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民办高校高学费是否合法?
民办高校高学费是否合法?
民办高校学费定价需同时满足“程序合法”与“实质合理”双重标准。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条,民办学校收取费用的项目和标准由学校制定,报物价部门备案并公示。这意味着民办高校享有学费定价自主权,但需履行公开程序。然而,实质合理性要求学费收入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支出。例如,浙江省曾要求民办高校学费资金流向中,教学支出占比不得低于60%,否则将缩减招生指标。若院校将学费用于地产投资或股东分红,则违反《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非营利组织不得分配利润”的规定,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吊销办学许可。2022年某独立学院因通过关联交易转移6000万元办学资金,被民政部门追回款项并处3倍罚款,即为典型案例。
法律依据: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条:民办学校收取费用的项目和标准根据办学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向社会公示,并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一条: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其资产来源属于国家资助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
虚假招生宣传如何追责?
民办高校虚假宣传需承担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及刑事追责三重责任。根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若宣传内容涉及“包就业”“高薪岗位”等承诺未兑现,则构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欺诈行为,学生可要求“退一赔三”。例如,2023年央视曝光河南某商贸学院以“校企合作”为名输送学生至月薪不足2000元的流水线岗位,校方被判返还学费并赔偿三倍损失。更严重者,若虚假宣传导致学生人身损害,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2022年某省教育厅通报,某民办学院因擅自扩大招生规模,被核减次年30%招生计划并处以200万元罚款,凸显行政监管的刚性。
法律依据:
《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以上则是关于“民办高校规定”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70岁以上老人犯罪后,虽然可能被判刑,但在量刑上会给予一定的宽宥。子女一般无需为老人的犯罪行为承担民事责任,除非存在继承遗产等特殊情形。这些规定体现了我国法律对老年人犯罪的特殊考量,以及对“罪责自负”原则的坚持。...时间:2025.08.17
-
5岁女童在车内调节座椅时,意外挤压致后排2岁弟弟窒息身亡。事件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家长以车辆设计缺陷为由起诉车企索赔200万元,最终法院驳回诉求。下面小编详细分析家长责任及索赔依据,厘清监护义务与产品责任的边界。...时间:2025.08.15
-
在现代社会,高铁以其便捷、快速的特点,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但对于老赖,也就是失信被执行人而言,乘坐高铁并非一项理所当然的“特权”,而是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制。老赖们若想恢复正常出行权利,唯有积极履行法律义务。...时间:2025.08.14
-
110报警电话作为紧急求助的生命线,其畅通性直接关系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但近年来恶意拨打110事件频发,部分行为人因多次占用公共资源、干扰公安机关正常工作秩序,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加细致的内容解读。...时间:2025.08.14
-
入室盗窃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侵害公民权益。2025年对入室盗窃的判刑标准,依据盗窃数额及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大家应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若对相关法律规定有疑问,可咨询当地司法机关或专业法律人士。...时间:2025.08.13
-
亲密关系中一方自杀而另一方未履行救助义务的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辽宁女子因情感纠纷跳河,男友未报警、未施救且事后销毁证据,最终被法院判决承担30%民事赔偿责任。当行为人负有法定或先行行为引发的救助义务时,其消极不作为可能构成侵权甚至犯罪。...时间:2025.08.13
-
在网络时代,开设赌场的形式愈发多样,其中网络开设赌场因其隐蔽性、传播广等特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与经济稳定。2025年,关于网络开设赌场在法律层面有着明确且细致的规定,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读。...时间:2025.08.12
-
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对侵犯个人隐私行为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年侵犯个人隐私的法律判罚标准和投诉途径,希望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法律权益和维权方式。...时间:2025.08.10
-
取保候审后的法律后果及坐牢几率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院的最终判决。而取保候审期间手机是否会被监控,则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和司法机关的判断。在面临取保候审的情况时,犯罪嫌疑人应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审判工作。...时间:2025.08.09
-
近日,江苏扬州一三甲医院医生在小区内持弓箭射杀流浪猫的事件引发社会热议。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射杀流浪猫与持有弩箭的合法性边界,结合现行法规与司法实践,探讨行为定性及法律后果。...时间:2025.08.0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