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4年用人单位应当怎样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发布时间:2024.07.15 11:44:25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和生活质量、支持残疾人就业相关项目以及激励与奖励机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就业保障金”的相关问题。

2024年用人单位应当怎样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2024年用人单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下简称“残保金”)的具体方式,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以及各地区的相关实施办法和通告。以下是一个概括性的指导流程,但请注意,具体细节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用人单位参考当地的具体规定。

  一、了解缴纳义务

  首先,用人单位需要明确自己是否有缴纳残保金的义务。一般来说,凡在特定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均应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一定比例(通常为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保金。

  二、计算应缴金额

  残保金的计算方式通常如下:

  应缴残保金 =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 × 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 - 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 征收比例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指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人数,包括在编人员、合同工、临时工等。

  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一般为1.5%,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以残联部门年审确认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为准。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按用人单位上年在职职工工资总额除以在职职工年平均人数计算。

  征收比例:可能因地区和企业规模而异,具体以当地规定为准。

  三、申报缴纳

  申报时间:用人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每年6月1日至6月30日,但具体时间可能因地区而异)进行残保金的申报。

  申报方式:

  网上申报:通过电子税务局等在线平台进行申报。

  现场申报:前往当地税务部门或残联指定的办税服务厅进行申报。

  缴纳方式:申报后,根据核定的应缴金额,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缴纳残保金。

  四、注意事项

  如实申报:用人单位应如实填写本单位上年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在职职工人数等数据,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年审备案:已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应先到各级残联服务机构进行年审备案,再进行残保金的申报缴纳。

  优惠政策: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小微企业(如在职职工总数30人以下的企业)或在一定期限内新成立的企业,可能享受免征或减征残保金的优惠政策。具体政策以当地规定为准。

  法律责任:用人单位如未按规定申报缴纳残保金,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信用记录受损等后果。

  法律依据: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九条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十条

  政府和社会依法兴办的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以下统称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应当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

  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的资格认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就业保障金有什么用?

  就业保障金,特别是对于残疾人而言,通常指的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残疾人就业

  经济激励:通过对未达到法定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征收保障金,促使这些用人单位增加残疾人就业岗位,从而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率。

  社会责任:征收残保金是政府引导和督促用人单位履行安排残疾人就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手段,有助于增强社会对残疾人就业的关注和支持。

  二、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和生活质量

  职业培训:残保金的一部分被用于残疾人的职业培训,帮助他们提升职业技能和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就业。

  就业服务:资金还用于支持残疾人就业服务,包括职业介绍、就业指导等,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支持。

  福利改善:通过经济手段调节劳动力市场,促进残疾人与社会劳动力的平等竞争,同时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福利。

  三、支持残疾人就业相关项目

  职业技能培训:资助残疾人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技能。

  就业服务机构运营:补贴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运营费用,确保其能够持续为残疾人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设施设备购置与改造:补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所需设施设备的购置和改造费用,为残疾人创造更加适宜的工作环境。

  四、激励与奖励机制

  分档征收:近年来,残保金的征收政策进行了调整,实行分档征收,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一定标准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减免优惠,从而激发用人单位招聘残疾人的积极性。

  奖励机制: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以及为安排残疾人就业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进一步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发展。

  五、特殊群体保障

  生活补助:对从事公益性岗位就业、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但收入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提供救济补助,确保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九条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十条

  政府和社会依法兴办的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以下统称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应当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

  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的资格认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以上则是关于“就业保障金”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司法冻结怎么申请解冻?
    社保卡,作为公民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重要凭证,其资金安全和正常使用关系到每一位持卡人的切身利益。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社保卡可能会被司法机关依法冻结。那么,司法冻结社保卡是否合法?又如何申请解冻呢?...
    时间:2025.07.28
  • 2025年社保卡怎么激活使用?
    社保卡,作为公民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重要凭证,其激活使用与余额查询是每位持卡人必须掌握的技能。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保卡的功能也日益丰富,涵盖了医疗、养老、工伤、失业等多个领域。...
    时间:2025.07.28
  • 上海2025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定额标准达到50元,有何法律依据?
    养老金调整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与社会公平。最新上海市养老金调整方案中,定额标准设定为每人每月增加50元,同时对高龄退休人员实施差异化补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时间:2025.07.25
  • 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证明在哪里开?
    职工医疗保险是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权利的重要制度,通过强制参保和共同缴费的方式筹集医保基金,为职工提供医疗费用报销等保障待遇。关于“职工医疗保险参保多久可以使用?”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7.11
  • 公积金个人账户设立后多久生效
    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是职工个人住房储金的重要载体,具有专用性、统一性和专项使用的特点。关于“公积金个人账户设立后多久生效?”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7.11
  • 2025养老金调整对高低收入者影响大吗?
    养老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其调整机制直接关系到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公平。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养老金调整的公平性成为社会焦点。高低收入群体在调整中是否享有同等权益?调整时间表如何体现法律程序的严谨性?...
    时间:2025.07.03
  • 2025年社保缴费上涨的具体幅度是多少?
    社保缴费上涨是社保制度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的一种适时调整。虽然它可能会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但长远来看,它有利于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关于“2025年社保缴费上涨的具体幅度是多少?”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7.02
  • 2025年公务员病退条件及待遇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2025年公务员病退条件主要涉及年龄、医学认定和养老保险缴费,而待遇标准则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可能的特殊算法和动态调整。关于“2025年公务员病退条件及待遇标准是怎么规定的?”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6.27
  • 医保超过封顶线还能怎么报销?
    医保封顶线是指医保基金对参保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医疗费用报销的最高额度。根据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统筹基金支付医疗费用的范围和最高支付限额,由本市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确定。例如,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为职工和退休人员一个年度内累计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最高数额为3万元。上海市...
    时间:2025.06.21
  • 公司不交社保有哪三个赔偿?
    社会保险是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核心内容,但部分企业存在未依法缴纳社保的违法行为。此类行为不仅损害劳动者权益,还可能引发法律责任。下面小编将系统解析企业未缴纳社保需承担的赔偿范围及计算标准,从经济补偿、社保补缴、损失赔偿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为劳动者提供清晰的维权指引,助力其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时间:2025.06.11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