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如何界定共有土地的权属范围?
如何界定共有土地的权属范围?
共有土地权属范围的界定首先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该法规定了土地使用权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共有,共有人对共有不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并承担义务。具体权属范围应参照土地使用权证书上的记载,包括但不限于土地的位置、面积、四至界限等要素。
其次,根据《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土地权属界线应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土地登记簿为准。如果存在争议,可以通过实地勘查、测绘等方式确定边界。
另外,对于因历史遗留问题、继承、赠与、分割等原因形成的共有土地,还需依据相关合同、协议、遗嘱、法院判决等文件来明确权属范围和各方权益。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三条、第一百三十九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
3. 《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
共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时的权益分割争议如何解决?
共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时的权益分割争议,通常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共有关系中,各共有人对共有物享有平等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当共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时,所有共有人应协商一致并按照各自享有的份额进行权益分割。
首先,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一般情况下,共有土地使用权人在转让其使用权时,应按照各自的份额取得转让收益。
其次,《物权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这意味着,在转让共有土地使用权前,必须得到足够比例共有人的同意。
若发生权益分割争议,首先通过协商解决;无法达成协议的,可以请求法院确认各自的份额,并按照确认的份额进行分配。如果存在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情况损害其他共有人权益的行为,受损方有权依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主张合同无效或撤销,并要求赔偿损失。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九十七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
3.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
以上仅为原则性回答和适用法规,具体案件需结合实际情况及详细案情,综合运用法律规定处理。
对共有土地使用权如何进行公平分配?
共有土地使用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人共同享有对某一宗地的使用权。公平分配共有土地使用权的核心原则应遵循《物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体现公平、公正、自愿、合理和效益原则。具体分配方式应当根据各共有人的出资比例、实际贡献、约定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1. 出资比例:如果共有土地使用权是在各方明确出资份额基础上取得的,那么在分配使用权时,通常会按照各自的出资比例进行划分,即“谁出资多,谁享有的使用权就多”。
2. 实际贡献:若共有土地在使用过程中,某共有人对其进行了额外的投资、改良或者维护,提高了土地的经济价值,那么在分配使用权时也应考虑这部分的实际贡献。
3. 约定情况:根据《物权法》第103条,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共有人之间若有明确的书面约定或协议,关于土地使用权的分配应首先尊重并执行这些约定。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三条:“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九条:“土地使用者可以持土地使用权证书,依法对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四条:“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公平分配共有土地使用权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参照上述法律规定,通过协商或司法途径实现公正合理的分配。在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可寻求法院裁决或调解处理。
界定共有土地权属范围是一个严谨的法律过程,需要全面考察相关证据材料,遵循法定程序,尊重既有权属证明和共同意愿。在实践中,建议权利人通过合法途径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合理维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依法履责,公正公平地处理权属争议,保障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温馨提示』法头条,拥有超过3万+注册会员律师,为您提供全面解决问题的专业服务。点击下方按钮在线咨询,我们将免费为您推荐专业律师,让您无忧无虑。选择法头条,让我们成为您的法律守护者!
-
自建房纠纷中,院子内建房是否违建的争议频发。从农村宅基地超面积建设到城市庭院私搭乱建,不同场景下的法律定性存在显著差异。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违建拆除”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5
-
土地使用证与房产证在房地产领域各自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共同构成了保护土地使用者及房屋所有者合法权益的法律屏障。当土地使用证丢失时,土地使用者应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请补办,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时间:2025.07.27
-
土地征收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其补偿标准直接关乎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随着土地管理法规及地方实施细则的持续完善,国家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呈现分类细化、动态调整的特征。下面小编从补偿标准合法性、查询路径两大维度展开分析,结合最新政策与法律条文,为被征地主体提供权威指引。...时间:2025.07.11
-
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享有的,在集体所有的宅基地上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用益物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条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关于“继承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时间:2025.07.09
-
2025年,农村宅基地政策与《民法典》相关条款的衔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新政策通过“三权分置”与“五大红线”强化宅基地管理,而《民法典》则从法律层面明确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与转让规则。下面小编将系统梳理2025年农村宅基地新政策的核心内容,并解析《民法典》对宅基地的法律规定,为农民与法律从业者提供清晰的政...时间:2025.06.26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及地方实践,符合特定条件的城市户口人员可申请迁回农村,重新获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政策并非“一刀切”放开,而是对资格认定、土地权属、集体表决等环节设置了严格规范。下面小编结合法律条文与实际案例,解析城市户口迁回农村的核心条件、程序及风险,为公众提供合规指引。...时间:2025.06.02
-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是农村改革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对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相关法律法规持续完善,以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了解农村土地确权的最新法律法规以及土地确权后子女能否继承等问题,是农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前提。...时间:2025.05.27
-
2025年,自然资源部通过深化“多规合一”改革、优化用地审批流程、强化工业用地供应保障及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等举措,构建了覆盖全链条的用地政策体系。新政聚焦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及耕地保护三大领域,既通过“标准地”供应、混合用途开发等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又以严格的用途管制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守资源安全底线。政策实...时间:2025.05.21
-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与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2025年我国户籍管理政策在农村户口迁回、结婚迁户及离婚后户口处理方面呈现新变化。下面小编将结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户口登记条例》及最新司法实践,系统梳理三类户口迁移的法定条件、程序规则及实务要点,为公民提供合规操作指南。...时间:2025.05.19
-
农村山林与自留山权属继承涉及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个体使用权的法律边界,其核心争议在于“所有权不可继承”与“使用权可流转”的制度平衡。现行法律明确山林承包经营权、自留山使用权可由子女继承,但需满足承包期限、户籍及集体同意等条件。下面小编将结合《土地管理法》《民法典》及最新司法实践,解析继承规则、争议焦点与操...时间: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