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检察院驳回案件后,公安机关能否取保放人?
2024年检察院驳回案件后,公安机关能否取保放人?
2024年,当检察院驳回案件后,公安机关是否能取保放人,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法律环节和条件。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检察院驳回案件通常意味着检察院不批准公安机关的逮捕申请。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如果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被拘留的人,并发给释放证明书。
然而,关于取保放人,这并非检察院驳回案件后的必然结果。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它通常适用于那些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因此,在检察院驳回案件后,如果公安机关认为案件仍需进一步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那么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要驳回案件需要经过什么手续?
驳回案件的手续通常涉及一系列法律程序,这些程序旨在确保案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般情况下驳回案件可能经过的主要手续:
一、检察院审查案件
接收案件:检察院首先接收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材料,包括起诉意见书、案卷材料、证据等。
审查起诉: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审查,包括审查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等。
二、作出驳回决定
法律依据:检察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件进行审查后,如果认为案件不符合起诉条件,将作出驳回决定。
驳回决定书:检察院会制作驳回决定书,详细阐述驳回案件的具体理由和法律依据,并将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和犯罪嫌疑人。
三、补充侦查(如适用)
退回补充侦查:如果检察院认为案件需要补充侦查,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要求公安机关在指定期限内完成补充侦查工作。
补充侦查次数限制: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即公安机关最多可以进行两次补充侦查。
重新移送审查:补充侦查完毕后,公安机关应将案件重新移送检察院审查。
四、重新审查或作出不起诉决定
重新审查:如果公安机关在补充侦查过程中发现了新的证据,或者对检察院的补充侦查不服,可以重新向检察院要求审查。检察院将重新审查案件,并根据审查结果作出相应的决定。
不起诉决定:如果经过补充侦查,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将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这意味着案件在检察院阶段终结,不会进入法院审判程序。
五、告知当事人
检察院在作出驳回决定或不起诉决定后,应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以上则是关于“驳回案件”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在刑事案件中,二审程序作为对一审判决的复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于二审中原告(在刑事案件中通常称为被害人)是否可以不出庭,以及二审上诉被驳回后是否还能继续上诉的问题,常常让当事人和公众感到困惑。下面小编将结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时间:2025.04.16
-
食品配料表造假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消费者在遇到此类情况时,有权依据上述法律条款要求经营者进行赔偿,并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将依法对违法经营者进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法头条小编整理了...时间:2025.03.28
-
在刑事案件中,辩护书证原件的丢失可能会对案件处理产生一定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当事人或其辩护律师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时间:2025.03.27
-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沉默权的概念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保持沉默,但同时也强调了如实供述义务。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沉默权的有效性受到一定限制。...时间:2025.03.26
-
涉嫌受贿罪从调查到逮捕的时间并非固定,而是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等多种因素来决定。在司法实践中,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的规定,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受贿罪”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3.26
-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律师辩护时挑战控方证据是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不仅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还要求律师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能够从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关联性等多个角度出发,合理质疑控方提出的证据材料。...时间:2025.03.24
-
发现自己被“开盒”后,可以报警立案,并且有多部法律条款为受害者提供了法律支持。受害者应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人肉开盒”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3.20
-
-
在刑法体系中,教唆者与被教唆者的量刑存在一定的区别。一般而言,对于共同犯罪中的教唆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明确的处罚原则,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及双方在犯罪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来确定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时间:2025.03.12
-
如果现有证据无法确凿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了被指控的犯罪行为,存在无法排除的合理怀疑,检察院可能会作出无罪判决。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时间: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