被公司开除,也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劳动者因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公司有权开除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劳动者因违法犯罪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司可以开除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三、相关法律条款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这些情形主要包括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的情况,如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而因劳动者自身原因导致劳动合同解除的,并不在这些情形之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以上则是关于“劳动赔偿”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大学实习生被辞退是否合法,需结合实习性质、协议约定及法律关系综合判断。在校学生实习多属劳务关系,适用《民法典》而非《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能否合法辞退取决于实习协议条款及辞退理由是否正当;若实习生已毕业且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则需遵循《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或正式合同解除的规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时间:2025.08.10
-
近日,某电商公司因一则《关于加班的通报表扬》陷入舆论漩涡。该公司公开表彰7月加班时长最高的员工达159.96小时,日均工作至深夜23:12,并号召全员学习其“无私奉献精神”。然而,这一行为不仅引发网友对“职场PUA”的批判,更触碰了《劳动法》的底线。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月加班160小时是否合法?我国对加班时长有何...时间:2025.08.08
-
试用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考察的特殊阶段,但这一阶段的权益保护常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纠纷。实践中劳动者常面临被辞退后能否获得补偿、工资是否全额发放、签署离职申请是否影响赔偿等核心问题。...时间:2025.08.08
-
公司解散涉及员工权益保障,经济补偿计算与争议解决是核心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员工可依据工作年限获得相应补偿,若公司拒不支付,员工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等途径维权。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公司解散员工补偿”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8
-
工资是劳动者劳动价值的直接体现,但现实中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下面小编将围绕拖欠工资打12345是否管用、拖欠工资多久可主张双倍补偿两大核心问题,结合现行法律法规与司法实践,为劳动者提供清晰的维权路径与法律依据。...时间:2025.08.05
-
学信档案作为教育部指定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查询唯一平台,承担着学籍、学历、学位信息核验的核心功能。2025年,随着电子注册制度的全面深化,毕业生及在校生可通过电脑端与手机端双通道快速完成信息查询与验证。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学信档案”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5
-
面对外包公司拖欠工资,员工可按协商投诉、仲裁、诉讼的顺序维权,每一步都有法律支撑。要注意留存证据、及时行动,以免过了时效。同时,外包公司也应遵守法律,按时发薪,维护劳动关系和谐。...时间:2025.08.01
-
某生鲜采购员管某与公司签订《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约定每月工资中包含“竞业保密工资400元”,离职后公司以“已支付补偿”为由拒绝额外补偿。法院最终判决该条款无效,认定竞业限制补偿金不得混入工资,需在离职后按月支付。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定性、支付规则及司法实践三个维度,解析“保密费混工资是否影响竞业约定效力”...时间:2025.07.31
-
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其行为受到严格的法律和纪律约束。同时,公务员家属的经商行为以及公务员能否帮助父母打理生意,也是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结合相关法律条款和司法解释,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详细解析。...时间:2025.07.25
-
公务员作为行使公权力的特殊群体,其职业行为受《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严格约束。近年来,部分公务员尝试通过直播等新兴方式获取收入,引发社会对公职人员廉洁性的关注。...时间: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