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4年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照片构成侵权吗?

发布时间:2024.04.10 11:55:11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照片可能构成侵权,具体是否侵权取决于使用的情况和目的。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照片构成侵权吗?

公民享有肖像权,这是人格权的一种,受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意味着,除非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以使用,否则在未获得肖像权人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其照片,可能会侵犯到其肖像权。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了肖像权的保护,未经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他人的肖像。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规定了合理使用的例外情况,如新闻报道、文化艺术创作等,即使未经本人同意,也可能不构成侵权

公开揭人隐私合法吗?

公开揭人隐私是不合法的。根据法律法规,公民享有个人隐私权,这是公民基本人权的一部分。个人隐私权包括个人信息、个人生活安宁、个人通信秘密等各个方面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4条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43条规定,“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发现网络运营者泄露其个人信息或者未经其同意向他人提供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停止传播、删除相关信息,对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 《刑法》中也有相关条款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未经他人同意公开其隐私,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都是违法行为,可能会面临民事诉讼甚至刑事责任。如果有人的隐私权受到侵犯,他们有权寻求法律救济,包括要求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

私自拘捕他人合法吗?

私自拘捕他人是不合法的。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法定机关才有权执行逮捕行动,而且必须基于合法的理由和程序。个人无权自行对他人进行拘捕或者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这被视为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可能会构成非法拘禁罪。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里的“滥用职权”就可能包括非法拘捕他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这明确了逮捕的合法程序。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无论是从刑法、刑事诉讼法还是宪法的角度,私自拘捕他人都属于违法行为,有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遇到他人涉嫌犯罪的情况,应向公安机关等有权机关报案,由他们依法处理。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照片是否构成侵权,需要结合具体的使用情境和法律法规来判断。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得到肖像权人的明确许可,最好避免使用他人的照片,以免触犯法律。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应事先取得肖像权人的书面同意,以确保合法合规。

【温馨提示】需要专业律师的建议?法头条是您的最佳选择!我们拥有3万+高效专业的律师团队,随时在线为您解答疑惑,让您省时省心。

相关阅读更多>>
  • 2025年发现作品被他人抄袭应怎样处理?
    当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他人抄袭时,权利人应当首先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侵权作品、原创作品及其创作时间证明等。随后,可以通过发送律师函警告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要求赔偿损失;如果对方不予理睬或协商不成,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时间:2025.03.08
  • 2025年消防安全法规主要有哪些?
    消防安全法规体系涵盖了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的多部法律法规,旨在通过规范建筑防火设计、消防设施配备、火灾预防与扑救等方面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文件及其配套规章。...
    时间:2025.03.04
  • 2025年侵害隐私权应承担什么责任?
    根据法律,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这些规定旨在保护个人隐私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时间:2025.02.12
  • 网络人格权受侵害如何维权?
    当个人在网络环境中遭遇人格权侵害时,可以通过多种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这包括但不限于要求侵权方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措施。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分析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保护,并提供具体的维权方法与依据。...
    时间:2025.02.07
  • 2025年医疗信息被擅自公开怎么办?
    当个人的医疗信息被擅自公开时,这不仅侵犯了个人隐私权,还可能对受害者造成精神上的伤害。根据现行法律,个人可以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时间:2025.02.05
  • 精神损害是否可以获得赔偿?
    精神损害是可以获得赔偿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自然人因人格权受到侵害时,可以向侵权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时间:2025.01.11
  • 2024年损害赔偿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在哪?
    损害赔偿责任主要是赔偿受害者的损失,具体金额根据实际损失来定。而侵权责任范围更广,包括损害赔偿、制止侵权、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认定侵权责任需要满足四个要素: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关于“2024年损害赔偿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在哪”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29
  • 2024年侵犯个人隐私的赔偿标准有哪?
    侵犯隐私权的赔偿额度需要认真考虑,包括侵权的性质、影响,还有受害者的精神损伤等因素。要是涉及财产损失,就按照市场价格来算;要是涉及精神损害,法院会综合考虑侵权情节、受害者的情况,以及社会的发展水平,谨慎地确定赔偿金额。关于“2024年侵犯个人隐私的赔偿标准有哪”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29
  • 2024年侵犯未成年隐私权判几年?
    一般来说,如果情节轻微,可能不构成犯罪,但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例如通过披露未成年人隐私获取巨大非法利益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关于“2024年侵犯未成年隐私权判几年”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17
  • 2024年限制人身自由的标准是怎样的?
    限制人身自由的法定标准是:倘若通过实施拘留、禁闭或其他强制性手段,借此将他人按照其个人意愿控制身体活动的自由予以剥夺或限制的行为,应被界定为对人身自由的限制。关于“2024年限制人身自由的标准是怎样的”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17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