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5年直播电商监督管理新规解读

发布时间:2025.06.12 16:29:22
随着直播电商行业迅猛发展,虚假宣传、售假、价格欺诈等问题频发,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挑战。2025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家网信办发布《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从平台责任、主体义务、监管手段等方面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下面小编将解读新规核心内容,并梳理消费者投诉直播带货商家的有效途径,助力消费者依法维权。

2025年直播电商监督管理新规解读

  新规从以下五方面强化监管:

  1. 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新规明确平台需建立资质核验、信息公示、动态管控等机制,要求对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实行实名认证,定期核验其身份、资质及经营信息。平台需保存直播视频、交易记录等信息至少三年,确保可追溯性。若平台未履行审核义务或对违规行为处置不力,将承担连带责任。

  2. 规范直播间运营者行为

  直播间运营者需建立商品信息审核、信息公示、身份核验等制度,禁止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新规要求直播营销人员真实、准确、全面介绍商品或服务,不得夸大功效或隐瞒缺陷。利用虚拟数字人直播的,需明确标注“虚拟主播”并遵守相同规范。

  3. 强化协同监管与信用约束

  新规规定市场监管、网信部门可联合开展监督检查,对违规主体实施信用监管。平台需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多次违规的直播间运营者、主播采取限制流量、暂停直播等措施。信用信息将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影响违规主体后续经营。

  4. 细化法律责任与处罚依据

  新规整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明确直播电商各主体违法情形及处罚标准。例如,虚假宣传最高可处200万元罚款,售假行为将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平台若未及时处置违规内容,可能面临吊销许可证等严厉处罚。

  5. 推动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

  新规鼓励行业协会制定自律规范,引导商家诚信经营。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行业协会等渠道举报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将依法核查并公开处理结果。

直播带货怎么投诉商家?

  直播平台通常设有投诉入口,消费者可在直播间界面点击“举报”按钮,提交虚假宣传、售假、售后不作为等问题的详细描述及证据。平台需在7个工作日内核实并反馈处理结果。若商家拒绝退款或拖延处理,可要求平台介入仲裁。

  涉及商品质量、价格欺诈等问题,可拨打12315热线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投诉。投诉时需提供商家名称、商品链接、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调查,对违规商家处以罚款、责令整改等处罚。

  消费者可向当地消协提交书面投诉材料,消协将组织调解。若调解不成,可支持消费者通过诉讼维权。消协还可对典型侵权案例进行曝光,推动行业整改。

  若损失较大或商家拒不配合,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家承担退一赔三等民事责任。诉讼时需提供直播视频、购买凭证、检测报告等证据。新规明确支持消费者通过集体诉讼降低维权成本。

相关阅读更多>>
  • 买家秀竟出自卖家之手,虚假好评违法吗?
    某电商平台连衣裙的“买家秀”中,多位“用户”的晒图竟出现六根手指的异常细节,疑似AI生成失误。这一荒诞场景背后,是部分商家通过伪造买家秀、雇佣水军刷好评等手段,将电商评论区变成“虚假广告场”。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
    时间:2025.07.28
  • 女子高价收购知了壳却被大量塞石子,塞石子行为合法吗?
    近日,网传一女子高价收购老人知了壳却遭遇“石子陷阱”的事件引发社会热议。本为同情老人多付5元,却因壳内大量掺杂石子损失千元,甚至被质疑“摆拍”。这一事件不仅暴露出中药材市场的诚信危机,更折射出消费者在遭遇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等欺诈行为时的维权困境。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解析“塞石子”行为的违法性,并梳理缺...
    时间:2025.07.28
  • 30分7秒按45分收费,向上取整成惯例合法吗?
    某停车场因“停车30分7秒按45分钟收费”引发舆论热议。快递行业将2.1公斤包裹按3公斤计费、共享充电宝使用5分钟按30分钟扣费……“向上取整”的收费模式正从个别企业的“潜规则”演变为行业“惯例”。这一现象背后,既涉及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法律边界,也暴露出经营者对法律责任的漠视。下面小编将从“向上取整收费的合法性”...
    时间:2025.07.26
  • 肉末蒸蛋没有肉末男子索赔500元合法吗?
    近日,消费者王某两次在某餐饮店点购4元一份的“肉末蒸蛋”,端上桌的却只有蒸蛋,商家以“菜名未必含肉末”“价格低”为由拒绝担责。王某遂以虚假宣传、欺诈为由起诉,索赔500元。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实务角度,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典型案例,系统解析“索赔合法性”与“投诉有效性”两大问题,为消费者提供清晰的维权指...
    时间:2025.07.25
  • 顾客餐后腹泻餐厅无法自证被判赔偿,有何法律依据?
    近年来食品安全纠纷频发,其中顾客用餐后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引发的赔偿争议尤为突出。在司法实践中,商家因无法自证食品符合安全标准而被判承担赔偿责任的案例屡见不鲜。此类纠纷不仅关乎消费者健康权益,更考验着法律对经营者的约束力与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
    时间:2025.07.25
  • 4元肉末蒸蛋没有肉末,男子索赔500元有何法律依据?
    黄石市下陆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肉末蒸蛋无肉末引发的消费纠纷案。消费者王某两次购买该菜品均未发现肉末,商家以菜名未必含肉末为由辩解,最终法院认定商家构成消费欺诈,支持消费者索赔诉求。此案引发社会对消费欺诈认定标准的广泛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层面解析该案的赔偿依据,并系统梳理消费欺诈的认定标准。...
    时间:2025.07.24
  • 服务员当面倒入罐装可乐一杯卖50,明码标价的合法范畴是怎么样的?
    近日,某地一饭店服务员当面倒入罐装可乐一杯卖50元事件引发舆论热议。消费者质疑“3元罐装可乐为何身价暴涨16倍”,而市场监管部门回应“明码标价即合法”。这一争议背后,折射出市场调节价机制下商家定价权与消费者知情权的博弈。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层面解析“明码标价”的合法边界,并探讨商家自主定价的监管主体与规则,为...
    时间:2025.07.24
  • 服务员当面倒入罐装可乐一杯卖50,违法吗怎么处罚?
    上海某高端饭店因服务员当面将市售3元罐装可乐倒入杯中,以50元高价售卖的行为引发舆论热议。这一事件折射出市场定价权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深层矛盾:商家能否以服务溢价为由突破商品本身价值?消费者面对高价饮料是否只能被动接受?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此类行为的合法性边界,并梳理消费者维权路径。...
    时间:2025.07.24
  • 景区收300元每人天价过路费合法吗怎么处罚?
    近日,某景区在公共县道、乡道设卡收取“300元/人过路费”引发舆论哗然。多名游客反映,自驾途经景区周边县道和乡道时,被景区工作人员以“不参观景点也需缴费”为由强制收费,且费用不包含景点门票。下面小编将结合法律条文、典型案例与投诉机制,为公众提供清晰指引。...
    时间:2025.07.23
  • 点外卖点到5天前制作的奶茶怎么赔偿2025食品赔偿标准
    随着外卖行业的迅猛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5天前制作的奶茶到过期食品混入订单,暴露出外卖链条中存在的监管漏洞与责任模糊问题。消费者在遭遇此类侵权时,如何依据法律主张赔偿、通过何种途径有效维权,成为急需明确的法律课题。...
    时间:2025.07.23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