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患者对医疗纠纷处理不满如何维权?
患者对医疗纠纷处理不满如何维权?
根据《侵权责任法》及《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若患者对医疗纠纷处理结果存有异议,可在以下几方面采取行动:
1. 投诉与调解:患者可以首先向医疗机构提出书面投诉,要求重新审查纠纷事项。若不满意医疗机构内部处理结果,可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调解,或者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人民调解。
2. 诉讼途径:如果通过投诉和调解未能达成满意的解决方案,患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依法裁判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医疗纠纷的投诉、调查、处理和调解程序。
患者如何申请重新审理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争议的解决途径主要包括协商、调解、行政处理和诉讼。当患者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或法院判决不服时,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重新审理。
1. 若是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果有异议,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患者可以在接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省级地方医学会负责再次鉴定工作。
2. 若是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患者有权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二审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
【相关法条】
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2.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款:“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以上两个步骤是患者申请重新审理医疗事故的主要方式,在实际操作中,患者应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支持其重新审理的申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程序。
对医疗损害赔偿结果不满意怎么办?
在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若患者或其家属对赔偿结果不满意,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医疗损害赔偿的数额和责任认定应当基于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实际发生的损害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如果认为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结果未能充分反映以上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 上诉:如果案件正处于诉讼阶段,并且是基层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判决不服的,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 申请再审: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如认为存在错误,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的规定,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
3. 调解协议反悔:如果是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如发现显失公平等情况,可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情况之日起三个月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调解协议并重新启动诉讼程序。
4. 行政途径:对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不满的,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三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患者在面对医疗纠纷处理不满时,应充分利用我国法律赋予的权利,遵循法定程序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建议在维权过程中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确保在法律框架下高效、有序地推进问题解决。同时,医疗机构也应积极配合处理纠纷,共同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医疗环境。
【温馨提示】以上是法头条法务对“患者对医疗纠纷处理不满如何维权”问题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支持,请到法头条进行咨询。
-
随着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大病救助制度已成为缓解困难群众医疗负担的重要法律保障。大病救助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衔接,为符合条件的群体提供梯度化救助。下面小编详细梳理大病救助的核心规则,帮助公众明确权利边界与程序规范。...时间:2025.08.06
-
妇产科主任邵某某因长期遭受网络暴力跳楼身亡,其丈夫透露,网暴源于三起医疗纠纷,家属在多家平台持续发布不实信息,甚至雇佣水军攻击,最终导致这位57岁的医生在绝望中结束生命。下面小编将从“网暴者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与“网暴立案的核心标准”两大维度,结合真实案例与法律条文,解析这场悲剧背后的法律逻辑。...时间:2025.08.05
-
大病救助二次报销制度作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为患者家庭提供了关键的经济支撑。该制度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三重保障机制,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但公众对二次报销的申请条件与救助标准仍存在认知盲区。...时间:2025.08.04
-
近日,一女律师在一机构10年体检未被检出患癌风险,后在其他机构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并伴骨转移,此事引发了公众的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拆解体检机构责任边界,并梳理医疗事故赔偿的完整流程,为患者提供实用维权指南。...时间:2025.07.17
-
近日,江苏省正式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零自付”政策,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该政策全域覆盖的省份。政策方面,生育津贴直发个人账户、营养补助标准上调、托育消费券发放等配套措施同步落地,形成覆盖生育全周期的保障体系。下面小编将从政策核心内容、补贴类型及申领方式维度,为公众提供权威解读与实操指南。...时间:2025.07.15
-
近年来,医疗纠纷中“过度医疗”的争议频发,患者对诊疗必要性的质疑与日俱增。其中,手部外伤患者被要求检查前列腺等与病情无关的项目,成为典型争议场景。过度医疗不仅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更可能因不当检查引发身体损害。与此同时,法律层面缺乏明确统一的判定标准,导致维权困难。本文聚焦两大核心问题:一是手部外伤患者被...时间:2025.07.01
-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及医疗护理需求多样化,免陪照护服务作为新型护理模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该服务旨在解决患者住院期间家属陪护困难问题,由专业人员提供全天候照护支持。其收费是否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适用人群如何界定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患者权益保障及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时间:2025.06.25
-
医疗纠纷中,误诊与手术失误常引发患者权益受损争议。八旬老人胃炎误诊为癌症并被切除全胃的事件,暴露了医疗行为中的重大过失。下面小编将围绕“医院对误诊癌症并切除全胃的八旬老人应如何赔偿”及“医院误诊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及如何处理”两个问题展开分析,为公众提供法律层面的应对策略与权益保障建议。...时间:2025.06.18
-
医疗保险是每个人劳动者需要缴纳的保险金,有不少人因为辞职的原因导致医疗保险断交了,那么会不会造成之前交的白交了?不必担心,医保断交之前的当然不会是白交了,但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缴费年限和报销额度会相对减少。...时间:2025.06.04
-
医保即时结算作为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缩短医保基金拨付周期,减轻定点医药机构资金压力,提升参保人员就医体验。随着国家医保局明确提出分阶段推进即时结算改革,明确改革范围与实施路径,参保人员与定点医药机构应主动适应即时结算流程,及时了解属地报销政策与结算时限。...时间:2025.05.26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