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发现自己被开盒可以报警立案吗?

发布时间:2025.03.20 17:13:04
发现自己被“开盒”后,可以报警立案,并且有多部法律条款为受害者提供了法律支持。受害者应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人肉开盒”的相关问题。

发现自己被开盒可以报警立案吗?

  一、可以报警立案

  当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并公开,即遭遇开盒行为时,受害者完全有权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请求立案侦查。公安机关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件进行审查和处理。如果开盒行为构成犯罪,如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公安机关将依法立案侦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

  二、相关的详细法律条款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第一百一十二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第一百零九条: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这两条法律规定为受害者提供了报案和立案的法律依据。当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并公开时,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立案侦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如果开盒行为尚未构成犯罪,但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散布他人隐私等,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此条款对行为人进行行政处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这两条法律规定为受害者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提供了法律保障。当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并公开时,受害者可以依据此条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如果开盒行为构成犯罪,如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公安机关将依法立案侦查,并依据此条款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三、报警立案流程

  1.收集证据:在报警前,应尽可能收集与开盒行为相关的证据,如截图、录屏、聊天记录等,以证明自己的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并公开。

  2.前往公安机关报案:携带收集到的证据,前往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详细陈述被开盒的情况,并提交证据材料。

  3.配合调查: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会依法进行调查取证工作。在此期间,受害者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4.等待处理结果:公安机关会根据调查取证的结果,依法对案件进行处理。如果开盒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立案侦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如果行为尚未构成犯罪,但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第二条第四点

  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依照刑法和司法解释规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1.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2.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3.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4.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5.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6.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开盒可以索要赔偿吗?

  被开盒后,受害者可以索要赔偿,并且有多部法律条款为受害者提供了法律支持。

  一、可以索要赔偿的依据

  当个人隐私信息被非法获取并公开,即遭遇开盒行为时,受害者的隐私权、名誉权等合法权益受到了严重侵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受害者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二、相关的详细法律条款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一十一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处理他人的私人信息;……()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上述条款,受害者可以主张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并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开盒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受害者还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第四十四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虽然《网络安全法》并未直接规定受害者可以索要赔偿,但它为保护个人信息提供了法律基础。当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并公开时,受害者可以依据该法律条款,主张自己的个人信息受到侵害,并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索要赔偿的途径

  1.收集证据:受害者需要收集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隐私权被侵犯,如公开的个人信息截图、传播信息的网络链接等。

  2.协商解决:在收集到证据后,受害者可以尝试与侵权人协商解决,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相应损失。

  3.提起诉讼:如果协商无果,受害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赔偿损失。

  四、注意事项

  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受害者应及时固定证据,保存相关信息,以便在协商或诉讼过程中使用。

  受害者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以上则是关于人肉开盒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被人肉开盒该怎么办?
    “人肉开盒”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不仅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伤害,还可能触犯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因此,当遭遇“人肉开盒”时,应立即取证、及时报警,并通过平台投诉、民事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透露敏感信息,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共同...
    时间:2025.03.20
  • 开盒挂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开盒挂人”行为可能触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寻衅滋事罪、诽谤罪、侮辱罪等多项罪名,其法律后果包括刑事责任、行政处罚及民事赔偿。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公民个人信息和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侵犯他人隐私、煽动网络暴力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人肉开盒”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3.20
  • 开盒挂人会受到什么处罚?
    “开盒挂人”行为不仅违背道德,更触犯法律。根据情节轻重,行为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及民事赔偿三重后果。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人肉开盒”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3.20
  • 非法人肉搜索涉及哪些具体法律问题?
    非法人肉搜索行为,即未经授权或违反法律程序,通过网络等途径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权、侵犯隐私权、侵犯名誉权以及可能触犯刑法中的相关罪名。...
    时间:2024.02.18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