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什么情况算已经立案了
什么情况算已经立案了
根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立案需满足形式与实质双重条件。
形式上,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需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自诉材料进行审查,确认材料符合受理范围(如属于本机关管辖、存在明确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有具体诉讼请求等)。
实质上,需初步判断存在犯罪事实或民事纠纷,且需追究法律责任。例如,刑事案件中需有证据证明可能构成犯罪,民事案件中需存在明确的权利义务争议。
立案的标志是司法机关出具书面法律文书:
公安机关出具《受案登记表》并转为《立案决定书》,检察院对自侦案件作出立案决定,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出具《受理案件通知书》。
立案后,案件进入侦查、审查起诉或审理阶段,司法机关将依法开展调查、取证及审理活动。需注意,立案不以当事人是否收到通知为标准,而以司法机关内部程序启动为准。
立案了还能撤案吗
立案后能否撤案需区分案件类型及撤案主体。刑事案件中,公安机关撤案需满足法定情形: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犯罪嫌疑人死亡;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
检察院可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等同于撤案效果。
民事案件中,原告可在宣判前申请撤诉,但需满足以下条件:
撤诉系原告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如不得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不得重复起诉(如离婚案件撤诉后六个月内无新情况再次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
撤案程序存在严格限制:
刑事案件撤案需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重大复杂案件需集体讨论;检察院撤案需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民事案件撤诉需法院审查,若撤诉可能规避法律责任或损害公共利益,法院可裁定不准撤诉。
需强调的是,撤案并不意味着行为无违法性,仅代表司法机关终止当前程序;若发现新证据或事实,刑事案件可重新立案,民事案件可再次起诉。
-
全风险代理(又称“胜诉付费”模式)作为律师服务收费的创新形式,近年来在民事案件中逐渐普及。其核心特征为律师仅在案件胜诉或达成约定结果后收取费用,败诉或未达目标时则不收费。然而,该模式的合法性及收费标准始终是当事人与律师行业关注的焦点。...时间:2025.07.23
-
近日,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三审判庭内“工行南宁分行2.5亿存款失踪案”一审开庭,这场因“高息理财”引发的巨额资金纠纷,在案发3年后进入司法终局阶段,该案也将“储户该不该担责”以及“银行该不该担责”的争议推向高潮。接下来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解读此案件的责任归咎。...时间:2025.07.16
-
非法占用林地罪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林地,改变被占用林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林地大量毁坏的行为。非法占用林地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侵犯了国家的林地管理制度,还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犯非法占用林地罪的,将依据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关于“非法占用林地罪的立案标准具体有哪些?”的相关...时间:2025.07.01
-
微信是是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社交软件,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微信。微信号中有很多个人的信息资料和隐私,贩卖微信号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法分子会利用微信的个人信息做违法行为,例如诈骗、网赌等,贩卖微信号是违法的,具体定罪处罚需结合犯罪情节和严重程度。...时间:2025.06.09
-
在司法实践中,诉讼作为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其公正性与真实性至关重要。有时会出现一方当事人通过虚构事实、伪造证据等手段提起诉讼,意图损害对方合法权益的情况,这便涉及虚假诉讼罪的问题。虚假诉讼行为不仅严重扰乱司法秩序,还可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破坏社会诚信体系。...时间:2025.05.29
-
司法实践中,一审法院判决错误可能影响当事人合法权益。为保障公正,法律赋予当事人救济途径,并明确错案追责机制。下面小编将结合现行法律框架,系统阐述一审判决错误的救济方式及错案追责程序,为当事人提供行动指引,同时强化司法人员责任意识,推动审判质量提升。...时间:2025.05.24
-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是指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依法提起民事赔偿请求的制度。其赔偿范围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失,而赔偿标准主要依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来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时间:2025.05.13
-
偷录手机通话,在法律上通常被视为一种对他人通信隐私的干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他人的通信隐私。因此,未经对方同意而偷录手机通话,可能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关于“偷录的手机通话录音能够当做证据吗?”的相关问...时间:2025.05.12
-
当个人面临刑事指控或调查时,为了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及时聘请刑事辩护律师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在哪些情况下应当考虑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并引用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时间:2025.05.10
-
在我国刑法中,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后主动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于有自首情节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这体现了我国刑法鼓励犯罪分子改过自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立法精神。...时间:2025.05.04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