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开发商构成合同诈骗罪的行为有哪些?
2024年开发商构成合同诈骗罪的行为有哪些?
在2024年,开发商构成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主要遵循《刑法》中关于合同诈骗罪的相关规定。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到开发商,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一、虚构或隐瞒事实
虚构开发资质或身份:开发商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骗取购房者财物。
隐瞒房屋真实情况:如故意隐瞒房屋存在质量问题、面积不符、已被抵押或出售给第三人等重要事实,诱使购房者签订合同并支付购房款。
二、虚假宣传与承诺
虚假广告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对商品房做不可实现的虚假宣传,误导购房者。
夸大承诺:在销售过程中夸大房屋质量、配套设施、升值空间等,以虚假承诺吸引购房者签订购房合同。
三、价格欺诈
虚标价格:虚标最低价、清盘价等欺骗性价格进行销售,实际成交价格远高于标价。
价格捆绑销售:以不合理的价格捆绑销售车位、储藏室等配套设施,变相提高购房成本。
四、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
故意不履行合同:在收取购房者购房款后,开发商故意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交房、办证等义务。
部分履行合同: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购房者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以骗取更多的财物。
五、收受财物后逃匿
开发商在收受购房者给付的购房款、预付款或其他担保财产后逃匿,使购房者无法联系到开发商,导致购房者遭受经济损失。
六、其他骗取财物的手段
除上述行为外,开发商还可能采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购房者财物,如伪造、变造房屋产权证明、预售许可证明等文件,诱使购房者签订合同并支付购房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当开发商签订合同但是却是烂尾楼可以要求开发商索赔吗?
当开发商签订合同但所售房屋成为烂尾楼时,购房者完全有权要求开发商索赔。以下是详细的分析和建议:
一、法律条款
购房合同: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签订的购房合同是双方权利义务的基础。合同中通常会明确约定房屋的交付时间、质量标准、违约责任等条款。一旦开发商未能按照合同约定交付房屋,即构成违约。
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商品房屋销售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将符合交付使用条件的商品房按期交付给买受人。未能按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二、索赔方式
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购房者可以根据购房合同的约定,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如果合同中有明确的违约金条款,购房者可以直接依据合同要求开发商支付违约金。
解除合同并要求退款:如果开发商逾期交房严重超期,且符合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购房者可以要求解除购房合同,并要求开发商退还已支付的购房款及利息。
提起诉讼:如果开发商拒绝承担责任或双方无法协商一致,购房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依法判决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
三、注意事项
保留证据:购房者在维权过程中应保留好所有与购房相关的证据材料,包括购房合同、付款凭证、催告函件、开发商的书面回复等。这些证据材料在诉讼过程中将起到关键作用。
关注诉讼时效:根据法律规定,购房者应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否则将可能丧失胜诉权。因此,购房者应及时咨询律师并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考虑开发商实际情况:在要求开发商索赔时,购房者还应关注开发商的实际情况。如果开发商已经资不抵债或面临破产清算等困境,购房者可能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参与破产清算程序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以上则是关于“房屋买卖”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法拍房因价格优势吸引购房者,但信息获取渠道分散易导致遗漏。从国家级司法拍卖平台到地方产权交易所,从法院公告栏到房产中介,不同渠道的信息覆盖范围与专业度差异显著。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法拍房”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5
-
法拍房因价格优势吸引购房者,但其复杂背景暗藏风险。从产权纠纷到欠费追缴,从腾房困难到限购限制,购房者需全面评估潜在风险。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法拍房购买”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5
-
经济适用房买卖需要补交的费用主要包括综合地价款和其他相关税费,具体金额根据房屋成交价格、面积以及当地政策等因素而定。同时,经济适用房买卖协议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合同是否依法成立并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时间:2025.08.03
-
经济适用房作为政府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其买卖规定及税费政策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政策的不断更新,了解最新的经济适用房买卖规定及税费标准,对于有意向购买或出售经济适用房的民众来说至关重要。...时间:2025.07.31
-
近年来,关于“凶宅”的纠纷频发,而法律对“凶宅”的界定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边界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小编将结合司法实践与法律条文,解析“隔壁房屋死过人是否构成凶宅”的争议,并梳理房东隐瞒凶宅信息的法律责任与维权路径,为消费者提供可操作的行动指南。...时间:2025.07.16
-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新一轮政策调整,住房贷款利率累计下调约60个基点(0.6%),引发公众对利率计算规则及存量贷款影响的广泛关注。利率调整不仅涉及合同履行,更关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下面小编将从基点计算规则及存量贷款调整条件展开分析,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时间:2025.07.15
-
交房时所需缴纳的费用包括契税、维修基金、物业费以及其他一些小额费用。具体金额需要根据房屋的总价、面积、购房套数以及当地的相关规定来确定。关于“交房时还需要交哪些费用需要多少钱?”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7.13
-
为切实缓解购房者因高利率商业贷款带来的沉重还款压力,进一步优化住房金融政策体系、激活市场活力,全国已有近二十城密集推出公积金新政,明确允许符合还款状态正常、住房产权明晰且无权利限制等条件的商业贷款转为低息公积金贷款,既切实保障购房者经济权益,又确保公积金制度在法治轨道上稳健运行。...时间:2025.07.04
-
2025年中央对烂尾楼处置政策旨在全面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推动烂尾楼项目的顺利复工,并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关于“2025中央对烂尾楼处置政策是什么?”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7.02
-
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资源跨区域配置需求激增的当下,跨区域购房与资产优化布局已成为众多家庭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路径。各地税收政策、金融监管规则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房产税缴纳标准、抵押贷款资质审核等复杂法律环节,稍有疏漏便可能触发合规风险,甚至引发权益纠纷。...时间: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