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紧急施救致人死亡要负责吗?

发布时间:2025.07.04 13:59:43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他人身处险境,伸出援手是人性善良的体现。但不少人在紧急施救时会心存顾虑,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受助人伤亡,自己需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对于紧急施救应遵循的原则,很多人也并不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从法律层面深入剖析这两个关键问题。

紧急施救致人死亡要负责吗?

  在紧急施救过程中不幸导致受助人死亡,责任的判定并非简单一概而论,而是需依据具体情形,严格对照相关法律条款来确定。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一法律条款的设立,旨在大力弘扬社会正气,鼓励民众在他人遭遇危难时,勇敢地伸出援助之手,消除救助者对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后顾之忧。

  然而,若救助人在施救过程中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则另当别论。

  所谓故意,是指救助人主观上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受助人造成损害,却积极追求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重大过失则表现为救助人严重违背了一个正常理性人在相同情形下应有的注意义务,例如完全无视基本的急救常识,进行明显错误的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救助人可能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触犯刑法,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等相关罪名,面临刑事处罚。

  至于是否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需由司法机关综合考虑施救时的紧急程度、现场环境、救助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

紧急施救原则是哪些?

  紧急施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救助行为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1、确保自身安全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相关精神,在紧急救援过程中,施救者有义务先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因为只有施救者自身安全得到保障,才能更好地实施救助行动。例如,在火灾现场,施救者不应盲目冲入火海,而应先观察火势和现场环境,选择合适的救援方式和路线。

  2、及时性原则

  紧急情况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每一秒都可能关乎受助人的生命安危。因此,施救者应在发现紧急情况后,迅速做出反应,尽快展开救助行动。比如,在发现有人溺水时,应立即呼救并寻找合适的救援工具,尽快将溺水者救上岸。

  3、科学施救原则

  施救者应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根据受助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救助方法。例如,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对于骨折的患者,应避免随意搬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相关阅读更多>>
  • 对外贸易备案登记表去哪里办理?
    在对外贸易领域,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前,需依法办理对外贸易备案登记,这是企业获得合法经营资质的关键一步。那么,对外贸易备案登记表究竟该去哪里办理呢?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时间:2025.08.18
  • 贩卖冷冻肉不新鲜怎么处罚?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冷冻肉作为常见的食品品类,若出现不新鲜的情况,必须受到严格的法律规制。那么,贩卖不新鲜冷冻肉究竟会面临怎样的处罚呢?这需要从法律的具体规定中寻找答案。...
    时间:2025.08.18
  • 女子带娃回娘家一家三口被害案一审宣判,施害男子被判死刑有何法律依据?
    近日,法院对女子带娃回娘家一家三口被害案作出一审宣判,施害男子叶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该案中,被告人因猜疑同村村民加害而持刀行凶,致三人死亡,引发社会对死刑适用标准与精神疾病患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广泛讨论。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答。...
    时间:2025.08.18
  • 70岁以上老人犯罪能判刑吗?
    70岁以上老人犯罪后,虽然可能被判刑,但在量刑上会给予一定的宽宥。子女一般无需为老人的犯罪行为承担民事责任,除非存在继承遗产等特殊情形。这些规定体现了我国法律对老年人犯罪的特殊考量,以及对“罪责自负”原则的坚持。...
    时间:2025.08.17
  • 女童调座椅压死弟弟家长有责任吗?
    5岁女童在车内调节座椅时,意外挤压致后排2岁弟弟窒息身亡。事件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家长以车辆设计缺陷为由起诉车企索赔200万元,最终法院驳回诉求。下面小编详细分析家长责任及索赔依据,厘清监护义务与产品责任的边界。...
    时间:2025.08.15
  • 乘坐高铁是否是老赖的特权?
    在现代社会,高铁以其便捷、快速的特点,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但对于老赖,也就是失信被执行人而言,乘坐高铁并非一项理所当然的“特权”,而是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制。老赖们若想恢复正常出行权利,唯有积极履行法律义务。...
    时间:2025.08.14
  • 男子恶意拨打110六百多次被判刑构成什么罪名?
    110报警电话作为紧急求助的生命线,其畅通性直接关系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但近年来恶意拨打110事件频发,部分行为人因多次占用公共资源、干扰公安机关正常工作秩序,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加细致的内容解读。...
    时间:2025.08.14
  • 2025年入室盗窃判刑标准是什么?
    入室盗窃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侵害公民权益。2025年对入室盗窃的判刑标准,依据盗窃数额及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大家应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若对相关法律规定有疑问,可咨询当地司法机关或专业法律人士。...
    时间:2025.08.13
  • 女子跳河自杀男友怕担责不报警,不施救他人导致死亡犯法吗?
    亲密关系中一方自杀而另一方未履行救助义务的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辽宁女子因情感纠纷跳河,男友未报警、未施救且事后销毁证据,最终被法院判决承担30%民事赔偿责任。当行为人负有法定或先行行为引发的救助义务时,其消极不作为可能构成侵权甚至犯罪。...
    时间:2025.08.13
  • 2025年开设赌场罪司法解释网络开设赌场的司法解释(最新版全文)
    在网络时代,开设赌场的形式愈发多样,其中网络开设赌场因其隐蔽性、传播广等特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与经济稳定。2025年,关于网络开设赌场在法律层面有着明确且细致的规定,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读。...
    时间:2025.08.12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