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4年被迫签订的合同可以撤销吗?

发布时间:2024.10.15 14:45:46
2024年被迫签订的合同在符合法定条件下是可以撤销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撤销权的行使有一定的期限限制,并且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胁迫行为的存在。因此,在面临此类情况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具体的法律程序和限制。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合同纠纷”的相关问题。

2024年被迫签订的合同可以撤销吗?

  2024年被迫签订的合同在符合法定条件下是可以撤销的。这一结论主要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一、被迫签订的合同可撤销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明确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意味着,如果合同是在受到胁迫的情况下签订的,受胁迫方有权请求撤销该合同。

  二、被迫签订的合同撤销的条件

  胁迫行为的证明:为了证明合同的签订是在受到胁迫的情况下进行的,受胁迫方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这些证据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胁迫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胁迫方式、胁迫内容等。

  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或者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此外,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也消灭。

  三、被迫签订的合同撤销的法律后果

  合同自始无效:一旦合同被撤销,该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即合同从订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损害赔偿等后续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受胁迫方可能还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等后续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被迫签订的合同撤销流程是怎么样的?

  被迫签订的合同撤销流程一般如下:

  一、通知对方

  当事人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的,在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如果选择解除合同,应通知对方当事人。发生法定情形而使当事人享有解除权的,解除权人如果选择解除合同,同样也应通知对方当事人。在这两种情况下,合同从通知到达对方当事人时起解除。

  二、异议处理

  当事人一方解除合同的通知到达对方后,对方不同意解除合同的,可向法院起诉或依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请求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对于这些有效裁定,当事人必须执行。

  三、遵守特别程序

  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应遵守特别程序的规定。

  四、法律后果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以上则是关于“合同纠纷”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12306退票手续费最新规定
    铁路客票退票手续费制度是法律法规调整运输合同权利义务的重要体现。12306平台退票规则的制定需兼顾铁路运输企业运营成本与旅客合法权益,而“提前多久退票免收手续费”的问题,本质是运输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的法定限制。...
    时间:2025.06.12
  • 物业费不住可以不交吗
    在物业管理和业主权益的交织领域,物业与业主常常因各种问题产生矛盾与纠纷。物业费缴纳与发票开具是两个备受关注且易引发争议的问题,成为了横亘在物业与业主之间的一道难题。物业费作为维持小区正常运转、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资金来源,其缴纳与否直接影响小区整体品质与业主生活质量。...
    时间:2025.06.03
  • 快递丢件赔偿标准是多少?
    快递丢件赔偿是消费者与快递公司争议频发的领域。我国《邮政法》《快递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保价快件按保价额赔偿,未保价快件按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不超过资费三倍。不同快递公司标准存在差异,赔偿倍数从三倍到十倍不等。下面小编结合法律条文与行业实践,解析快递丢件赔偿标准及倍数规则,为消费者提供维权指引。...
    时间:2025.05.30
  • 贷款车能做抵押吗,不是车主怎么办?
    在现代社会,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财产形式,其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情况日益普遍。特别是对于贷款购买的车辆,车主在偿还贷款期间可能面临资金周转需求,进而考虑将车辆作为抵押物。这一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问题,车辆抵押、所有权归属以及抵押后车辆处置等问题,往往让购车者感到困惑。...
    时间:2025.05.28
  • 合同修改后未签字是否有法律效?
    合同修改后未签字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主要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以及具体法律规定。一般而言,如果合同的修改未经双方签字确认,则该修改可能不被法律所认可,除非有其他证据证明双方已就修改内容达成一致。...
    时间:2025.05.20
  • 2025年出库手续不全引发争议怎么办?
    当出库手续不全引发争议时,应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并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关键在于确认是否存在违约行为以及如何合理分配责任。...
    时间:2025.05.18
  • 不真正义务是什么意思?
    在法律实践中,不真正义务与过错责任归责原则是两个重要的法律概念。不真正义务关乎权利人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而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则明确了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这两个概念在合同履行、侵权责任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时间:2025.05.16
  • 12315酒店服务投诉会处理吗
    12315投诉是消费者维权的第一道防线,其调解结果虽无强制力,但可推动行政介入并固定证据。调解失败后,消费者可通过行政投诉、仲裁或诉讼继续维权,法律明确规定了酒店侵权行为的行政与民事责任。消费者在投诉时保留完整证据链,并在调解失败后及时咨询律师,选择最适合的维权路径。...
    时间:2025.05.16
  • 强制退款真的能退回吗?
    强制退款能否退回取决于法定事由、证据充分性及程序合规性。消费者应优先通过协商、平台介入或行政投诉解决纠纷,必要时通过民事诉讼或刑事报案维护权益。法律明确保障消费者在商品质量不符、商家违约等情形下的退款权,同时要求消费者履行举证责任并遵守法定程序。...
    时间:2025.05.16
  • 12306退票手续费最新规定2025年
    铁路客运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退票规则的制定不仅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更关乎运输合同履行的公平性与效率性。12306平台作为铁路售票的官方渠道,其退票手续费政策需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利益。下面小编从法律视角解析12306退票手续费最新规定,并明确退票免手续费时限的法律边界。...
    时间:2025.05.15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