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5年售卖伪劣保健品会受到什么处罚?

发布时间:2025.01.14 11:40:24
售卖伪劣保健品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还会对企业的声誉和长期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建议保健品销售者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所销售的保健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健品,避免上当受骗。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相关问题。

2025年售卖伪劣保健品会受到什么处罚?

  2025年售卖伪劣保健品会受到的处罚,主要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两类,具体取决于售卖行为的严重程度、销售金额、造成的社会危害等因素。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解答及其相关的法律条款:

  一、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处罚措施:

  责令停止生产、销售伪劣保健品。

  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伪劣保健品。

  处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二、刑事处罚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如针对保健品的特别规定)

  处罚条件:

  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如5万元以上)。

  处罚措施:

  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其他相关法律责任

  除了上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外,售卖伪劣保健品还可能涉及以下法律责任:

  民事赔偿责任:如果伪劣保健品对消费者造成了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销售者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信誉损失:售卖伪劣保健品会严重损害企业的信誉和品牌形象,可能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售卖伪劣保健品属于什么犯罪?

  售卖伪劣保健品主要构成的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以下是对此犯罪的详细阐述及其相关的法律条款: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普通产品是指除刑法另有规定的药品、食品、医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电器等产品,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化妆品等产品以外的产品。同时,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也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甚至可能危及人身安全。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可具体分为以下四种行为:

  掺杂、掺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为。

  以假充真:以不具有某种使用性能的产品冒充具有该种使用性能的产品。

  以次充好:以低等级、低档次产品冒充高等级、高档次产品,或者以残次、废旧零配件组合、拼装后冒充正品或者新产品的行为。

  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质量要求的产品。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者(含产品的加工者),销售者即产品的批量或零散经销售卖者(含产品的直销者)。至于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产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为人的故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或在销售领域内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则是关于“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2024年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处罚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2024年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处罚标准主要根据销售金额来确定,金额越大,处罚越严厉。这体现了我国法律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06.26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