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坐男友车致截瘫女生遭1分钱转账轰炸,转账轰炸犯法吗?

发布时间:2025.07.11 17:32:25
近期,“坐男友车致截瘫女生遭1分钱转账轰炸” 这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将转账轰炸这一恶劣行为推至公众视野。此类行为不仅冲击着受害者的正常生活,更引发了人们对于其是否违法的思考。

坐男友车致截瘫女生遭1分钱转账轰炸,转账轰炸犯法吗?

  近日,甘肃白女士因男友驾车出事故受伤导致截瘫,男友照料其几十天后,一家人失去联系。白女士在网络喊话希望男友现身一事,引起网友广泛关注。

  白女士表示,自己与男方2024年11月在网上相识,双方合拍恋爱后见家长,原定今年国庆订婚,明年年底结婚。其称,车祸后因觉得男方会自责,还让父亲不要责怪他。

  此外,对方曾称等自己能坐上轮椅就去领证,但在自己确认截瘫后,对方开始对结婚一事闭口不谈,还断崖式失联。

  白女士说,自己坐着轮椅坐13小时火车去兰州找他,但对方不接电话不回微信,自己只能回医院继续治疗。

  白女士还表示,自己并未圈钱,因负担不起医药费,在网友建议下将收款账号挂在主页,收到最高的一笔金额是1000元。

  然而,在被网暴后,很多人一分钱一分钱给白女士转账然后申诉退回,轰炸其账号。白女士说,现在有好心人士称想捐款,自己都不敢收。

转账轰炸犯法吗?

  转账轰炸行为通常指短时间内,恶意向他人发送大量小额转账,意图干扰对方正常生活,这种行为可能涉嫌违法。

  转账轰炸虽形式上是转账,但本质是通过持续的干扰行为侵犯他人权益,若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情形,将面临相应治安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人格权的规定,频繁的转账轰炸严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了他人的生活安宁权。

  被骚扰者有权要求骚扰者停止侵权行为,并可就因骚扰行为导致的精神损害、经济损失等主张赔偿。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若转账轰炸行为情节恶劣,例如伴随威胁、侮辱等言语,造成他人精神失常、无法正常工作生活等严重后果,还有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涉嫌寻衅滋事罪。

  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遇到转账轰炸的法律救济途径

  1. 行政投诉: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处罚

  受害者应留存转账记录(可通过支付平台导出电子凭证)、骚扰短信截图、医疗诊断证明等证据,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七条向派出所提交报案材料。公安机关需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若查证属实,将依法对行为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 刑事报案:追究侮辱罪或共犯责任

  若转账附言涉及侮辱性内容,或行为人通过技术手段干扰支付系统,受害者可向公安机关控告其涉嫌刑事犯罪。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公安机关需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立案侦查。

  3. 民事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受害者可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向法院提起人格权侵权诉讼,要求行为人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法院将综合考量骚扰频率、持续时间、受害者伤残等级等因素确定赔偿金额。例如,截瘫受害者因转账轰炸导致抑郁症加重,法院可能支持数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

相关阅读更多>>
  • 判刑后多长时间家属可以探视?
    罪犯被判刑后,家属探视权的行使需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与监管场所规定。从判决生效到实际探视,需经历文书送达、罪犯收监、监狱通知等多个环节,时间跨度因刑罚类型、执行场所及地区管理差异而有所不同。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探监要求”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7.12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具体数额是多少?
    在司法实践中,判决与裁定的有效执行是维护法律权威、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部分被执行人通过隐匿财产、转移资产等手段逃避执行,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我国司法对恶意逃避执行的行为予以刑事制裁。下面小编将围绕拒执罪的立案标准及成立条件展开分析,帮助公众理解法律边界,助力司法实践。...
    时间:2025.07.12
  • 女子楼道停电动车致4人烧伤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楼道是居民出行的公共通道,停放电动车不仅影响通行,还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女子因在楼道停电动车致4人烧伤需承担的责任,以及楼道内电动车停放的管理部门,都需要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来明确,下面小编将进行详细解析。...
    时间:2025.07.11
  • 女子被银行借1.12亿不还,起诉被驳回有什么法律依据?
    近日,一女子借廊坊银行下属支行1.12亿元遭对方赖账不还,遂将廊坊银行下属支行起诉至法院。法院在一审中判被告偿还债务,后被告不服提起上诉,二审中级法院又以证据不足发回重审,最后广阳区人民法院驳回原告的起诉请求。那么在此事件中起诉被驳回有什么法律依据?接下来本文为大家详细解读。...
    时间:2025.07.11
  • 电鱼怎么处罚最新规定2025年
    2025年针对电鱼行为的处罚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八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条,结合行政处罚与刑事追责形成双重规制体系,具体处罚标准还要结合案件本身。...
    时间:2025.07.10
  • 阻拦高铁关门会怎么处罚?
    阻拦高铁关门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能面临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因此,建议公众在出行时遵守铁路运输规则和车站规定,不要因一时冲动而扰乱公共秩序。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联系铁路方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关于“阻拦高铁关门会怎么处罚?”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7.10
  • 男子借款20万还款2800万仍欠470万,以贷养贷骗局涉嫌什么犯罪?
    以贷养贷的骗局往往让借款人陷入债务深渊,而贷款利率的合法性也关乎借贷双方的权益。接下来,小编将解析以贷养贷骗局可能涉及的犯罪,以及不合法贷款利率的界定,明确借贷中的法律边界。...
    时间:2025.07.10
  • 因过追诉时效期,山东入室抢婴案买主夫妇不起诉合理吗?
    近日,“山东入室抢婴案因过追诉时效期买主夫妇不起诉”的热搜话题引发社会广泛争议。公众对“人贩子与买主逍遥法外”的愤怒情绪背后,折射出对法律追诉时效制度与打击拐卖犯罪冲突的深层困惑:法律为何要设置追诉时效?超过时效的犯罪行为是否真的“一笔勾销”?...
    时间:2025.07.10
  • 公职人员被判缓刑仍领41万工资合法吗?
    国家公职人员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与责任,其行为不仅关乎个人声誉,更与公共利益紧密相连。当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判缓刑,却仍领取高额工资,以及犯罪后涉及养老金的发放问题时,这些情况往往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接下来,小编将从法律层面深入剖析这两个备受瞩目的问题,以明晰相关法律规定与处理原则。...
    时间:2025.07.10
  • 湘潭一公职人员出轨他人妻子还打人被停职,触犯哪些法律法规?
    近日,湘潭一公职人员被举报“与他人妻子多次开房还打人”引起社会广泛议论。作为公职人员应当维护公职人员的形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该干部在任职期间,不仅存在违反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的行为,还涉嫌对他人实施暴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解读“公职人员出轨打人”涉嫌违反哪些法律法规。...
    时间:2025.07.10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