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法律对管制刀具有什么规定?
2024年法律对管制刀具有什么规定?
2024年法律对管制刀具的规定及相关详细法律条款如下:
一、管制刀具的定义与范围
管制刀具是指匕首、三棱刀、弹簧刀(跳刀)及其他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以及其他刀尖角度大于60度、刀身超过220毫米的各类单刃、双刃及多刃刀具。具体来说,管制刀具包括:
匕首:带有刀柄、刀格和血槽,刀尖角度小于60度的单刃、双刃或多刃尖刀。
三棱刀:具有三个刀刃的机械加工用的刀具。
弹簧刀(跳刀):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刀身展开或弹出后,可被刀柄内的弹簧或卡锁固定自锁的折叠刀具。
其他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刀尖角度小于60度,刀身长度超过150毫米的各类刀具。
其他刀尖角度大于60度,刀身长度超过220毫米的各类刀具。
二、管制刀具的管理与处罚
生产与购销管理:
生产管制刀具的工厂、作坊,须经县以上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和所在地县、市公安局批准,发给《特种刀具生产许可证》,方准生产。
经销管制刀具的商店,必须经县、市以上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和所在地县、市公安局批准。购销要建立登记制度,备公安局检查。
购买管制刀具的单位和个人,需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申请《特种刀具购买证》,凭证购买。
非法携带与使用的处罚:
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治安处罚;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制造、销售、携带和私自保存管制范围刀具的,公安机关应予取缔,没收其刀具,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条款予以治安处罚;有妨害公共安全行为,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二条: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条: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五条、第一百零一条: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
禁止旅客随身携带危险品乘坐民用航空器。除因执行公务并按照国家规定经过批准外,禁止旅客携带枪支、管制刀具乘坐民用航空器。禁止违反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将危险品作为行李托运。
哪些刀具属于管制刀具?
根据《管制刀具分类与安全要求》(GA1334-2016)及《管制刀具认定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以下刀具属于管制刀具:
一、管制刀具的分类
匕首
定义:带有刀柄、刀格和血槽,刀尖角度小于60度的单刃、双刃或多刃尖刀。
示例:常见的匕首包括各种军用、警用匕首,以及外形或功能与匕首相似的刀具。
三棱刀
定义:具有三个刀刃的机械加工用刀具。
示例:三棱刮刀等具有三个刀刃的刀具。
弹簧刀(跳刀)
定义: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刀身展开或弹出后,可被刀柄内的弹簧或卡锁固定自锁的折叠刀具。
示例:常见的弹簧刀包括各种带有自锁装置的折叠刀具。
其他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
定义:刀尖角度小于60度,刀身长度超过150毫米的各类单刃、双刃和多刃刀具;或者刀尖角度大于60度,刀身长度超过220毫米的各类单刃、双刃和多刃刀具。
示例:加长砍骨刀、加长西瓜刀、加长分刀、剔骨刀、屠宰刀、多用刀等。
其他管制刀具
定义:包括少数民族使用的藏刀、腰刀、靴刀、马刀等,以及其他可能危害社会治安的刀具。
示例: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认定的具有特殊民族特色的刀具,以及其他被认定为管制刀具的刀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二条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条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以上则是关于“管制刀具规定”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保外就医是一种监外执行制度。具体是指罪犯因患有严重疾病,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经司法机关批准让其取保监外医治的执行方法。保外就医主要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无期徒刑或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为有期徒刑的罪犯。这些罪犯因身体患有严重疾病,需要监外医治。关于“2025保外就医的最新规定是什么?”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05
-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他人身处险境,伸出援手是人性善良的体现。但不少人在紧急施救时会心存顾虑,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受助人伤亡,自己需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对于紧急施救应遵循的原则,很多人也并不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从法律层面深入剖析这两个关键问题。...时间:2025.07.04
-
非法引进外来物种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的行为。其中,“外来物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无天然分布,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传入的物种,包括该物种所有可能存活和繁殖的部分。若这些外来物种传入定殖并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时间:2025.07.04
-
极端压力下,部分人可能因情绪失控产生犯罪意图,但中途放弃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法律如何界定犯罪中止的责任边界?下面小编将聚焦“男子因压力欲杀害女友后自杀”的假设情境,结合中国现行法律,从犯罪构成、量刑原则、司法实践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并解答“犯罪中止是否需担责”的核心问题,为公众提供法律认知框架。...时间:2025.07.04
-
在列车突发停运等紧急状况下,乘客为求生存砸窗通风的行为,常引发紧急避险是否成立的争议。紧急避险作为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关乎个体生命安全,也涉及公共财产与他人权益的平衡。明确紧急避险的界定标准及其不适用情形,有助于判断行为的合法性,能为公众在危急时刻的行动提供法律指引。...时间:2025.07.04
-
2025年7月,民办高校因学费持续上涨、过度依赖“人头费”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民办本科高校平均学费达2.3万元/年,较上年增长3.9%,部分院校学费占比超80%,而财政性投入仅占高教总投入的7%。与此同时,山东某科技学院被曝以万元佣金分包招生指标,河南某商贸学院以“包就业”为名输送学生至流水线打工,...时间:2025.07.03
-
2025年7月2日,B站向全体员工发布内部邮件,通报原游戏合作部总经理张再敏(花名“小姐姐”)因涉嫌严重职务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张再敏曾任职于华为游戏中心部长,2021年加入B站后负责联运业务,其被捕引发行业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认定”“互联网企业合规治理责任”等法律问题的关注。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时间:2025.07.03
-
2025年7月2日晚8时28分,金温地方铁路公司一列货物列车在浙江金华市东孝乡境内沪昆线东孝站停车不及,与K1373次旅客列车发生侧面冲突,致客车机车前台车脱线。事故导致列车停滞约3小时,车内空调停运、气温高达33℃,多名乘客因闷热中暑,其中一名黑衣小伙情急之下用安全锤砸碎车窗通风,随后在金华站被民警带走调查。事件引...时间:2025.07.03
-
2025年7月2日,记者调查发现,电商平台通过隐晦关键词仍可购得伪装成日常物品的微型摄像头,部分商家以“隐蔽式”“无光无声”等宣传语暗示偷拍用途。此类设备体积如硬币大小,无需插电即可远程监控,严重威胁公民隐私安全。该乱象暴露出生产、销售环节的法律监管漏洞,引发公众对“非法销售窃照器材罪认定”“平台责任边界”...时间:2025.07.03
-
2025年7月2日,安徽安庆市岳西县人民法院对原安庆市公墓管理处主任司海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司海因非法收受财物103.2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一个月,并处罚金24万元。该案暴露出公墓管理领域职务犯罪的隐蔽性与危害性,引发公众对“公职人员受贿罪认定”“赃款赃物处理”等法律问题的关注。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时间:2025.07.0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