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私人出售十万元以上的黄金也需要报备吗?

发布时间:2025.07.02 17:47:18
202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明确自2025年8月1日起,境内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对客户单笔或日累计现金交易达人民币10万元(含)或等值外币的,须在交易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这一规定将黄金、钻石等贵金属及宝石的现货交易纳入系统性反洗钱监管框架,引发市场对私人交易合规义务的广泛讨论。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反洗钱法”的相关问题。

私人出售十万元以上的黄金也需要报备吗?

  私人出售十万元以上黄金的报备义务需分情况讨论。根据《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第二条,需履行报备义务的主体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从事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的交易商”,即黄金回收企业、珠宝店、典当行等经营性机构。若私人出售黄金的行为属于偶发性、非经营性的个人资产处置,且未通过上述从业机构进行交易,则无需主动向监管部门报备。

  但需注意,若私人通过经营性机构出售黄金,且交易金额达10万元以上,从业机构作为交易对手方,需履行客户尽职调查义务,包括核实出售人身份信息、登记资金来源等,并提交大额交易报告。例如,某市民将家中闲置的15万元黄金首饰出售给典当行,典当行需在5个工作日内将交易信息上报至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法律依据:

  《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从业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从事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的交易商。从业机构开展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

  《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客户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从业机构应当勤勉尽责,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根据客户特征和交易活动的性质、洗钱风险状况,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私人出售黄金未通过从业机构交易,是否需承担法律责任?

  若私人出售黄金未通过从业机构交易,且未涉及非法经营、洗钱等违法行为,则无需承担法律责任。但需警惕两种风险情形:一是未取得《金银收购许可证》擅自收购黄金,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二是通过非法渠道交易黄金(如走私),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例如,某市民未通过正规渠道,私下以现金方式向他人出售15万元黄金,若交易对方为洗钱团伙,且该市民明知或应知资金来源非法,则可能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金银管理条例》第十九条:凡需用金银的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请使用金银的计划,由中国人民银行审批、供应。除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委托的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金银。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上则是关于“反洗钱法”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男子躲逆行外卖员摔成高位截瘫,涉事公司拒绝赔153万合法吗?
    健身教练为避让逆行外卖电动车摔成高位截瘫,法院二审判决涉事公司赔偿153万余元。然而,该公司不仅拒绝履行赔偿义务,还通过更换法定代表人、注册地,甚至异地成立同名公司“换马甲”继续经营,引发社会对法律执行效力的广泛质疑。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层面解析涉事公司拒赔行为的违法性,并系统梳理强制执行程序的关键环节,为...
    时间:2025.07.17
  • 男婴医院离世家长获赔88万,律师拿走55万代理费是否合规?
    近期,一则“男婴医院离世家长获赔88万,律师拿走55万代理费”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件中,家长韦先生因文化水平有限,在维权过程中与律师签订协议,最终赔偿款中超六成被律师收取,引发对律师收费合规性的质疑。相对的,律师风险代理收费标准问题也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焦点。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方面的分析解读。...
    时间:2025.07.17
  • 2025新身份证什么时候可以申领如何申领?
    公安部等六部门联合推出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服务自7月15日起正式施行,通过“网号+网证”模式为互联网场景下的身份核验提供新选择。下面小编将围绕“新身份证申领”与“身份信息被盗用处理”两大核心问题,结合最新政策与司法实践,为公众提供权威、实用的法律指南。...
    时间:2025.07.16
  • 16岁女子飞机上分娩疑携带传染病,是否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近日,网传山东航空SC4884航班,一名16岁孕妇在机上分娩,随后机场医务室工作人员证实了此事件,对于网传旅客携带传染病等情况,因涉及个人隐私不便透露。此事件发生后,网友对于因分娩携带传染病的问题广泛讨论,若携带传染病是否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下面本文详细为大家解读。...
    时间:2025.07.16
  • 16岁女子飞机上分娩,临产孕妇上飞机机场方是否有责任?
    一名16岁孕妇独自登机后突发分娩,机组人员与地面急救人员紧急协作完成接生,母女平安送医。事件引发公众对“临产孕妇登机责任归属”与“航空公司孕妇乘机规定”的广泛讨论。下面小编将结合行业规范,解析机场方与航空公司的责任边界,并梳理孕妇乘机规定。...
    时间:2025.07.16
  • 私生饭硬闯飞机舱内追星,私生饭行为会构成什么罪名?
    近期,某明星遭遇私生粉硬闯头等舱事件引发全民热议。视频中,多名粉丝在飞机滑行阶段强行闯入公务舱,甚至开启直播售卖行程视频,导致机舱秩序混乱、乘客恐慌。此类行为已突破追星边界,将个人欲望凌驾于公共安全之上。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深度解析私生饭行为的罪名认定与处罚依据,揭示其背后的法律责任与行业治理路径。...
    时间:2025.07.16
  • 男子推搡采访记者砸坏摄像机,涉嫌犯什么罪?
    在新闻监督于社会治理中愈发凸显重要性的当下,记者采访权作为公众知情权的关键延伸,被法律赋予了坚实保障。个别主体出于逃避舆论监督的目的,公然采取暴力手段阻挠记者正常采访,甚至恶意毁坏采访设备。此类行径,不仅是对记者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公然侵犯,更严重破坏了社会监督秩序,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益。...
    时间:2025.07.16
  • 坐后备箱男孩曾因证件被扣押辍学是否构成虐待罪?
    近日,“坐后备箱男孩曾因证件被扣押辍学”的热搜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件中,男孩因家庭矛盾被安排坐在车辆后备箱、证件被扣押导致辍学等情节,触动了公众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敏感神经。从法律视角审视,此类行为是否构成《刑法》中的虐待罪?...
    时间:2025.07.16
  • 男子砸记者采访设备被刑拘,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金额是多少?
    近发生一起企业负责人砸毁记者摄像机事件,涉事男子因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被刑拘。该事件引发公众对“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与量刑规则的关注。下面小编将结合最新司法实践与法律条文,从立案金额以及量刑依据等维度展开分析,揭示法律对财产权保护的刚性边界,为公众理解此类案件提供权威参考。...
    时间:2025.07.16
  • 1岁男孩被强吻确诊水痘会构成故意伤害罪吗?
    一女子强行亲吻1岁男童致其确诊水痘的事件引发社会对“亲密接触边界”与“传染病传播责任”的激烈讨论。男童当晚高烧、全身长满红包,家长报警后警方介入调查,涉事女子是否构成犯罪成为争议焦点。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细节。...
    时间:2025.07.15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