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4年转移财产是否影响离婚判决?

发布时间:2024.05.10 16:23:09
本文以专业律师的角度,探讨了转移财产行为对离婚判决的影响。结论是,转移财产行为可能构成恶意隐匿、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不仅可能导致被转移财产的追回,还可能影响到离婚财产分割的比例以及过错方在子女抚养权、探望权等方面的权益。

转移财产是否影响离婚判决?

根据我国《婚姻法》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除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为个人财产外,原则上均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诉讼过程中,夫妻双方均有义务如实申报并妥善保管共同财产,不得有隐匿、转移、毁损等行为。

1. 影响财产分割:若一方在离婚前或离婚诉讼过程中转移财产,该行为属于故意侵犯对方财产权益,法院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以依据《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对转移财产的一方少分或者不分转移财产的行为可能导致其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处于不利地位。

2. 法律责任:对于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另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追回被转移的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一条,离婚后,一方发现对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3. 其他权益影响:此外,转移财产的行为可能被视为离婚诉讼中的过错行为,可能影响法官在判定子女抚养权归属、探望权行使方式等问题时的考量。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权和探望权时,应考虑“保护子女权益”及“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原则。一方存在恶意转移财产等严重损害对方或子女利益的行为,可能被认为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从而影响其在子女抚养权、探望权等方面的权益。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七条;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一条;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七条。

夫妻一方创业,收益算共有财产吗?

婚姻期间所得的财产,原则上视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排除在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已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生产、经营收益,一般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具体到“夫妻一方创业,收益算共有财产吗?”这一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创业,其所获得的经营收益,除非有特殊情况,应当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这是因为,创业活动本质上属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其产生的经济利益自然归于夫妻双方共享。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创业所得的收益,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应当视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有证据证明该收益符合法律规定的个人财产情形或者双方之间有合法有效的婚前协议或婚后财产约定排除了此类财产的共有属性。

转移财产行为在离婚诉讼中具有重大法律后果,不仅可能导致被转移财产的追回,还可能影响离婚财产分割比例以及过错方在子女抚养权、探望权等方面的权益建议当事人在面临离婚纠纷时,务必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依法合理处置夫妻共同财产,避免因违法行为而承担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如有财产转移相关问题,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针对性的法律建议和援助。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不知如何应对?法头条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让您省时省心,直接在线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团队。

相关阅读更多>>
  • 楼上漏水到楼下民事纠纷怎么解决2025赔偿标准?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高层住宅普及,邻里间因房屋漏水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此类纠纷不仅涉及财产损害赔偿,更关乎相邻关系的和谐处理。我国法律体系对楼上漏水纠纷的解决机制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框架,既明确了责任划分标准,也提供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途径。...
    时间:2025.08.12
  • 父亲离婚私自卖女儿房子判赔1160万,有何法律依据?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父女房产纠纷案引发社会关注:离婚后,父亲私自将未成年女儿名下房产过户至自己名下并出售,获款1160万元,最终被法院判决赔偿女儿全部损失。下面小编将从法律依据和法律适用角度,解析此类案件的核心争议点。...
    时间:2025.08.08
  • 涉案金额600元报警能立案吗?
    在日常生活与经济活动中,小额纠纷屡见不鲜。当遭遇600元财物损失或工资拖欠时,公众常因金额小而陷入维权困境:报警是否会被受理?法院能否立案?劳动监察部门是否介入?这些疑问背后,折射出法律对小额权益保护的边界与路径。...
    时间:2025.07.30
  • 储户在银行存35万取款时被清零了,银行犯法吗?
    存款安全是银行与储户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基石。近年来频发的存款清零事件不断冲击着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任。当储户将资金存入银行后,账户余额突然归零,背后可能涉及银行违规操作、司法程序瑕疵或第三方侵权等多种法律问题。下面小编将详细解析此类事件中银行的法律责任,并为储户提供系统化的维权策略。...
    时间:2025.07.30
  • 宠物店将狗放在烘干箱一小时活活烤死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近日,一起宠物狗被宠物店烘干箱“烤死”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宠物主人吴女士将6岁边牧犬“66”送至某宠物店寄养,却因店员将狗放入烘干箱后外出办事,导致“66”在高温中烘烤一小时后死亡。店家不仅未第一时间送医,还谎称“中暑”,引发公众对宠物店责任认定及故意损坏财物立案标准的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宠物店需...
    时间:2025.07.24
  • 工信部互联网投诉平台怎么注册及投诉流程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之下,网络已深度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人信息与虚拟财产的安全问题如影随形,成为亟待法律护航的关键议题。工信部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作为官方搭建的公正桥梁,在化解电信服务纠纷、守护互联网账号安全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民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构筑起坚实的保障防线。...
    时间:2025.07.20
  • 二人利用手机NFC盗走80多万,如何处罚2025最新量刑标准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NFC(近场通信)功能因其便捷性而广受欢迎。这一技术也被不法分子盯上,成为实施盗窃的新手段。近期一起利用手机NFC功能盗走80多万元的案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此类案件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也对移动支付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时间:2025.07.18
  • 男子寄107万元油卡遭快递员变卖,违法吗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服务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个别快递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变卖客户财物的行为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引发了公众对快递行业监管与法律责任的关注。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分析该行为的违法性、责任承担方式及处理路径,为公众提供法律参考。...
    时间:2025.07.17
  • 野生大象进入农户家破坏政府赔偿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关于“野生大象进入农户家破坏政府赔偿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7.17
  • 消费者恶意找茬赖账犯法吗处罚2025最新规定
    在商业经营与消费活动中,部分消费者可能存在恶意找茬赖账的行为,这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了解消费者恶意找茬赖账是否犯法及处罚规定,以及商家遇到此类情况该如何应对,对于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
    时间:2025.07.03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