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5年校园霸凌该如何处罚?

发布时间:2025.03.26 17:08:54
校园霸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还破坏了校园的氛围。对于校园霸凌行为,我国法律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同时,学校也负有重要的防治责任。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宣传,营造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反对校园霸凌的良好氛围。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校园霸凌”的相关问题。

2025年校园霸凌该如何处罚?

  2025年,校园霸凌的处罚涉及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具体取决于霸凌行为的性质和造成的后果。以下是对校园霸凌处罚的详细分类及相关法律条款:

  一、民事责任

  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分析:

  在校园霸凌案件中,如果受害者遭受了严重的精神损害,可以向侵权人主张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精神损害赔偿。

  二、行政责任

  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1.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2.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3.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分析:

  对于校园霸凌行为,若未构成犯罪但违反了治安管理秩序,公安机关可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例如,施暴者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根据情节轻重,可能面临拘留和罚款的处罚。若存在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等情形,处罚将更为严厉。

  三、刑事责任

  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分析:

  若校园霸凌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能涉及的罪名包括:

  1.故意伤害罪:施暴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轻伤及以上后果的,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刑罚将更为严厉。

  2.寻衅滋事罪:施暴者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等,且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此外,根据施暴者的年龄不同,刑事责任的承担也有所区别。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对特定严重犯罪承担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四、学校及教师的责任

  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分析:

  学校在学生欺凌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对于发生的欺凌行为,学校应当立即制止,并通知双方家长参与处理。同时,学校还应当对受害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引导,对施暴者依法加强管教。对于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1.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2.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3.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遇到校园霸凌该怎么办?

  面对校园霸凌,受害者、家长、学校以及社会都应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以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的安全秩序。以下是遇到校园霸凌时的应对策略及相关法律条款:

  1. 受害者应对措施

  保持冷静与镇定:

  面对霸凌,首要任务是确保人身安全,避免激怒对方。

  尝试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

  寻求帮助:

  及时向老师、家长或信任的成年人报告霸凌事件,不要独自承受。

  如果情况危急,有权采取正当防卫措施保护自己,并立即报警。

  收集证据:

  保留与霸凌相关的证据,如短信、社交媒体消息、伤痕照片、视频等,以便后续处理。

  心理调适:

  遭受霸凌后,可能会产生心理压力或情绪困扰,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告诉家长或信任的成年人自己的感受,获得情感支持。

  2. 家长应对措施

  保持冷静与倾听:

  当孩子讲述欺凌发生的情形时,保持冷静,认真倾听并作出回应。

  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父母都会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

  积极沟通:

  与学校老师和领导沟通,要求学校严肃处理霸凌事件。

  如果学校处理不当,可以向教育部门投诉。

  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情况严重,可以考虑报警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霸凌者及其家长承担法律责任。

  心理辅导:

  为孩子安排专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走出阴影,增强自信心。

  3. 学校应对措施

  立即干预:

  一旦发现校园霸凌事件,学校应立即采取行动,包括组织医疗救助、心理干预等。

  对加害者进行严肃处理,并通知其家长。

  建立防控机制:

  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加强日常安全管理。

  定期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和防范能力。

  加强家校联系: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对易于受欺凌的学生家长进行风险性提示和专业性的指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并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第七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防止信息扩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以上则是关于校园霸凌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2025年教师体罚学生属于校园霸凌吗?
    2025年教师体罚学生确实属于校园欺凌的范畴。多部法律法规都明确禁止教师体罚学生,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学校和社会应当加强对教师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学生及其监护人也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便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维护自身权益。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
    时间:2025.01.25
  • 2025年校园霸凌处罚是怎么样的?
    2025年校园霸凌的处罚涉及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具体取决于霸凌行为的性质和造成的后果。学校及教师也需承担相应的责任,以预防和制止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宣传,营造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反对校园霸凌的良好氛围。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
    时间:2024.12.24
  • 2024年未成年校园霸凌需要坐牢吗?
    未成年校园霸凌者是否需要坐牢,取决于其行为的性质、后果以及年龄等因素。对于情节轻微的霸凌行为,通常不会面临刑事责任;而对于情节严重的霸凌行为,如果霸凌者已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则可能会面临刑事责任,包括可能的监禁。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身份,法院在量刑时会给予相应的从轻或减轻处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
    时间:2024.11.21
  • 2024年校园霸凌判几年徒刑?
    校园霸凌的判刑年限因具体情况而异,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和法律规定来判断。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校园霸凌的预防和打击,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校园霸凌”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04.20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