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5年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行为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1.05 09:14:09
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行为包括为实施恐怖活动准备凶器、危险物品或其他工具、组织或参加恐怖活动培训、与境外恐怖组织联络以及进行策划或其他准备工作。这些行为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严格规制,一旦触犯将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相关问题。

2025年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行为有哪些?

  2025年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以及与之相关的详细法律条款如下:

  一、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行为

  1、为实施恐怖活动准备凶器、危险物品或者其他工具:

  包括但不限于准备刀具、枪支、炸药等可以用于攻击或伤害他人的物品,以及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质等可能用于制造恐慌或破坏的工具。

  2、组织恐怖活动培训或者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

  组织或参与为实施恐怖活动而开展的培训活动,可能涉及制造和使用武器、破坏设施、传播恐怖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为实施恐怖活动与境外恐怖活动组织或者人员联络:

  与境外的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建立联系,以获取资金、技术支持或分享恐怖活动的计划和策略等。

  4、为实施恐怖活动进行策划或者其他准备:

  包括制定恐怖活动计划、选择实施恐怖活动的目标、地点、时间,以及进行筹集资金、采购物资、招募人员等其他必要的准备工作。

  二、解释与说明

  1、行为构成:

  上述行为必须是以实施恐怖活动为目的才会构成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如果相关行为并非以恐怖活动为目的,则可能不构成此罪。

  2、情节认定:

  法院在判定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情节时,会综合考虑行为人的犯罪动机、涉恐物资的数量和种类、培训的规模和内容、与境外恐怖组织的联系方式和频率等因素。

  3、刑罚程度:

  根据行为的严重程度和造成的后果,法院会对行为人判处相应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以及罚金等。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面临没收财产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条之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为实施恐怖活动准备凶器、危险物品或者其他工具的;

  (二)组织恐怖活动培训或者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

  (三)为实施恐怖活动与境外恐怖活动组织或者人员联络的;

  (四)为实施恐怖活动进行策划或者其他准备的。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可以判处缓刑吗?

  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判处缓刑的,但具体是否适用缓刑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判断。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解答及其相关的法律条款:

  一、缓刑的适用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可以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但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和累犯除外)。

  二、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刑罚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条之二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为实施恐怖活动准备凶器、危险物品或者其他工具的;

  组织恐怖活动培训或者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

  为实施恐怖活动与境外恐怖活动组织或者人员联络的;

  为实施恐怖活动进行策划或者其他准备的。

  三、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判处缓刑的可能性

  1、刑罚条件:

  如果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那么存在判处缓刑的可能性。

  2、缓刑条件:

  除了刑罚条件外,还需满足上述提到的缓刑适用条件,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以及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特殊人群:

  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如果犯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且符合缓刑条件,那么应当宣告缓刑。

  四、注意事项

  1、缓刑是由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所以在具体的案件中,如果要争取缓刑,必须在检察院或者法院阶段向检察院或者法院提出申请。

  2、缓刑期间,犯罪分子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规定,如定期报到、学习改造等。如果违反规定,缓刑可能会被撤销,并执行原判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条之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为实施恐怖活动准备凶器、危险物品或者其他工具的;

  (二)组织恐怖活动培训或者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

  (三)为实施恐怖活动与境外恐怖活动组织或者人员联络的;

  (四)为实施恐怖活动进行策划或者其他准备的。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以上则是关于“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寻衅滋事是什么意思?
    在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有一项罪名叫做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是指行为人出于故意,无事生非、借故生非,随意殴打、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破坏社会秩序,且情节恶劣或严重的行为。下面本文从法律定义、行为表现、构成要件、法律后果为大家解读寻衅滋...
    时间:2025.07.03
  • 公墓管理处主任非法收受超百万获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近日,公墓管理处主任因受贿达100余万元而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四万元。被告人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担任安庆市公墓管理处主任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石材采购、验收、结算及预付石材款、资金拨付等方面提供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那么此次法院的判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接下来小...
    时间:2025.07.02
  • 私人出售十万元以上的黄金也需要报备吗?
    202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明确自2025年8月1日起,境内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对客户单笔或日累计现金交易达人民币10万元(含)或等值外币的,须在交易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这一规定将黄金、钻石等贵金属及宝石的现货交易纳入...
    时间:2025.07.02
  • 29岁退役军人为救落水者牺牲是否有补偿?
    见义勇为牺牲补偿的具体计算方式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烈士评定、工伤认定、以及地方政府的具体补助政策等。关于“29岁退役军人为救落水者牺牲是否有补偿?”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7.02
  • 现金购贵金属超限为何需上报?
    202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银发〔2025〕124号),明确自2025年8月1日起,境内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对客户单笔或日累计现金交易达人民币10万元(含)或等值外币的,须在交易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反洗钱监管...
    时间:2025.07.02
  • 2025年骂人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在日常交流与虚拟网络世界中,骂人现象时有发生,然而其是否会引发法律层面的立案处理,很多人并不清楚。特别是在游戏这一新兴社交场景里,言语冲突屡见不鲜,骂人能否立案更是引发诸多讨论。下面小编就从法律视角深入剖析这些问题,明晰其中的法律界限。...
    时间:2025.07.02
  • 五台山对涉事僧人起单离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025年7月2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统战宗教局与佛教协会联合通报,中台演教寺僧人释某道因在6月22日与信众就供米摆放位置发生争执,将米扔出殿外且态度粗暴,被依规“起单离寺”(开除僧籍);同时,冒充其徒弟发布不实信息的陕西绥德人刘某某被立案调查。该事件暴露出宗教场所内部管理规范与网络信息真实性两大法律议题,需从宗教...
    时间:2025.07.02
  • 00后黄某白嫖行为为何构成寻衅滋事罪?
    2025年4月24日,上海普陀警方破获一起系统性消费欺诈案:00后女子黄某在沪两月间,通过伪造证据、恶意投诉等手段,在住宿、餐饮、交通、服饰等领域实施“零成本生存”,累计拖欠费用超3000万元(含未支付打车费、住宿费、服装费等)。该案暴露出互联网消费规则漏洞与法律规制的滞后性,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对黄某采取刑事强制...
    时间:2025.07.02
  • 00后女子上海衣食住行两月靠找茬赖账违法吗?
    近日,一名00后女子黄某在沪两个月间,通过恶意“薅羊毛”的方式,几乎实现了衣食住行全免费。黄某通过动歪脑筋来实现自己零成本的开销,恶意找茬商家,让商家退货或者拒绝支付费用。那么这种行为构成什么法律责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解析。...
    时间:2025.07.02
  • 李爱庆滥用权利交易如何定性法律责任?
    2025年6月3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爱庆受贿、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其受贿金额超2亿元,并披露其长期利用职务便利与多名男性进行权色交易,通过性贿赂谋取职务晋升、项目承揽等利益,成为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北京市首例涉及同性权色交易的职务犯罪案...
    时间:2025.07.02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