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辞职后工资要下个月结怎么办?
辞职后工资要下个月结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辞职后,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结清工资。若用人单位要求次月结算,可能构成无故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要求立即支付。
劳动者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明确工资结算时间及金额。若用人单位以财务流程、审批程序为由拖延,劳动者可要求书面说明,并保留沟通记录。协商过程中,劳动者可强调法律对工资结算的强制性规定,促使用人单位履行义务。
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提交劳动合同、离职证明、工资条等证据。劳动监察部门将依法调查,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此外,劳动者还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途径维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及拖欠期间的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劳动者可在维权时主张赔偿金,增加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
辞职必须要一个月才能走吗?
不一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即可。这一规定旨在保障用人单位的工作交接与人员调整,但并非强制性义务。若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若劳动者未提前三十日通知即离职,用人单位可主张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要求赔偿因工作交接不当导致的损失。但赔偿金额需由用人单位举证,且不得超过劳动者实际工资收入。若用人单位未因劳动者离职遭受损失,则无权主张赔偿。
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缩短预告期,例如提前一周或两周离职。若双方达成一致,可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离职时间、工资结算及工作交接等事项。协商解除需遵循平等自愿原则,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劳动者接受不合理条件。
-
面对外包公司拖欠工资,员工可按协商投诉、仲裁、诉讼的顺序维权,每一步都有法律支撑。要注意留存证据、及时行动,以免过了时效。同时,外包公司也应遵守法律,按时发薪,维护劳动关系和谐。...时间:2025.08.01
-
某生鲜采购员管某与公司签订《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约定每月工资中包含“竞业保密工资400元”,离职后公司以“已支付补偿”为由拒绝额外补偿。法院最终判决该条款无效,认定竞业限制补偿金不得混入工资,需在离职后按月支付。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定性、支付规则及司法实践三个维度,解析“保密费混工资是否影响竞业约定效力”...时间:2025.07.31
-
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其行为受到严格的法律和纪律约束。同时,公务员家属的经商行为以及公务员能否帮助父母打理生意,也是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结合相关法律条款和司法解释,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详细解析。...时间:2025.07.25
-
公务员作为行使公权力的特殊群体,其职业行为受《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严格约束。近年来,部分公务员尝试通过直播等新兴方式获取收入,引发社会对公职人员廉洁性的关注。...时间:2025.07.25
-
某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徐某某因在朋友圈发布“在办公室抽烟的人是傻*么?怎么还不去死……”等辱骂性言论,被公司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徐某某主张其言论系劝阻领导吸烟,公司行为构成违法解除,要求赔偿13.9万元。法院最终认定其言论超出合理范围,公司解雇合法。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时间:2025.07.21
-
近日,一女教师的经历引发社会对调岗合法性的广泛讨论——她服从学校安排从初中部调至高中部任教,却在一年后意外发现岗位等级被降低、工资及社保待遇随之减少。校方虽承认未履行告知义务,但数月过去仍未兑现补发工资差额、恢复岗位职级的承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拆解相关争议焦点,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法律指引。...时间:2025.07.17
-
近年来,竞业限制协议引发的劳动争议频发,其中宠物医生常某被原单位索赔138万元违约金一案,因涉及“谋生技能是否属于商业秘密”的争议点,引发社会对竞业协议适用边界的深度讨论。下面小编将结合相关法规,从竞业协议的适用主体、经济补偿支付规则、协议失效条件三个维度,系统解析此类争议的法律认定标准,为劳动者与企业...时间:2025.07.17
-
在数字化办公普及的当下,下班后通过钉钉、企业微信等平台参加线上会议或培训已成为职场常态。这种“隐形加班”是否应被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加班?若用人单位拒付加班费,劳动者能否主张经济赔偿?下面小编将结合相关典型案例,从法律定义、证据规则、赔偿标准三个维度,系统解析“线上会议培训加班认定”与“拒付加班费赔偿”...时间:2025.07.17
-
未成年人参与劳动本应在法律允许的合理框架内,以保障其身心健康与合法权益。高二学生在快递站扛货4小时被辞且黑中介不给工资,以及雇佣未成年工的合法性及处罚问题,引发了大众对未成年人劳动权益保护的关注。下面小编将依据法律规定,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时间:2025.07.11
-
女性在职场中面临着诸多特殊情况,痛经假和产假关乎女职工的切身权益。下面小编将依据法律条文和各地规定,详细解读痛经假的休假天数以及产假的新规定,助力女职工了解并维护自身权益。...时间:2025.07.1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