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先并后减”与“先减后并”的数罪并罚规则有何区别?
“先并后减”与“先减后并”的数罪并罚规则有何区别?
1. 先并后减:这种原则首先将犯罪人的各罪单独判决应处的刑罚进行相加,然后根据一定的法定条件或裁量权,决定是否从总和刑期中减去部分刑期。我国刑法中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采取的就是这种原则。例如,当一人犯有两罪,分别应判处有期徒刑5年和3年,先并后减就是先将5年和3年相加得到8年,然后再根据法律规定看是否有减刑情节。
2. 先减后并:这种原则首先对每一罪行单独判决应处刑罚,然后对于其中某一罪或者某些罪已经判处的刑罚,在确定其他罪行刑罚时予以扣除,最后将剩余刑罚合并执行。我国刑法中的死刑、无期徒刑在数罪并罚时适用此规则,即对于同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如果其中有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应当先减去已判的死刑或无期徒刑,再与其他罪行并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并罚的原则有哪些具体规定?
数罪并罚原则是刑法中对于一人犯有数罪时,法院在量刑时应遵循的特定规则。具体而言,该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吸收原则:当一罪的法定刑足以吸收其他罪的法定刑时,仅执行最重的刑罚。例如,《刑法》规定,如果行为人既犯有主罪又犯有从罪,且从罪的法定刑低于主罪,那么只对主罪进行处罚。
2. 并科原则:将各个罪行的宣告刑分别确定后,予以合并执行。即“先并后减”或“先减后并”。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3. 限制加重原则: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数罪并罚,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即在所判各罪法定刑的限度以内,依法酌情决定执行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同时,刑法中的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虽然没有明确的法条规定,但它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普遍适用的原则,并在相关司法解释和案例中得到体现。
“先并后减”和“先减后并”的数罪并罚规则主要区别在于刑罚执行前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其目的均是为了公正合理地确定犯罪人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实现刑罚的预防和惩治功能。在处理相关案件时,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精确计算刑期,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近日,男子离婚冷静期毒杀儿女案引发社会对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的深度讨论。该案涉及婚姻矛盾激化、未成年人保护及死刑适用边界等法律问题,折射出司法实践中对犯罪情节、主观恶性与社会危害性的综合考量。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答相关问题。...时间:2025.08.21
-
儿童权益保护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我国通过多层次法律体系构建起覆盖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等领域的儿童权益保障网络。2025年,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修订实施,儿童权益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以专门法律为核心、单行法规为补充、地方性法规为细化的立体化保护格局。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时间:2025.08.20
-
在法律纠纷中,当事人常因经济压力或对案件信心不足,选择全风险代理的方式委托律师。这种情况下,诉讼费的承担便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很多人会疑惑:全风险代理律师会出诉讼费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时间:2025.08.20
-
在社会生活中,一旦涉及刑事犯罪,哪怕最终被判处缓刑,当事人往往也会忧心忡忡,担心对家庭,尤其是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缓刑对孩子的影响并非全方位且绝对的。但在一些特定领域和关键人生节点上,确实可能带来挑战,这也警示着每一个人,务必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时间:2025.08.20
-
云南大理码头海滩边租充电宝柜子上发现信号屏蔽器事件引发公众对未经报备使用信号屏蔽器是否违法的讨论。事件中,旅拍店被指通过屏蔽器干扰周边网络信号,影响商户经营和游客体验,警方明确表示未报备使用属违法行为。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时间:2025.08.20
-
近日,重庆某火锅店员工在垃圾桶捞取废油事件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与法律责任的激烈讨论。事件中,店家声称员工私自售卖废油未用于食品加工。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出发,系统解析捞取废油的合法性边界及使用地沟油的刑事责任认定规则。...时间:2025.08.20
-
近日,湖南长沙某小区附近出现写有师某某违背公序良俗,介入闺蜜婚姻的横幅及讽刺锦旗,引发公众对公开羞辱他人是否合法的激烈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层面解析公开悬挂侮辱性横幅的合法性边界,并探讨公然辱骂他人可能触犯的罪名及法律后果。...时间:2025.08.20
-
近日,建筑工人酒驾送早产妻子获免责裁定引发热议,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双维度,解析醉驾免责的法律依据,并系统梳理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为公众理解法律适用提供专业指引。...时间:2025.08.20
-
近期,阮某平因假冒军人、院士身份被刑事拘留的案件引发广泛关注,其涉嫌罪名与法律定性成为公众讨论焦点。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条文、构成要件及司法实践三个维度,系统解析阮某平案件的罪名认定逻辑,并深入阐释招摇撞骗罪的定罪标准,带来更加专业的分析解答。...时间:2025.08.20
-
近年来,职业背债人群体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他们以高额利益为诱饵,通过伪造身份、虚构资产等手段从金融机构套取贷款,最终沦为债务的替罪羊。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相关的问题解答。...时间:2025.08.19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