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患者后续治疗费用是否计入赔偿范围?
患者后续治疗费用是否计入赔偿范围?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伤害导致残疾或者死亡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这里的“医疗费”理应包括了后续的治疗费用。
法律依据:
1. 《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医生在医疗事故中的过失如何界定?
医生在医疗事故中的过失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
1. 违反诊疗规范:如果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违反了国家或行业的诊疗操作规程和标准,如未进行必要的检查、误诊、误治等,可能被认定为有过失。
2. 未尽告知义务:根据《侵权责任法》第55条,医生有义务向患者或其家属充分说明病情、治疗方案、可能的风险及替代治疗方案等,若未尽到这一义务,导致患者无法做出合理选择,也可能构成过失。
3. 未经同意进行实验性治疗:若医生未经患者同意或未充分告知风险,进行了实验性或创新性的治疗,且因此造成损害,会被视为过失。
4. 诊疗疏忽:如果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疏忽大意,如遗漏重要病情、延误治疗时机等,也可能被视为过失。
5. 违反职业道德:医生如果有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行为,影响到诊疗结果,也会被认为有过失。
法律依据:
1. 《侵权责任法》:该法第54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 《执业医师法》:该法规定,医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医疗技术规范,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负责。
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该条例对医疗事故的定义、鉴定、处理等做了详细规定,是判断医生是否存在过失的重要依据。
4.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职责和义务,违反这些规定可能导致过失认定。
以上分析和法规只提供了一般性的指导,具体案件需要结合事实和证据,由法院或医疗鉴定机构进行判断。
因医疗事故致残,赔偿标准如何确定?
因医疗事故导致的残疾赔偿问题主要依据《侵权责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定。赔偿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医疗费用:包括受害人因医疗事故产生的医疗费、康复费、辅助器具费等。
2.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 护理费:根据受害人是否需要护理以及护理等级和期限来计算。
4. 住院伙食补助费和交通费:按照实际支出计算。
5. 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受害人的残疾等级和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计算。
6. 精神损害抚慰金:考虑到医疗事故对受害人及其家属的精神伤害,法院会酌情判决。
7. 如果受害者死亡,还应包括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法律依据:
1. 《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具体的赔偿项目和计算方法。
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因其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赔偿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医疗事故赔偿标准计算。”
以上都是基本的法律依据,具体赔偿金额还需要根据个案情况,如受害人的具体情况、医疗事故的责任比例等因素综合判断。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患者的后续治疗费用在满足合理性和必要性的条件下,是应当被纳入赔偿范围的具体的赔偿金额会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如医疗证明、费用单据等证据来确定,并可能需要通过法院诉讼来解决。如有需要,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获取更详细的法律咨询。
【温馨提示】法头条,汇集了全国各地3万+注册会员律师,为您提供高效解决问题的坚实支持。点击下方按钮在线咨询,我们将免费为您推荐专业律师,让您信心满满。选择法头条,让我们与您共同成长!
-
医疗安全是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而药品与医疗器械的质量直接关乎患者生命健康。部分医院因使用过期液体或注射过期药水引发公众关注,此类行为不仅违反医疗伦理,更触碰法律红线。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医疗机构必须建立严格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过期药品及医疗器械的流通与使用已被明确禁止。...时间:2025.07.15
-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宣布,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向精准分层和全覆盖迈出关键一步。此次调整不仅扩大了医保药品范围,更通过基本医保+商业健康保险双目录模式,为高价创新药开辟了支付新路径。...时间:2025.07.09
-
医疗机构乱收费是违法的,不仅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也损害了患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价格法和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规范收费行为,确保收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关于“医疗机构乱收费怎么投诉?”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7.08
-
2020年8月5日,吉林长春32岁女子刘丽丽因头孢过敏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吉大一院”)治疗后病情恶化,院方建议转院至北京协和医院。家属在院方推荐下,选择了一辆带有“吉大一院”标识的120救护车。转运途中,该救护车因氧气不足两次停车加氧,甚至在服务区停车吃饭延误救治时间,最终导致刘丽丽在北京市通州区不幸去...时间:2025.07.02
-
2025年6月30日,江苏常州市民朱先生向媒体反映,其堂哥在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处理手部外伤时,被要求进行前列腺、双肾、输尿管等与外伤无关的内科彩超检查。事件引发公众对“过度检查”的质疑:手部外伤是否必须接受前列腺检查?医院与卫健委的回应为何存在矛盾?患者权益如何保障?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时间:2025.07.01
-
近年来,救护车跨省转运收费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部分民营救护车因收费过高被质疑“天价”。医院救护车跨省转运收费2.8万元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救护车收费合法性的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出发,分析救护车跨省转运收费2.8万元的合法性及处理方式,并梳理2025年救护车跨省收费标准,为公众提供参考。...时间:2025.06.19
-
救护车作为紧急医疗救援的重要工具,其收费标准及合规性直接关系到公众权益和社会公平。关于救护车跨区域转运收费过高、缺乏明细等问题引发广泛关注。下面小编将围绕救护车跨区域收费的合法性及乱收费的处罚规定展开分析,为公众提供法律指引,也为相关机构规范服务提供参考。...时间:2025.06.17
-
婚前医学检查作为预防出生缺陷、保障婚姻健康的重要制度,其结果通知机制与费用承担问题长期引发社会关注。我国现行法律虽未强制要求婚检,但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了婚检的自愿性框架,并明确隐私保护与费用分担原则。...时间:2025.06.12
-
民事追诉期,通常指的是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之权利的制度。简而言之,民事追诉期是权利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时间限制。关于“2025未成年的医美追诉期是多久?”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6.04
-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医疗市场的复杂化,过度医疗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对过度医疗的判定标准与投诉途径进行了进一步规范,旨在通过法律手段遏制不合理的医疗行为,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下面小编将从过度医疗的判定标准与投诉途径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过度医疗问题的法律规制逻辑。...时间:2025.06.04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