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4年高空抛物砸到人算什么罪?

发布时间:2024.09.01 14:49:09
对高空抛物的罪名的判定不仅取决于抛物行为本身,还受到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况、造成的后果以及行为人的主观动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在调查过程中会收集证据、听取各方陈述,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综合判断。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高空抛物”的相关问题。

2024年高空抛物砸到人算什么罪?

  2024年高空抛物砸到人的罪名判定,会根据具体情节和后果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罪名及其判定依据:

  高空抛物罪:

  如果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可能会构成高空抛物罪。该罪名主要针对的是故意抛掷物品且情节恶劣的行为。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故意从高空抛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罪名强调的是行为对公共安全的潜在威胁。

  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

  如果高空抛物行为直接导致他人受伤或死亡,根据具体情况,行为人可能面临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的指控。特别是当抛物行为明确针对特定受害人,且造成严重后果时,更可能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过失致人重伤罪:

  如果是过失导致物品从高空坠落,致人死亡或重伤的,行为人可能面临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指控。这种情况下,行为人通常没有故意伤害或杀人的故意,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导致严重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

  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高空抛物可以私下和解吗?

  高空抛物在造成损害后,理论上可以双方进行协商和解。但和解的前提是双方自愿,并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具体来说,如果高空抛物行为导致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害,首先应当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如果能够确定具体的侵权人,那么受害人可以直接与侵权人协商赔偿事宜,达成和解协议。

  然而,如果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那么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这种情况下,虽然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并非真正的侵权人,但基于公平原则,他们可能需要给予受害人一定的补偿。在补偿后,这些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有权向真正的侵权人追偿。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高空抛物行为不仅可能涉及民事责任,还可能触犯刑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高空抛物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即使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如果高空抛物行为情节严重,公安机关仍然有权依法立案调查,并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

  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以上则是关于“高空抛物”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利用AI造谣会构成何种犯罪?
    利用AI造谣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侮辱诽谤罪、侵犯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以及寻衅滋事罪等多种犯罪。而造谣诽谤罪的立案需要充分的证据支持,包括诽谤性材料、传播范围证据、受损害证据以及加害人相关证据等。下面小编为您介绍相关细节。...
    时间:2025.05.21
  • 如何申请法院公开悬赏?
    申请法院公开悬赏是申请执行人在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可以采取的一种有效执行措施。通过提交书面申请,明确悬赏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自愿支付悬赏金的承诺以及悬赏公告的发布方式等事项,申请执行人可以请求法院发布悬赏公告,借助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依法进行审查并决...
    时间:2025.05.21
  • 法院公开悬赏举报会有奖励吗?
    法院公开悬赏举报制度以法律授权为基础,通过物质奖励、保密承诺与程序规范,构建了“法院主导、公众参与、科技赋能”的执行新模式。从实践效果看,该制度不仅提升了执行效率,更通过社会监督倒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成为破解“执行难”问题的关键一环。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法院公开悬赏奖励”...
    时间:2025.05.21
  • 未成年开盒他人信息怎么判?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未成年人“开盒”他人信息以及泄露他人信息等不良行为,引发了诸多法律问题和社会关注。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和社会秩序造成了负面影响。...
    时间:2025.05.21
  • 被打后还手属于正当防卫还是互殴?
    在现实生活中,因肢体冲突引发的法律纠纷屡见不鲜,其中“被打后还手”的行为性质认定尤为关键。该行为可能构成正当防卫,也可能被认定为互殴,二者在法律后果上存在本质差异。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定义、认定标准及典型案例出发,探讨如何准确区分正当防卫与互殴。...
    时间:2025.05.21
  • 微信零钱被司法冻结怎么解决
    在数字化支付日益普及的今天,微信零钱已成为许多人日常交易的重要工具。当用户发现自己的微信零钱被司法冻结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和不安。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用户的资金使用,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法律问题。...
    时间:2025.05.20
  • 女子网购毒物预谋杀夫犯什么罪?
    女子网购毒物预谋杀夫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无论是否属于犯罪未遂,都将面临法律的制裁。对于犯罪未遂的量刑,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危害程度、距离既遂的程度以及未遂的原因等多种因素,以实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时间:2025.05.20
  • 重大违法记录认定标准依据有哪些?
    在商业活动和法律实践中,重大违法记录的认定以及经侦经济案件的立案标准是两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它们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营资格和声誉,也影响着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公平。企业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时间:2025.05.20
  • 教师资格证借给机构办许可证违法吗?
    在教育培训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教师资格证作为从业者必备的资质证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实中却存在将教师资格证出借给机构办理许可证的现象,这一行为涉及个人权益,更与法律法规密切相关。关于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问题,也常常引发公众的疑惑。下面小编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深入的法律分析。...
    时间:2025.05.20
  • 跟保姆同居违法吗
    生活中情感关系复杂多样,一些特殊情境下的行为常常让人对法律界限产生疑惑。像与保姆同居这种行为是否合法,以及未婚同居怀孕后男方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层面深入剖析,帮助大家明晰其中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5.05.20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