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4年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区别?

发布时间:2024.08.12 16:47:52
终止劳动合同与解除劳动合同在法律性质、事由、程序以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和劳动者在处理相关事宜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劳动合同”的相关问题。

2024年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区别?

  在2024年,终止劳动合同与解除劳动合同存在显著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法律性质、事由、程序以及法律后果等方面。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详细分析:

  一、法律性质不同

  终止劳动合同:主要基于某种法定事实的出现,如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失踪,以及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提前解散等。这些情况下,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自动终止,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结束。终止劳动合同一般不涉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意思表示,只要法定事实出现,劳动关系即告终结。

  解除劳动合同:则是双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这可以是基于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是单方提出解除。解除劳动合同强调主观因素,即至少有一方当事人有结束劳动关系的意愿,并通过一定的程序来实现。

  二、事由不同

  终止劳动合同的事由主要规定在《劳动合同法》的第四十四条,包括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失踪,以及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等法定情形。

  解除劳动合同的事由则更为广泛,具体规定在《劳动合同法》的第三十六条至第四十一条。例如,用人单位可以因劳动者过失性解除、无过错解除或经济性裁员等原因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也可以因个人原因或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等原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三、程序不同

  终止劳动合同的程序相对简单,因为终止的原因主要是基于法定事实的出现,所以一般不需要双方进行特别的协商或履行特定的程序。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中有关于终止合同的特别约定,则应按照约定执行。

  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则较为复杂,特别是当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例如,用人单位需要提前通知劳动者、说明解除理由、听取劳动者申辩等。同时,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法律后果不同

  终止劳动合同后,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自然消灭,用人单位通常无需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但部分地方可能有特殊规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中有关于终止合同后经济补偿的约定,则应按照约定执行。

  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则因解除原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且符合法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劳动者提出解除的,则一般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等原因提出解除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终止劳动合同是属于合同时间到期还是因为违约被开除?

  终止劳动合同既可能是因为合同时间到期,也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合同终止,但通常不是因为违约被开除。具体来说,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主要包括:

  1. 合同时间到期

  劳动合同期满是最常见的终止劳动合同的原因。当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时,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自然终止,除非双方协商续签新的劳动合同。

  2. 法定终止情形

  除了合同期满外,还有一些法定情形会导致劳动合同的终止,如: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这些情形下的劳动合同终止,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非基于双方的违约行为。

  3. 双方协商一致终止

  虽然不常见,但双方也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协商一致终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终止劳动合同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违约被开除,而是双方基于某种原因(如劳动者个人原因、用人单位经营调整等)共同决定提前结束劳动关系。

  4. 违约被开除属于解除劳动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者因违约行为被用人单位开除,这实际上是属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范畴,而不是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通常是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某种原因(如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双方协商一致等)导致劳动合同提前结束的法律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以上则是关于“劳动合同”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签的劳务合同被辞退有赔偿吗?
    在劳动用工领域,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分、临时工劳动权益保障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劳动者维权意识逐步提升,但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争议焦点。签劳务合同被辞退是否有赔偿及临时工未签劳动协议如何赔偿都是劳动者关心的核心问题。...
    时间:2025.07.24
  • 没毕业签了劳动合同会怎么样?
    在高等教育普及与就业竞争加剧的双重背景下,未毕业大学生提前进入职场的现象愈发普遍。部分学生为积累工作经验或缓解经济压力,选择在毕业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这一行为因涉及法律主体资格认定、劳动关系界定等核心问题,常引发合同效力争议、社保缴纳障碍及学业与职业冲突等风险。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
    时间:2025.07.12
  • 三年合同到期不续签赔几个月工资?
    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石,其到期后的处理直接关乎劳动者权益保障与用人单位的合规管理。许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合同到期不续签是否需赔偿、用人单位是否需提前通知等问题存在疑问,甚至因法律认知模糊引发纠纷。下面小编从法律规范出发,系统解析三年合同到期不续签的补偿标准与通知义务,助力双方明晰权责、规避风险...
    时间:2025.07.07
  • 不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权利义务的法律依据。实践中部分用人单位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在工资、工伤赔偿等方面陷入维权困境。下面小编将围绕未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双倍工资及期间发生工伤的赔偿规则两大核心问题展开分析,帮助劳动者明确维权路径,同时提醒用人单位规范用工管理,避免法律风险...
    时间:2025.07.07
  • 保安没签合同一告一个准吗?
    未签劳动合同的保安维权并不是“一告一个准”,但法律明确赋予劳动者索赔权。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超一个月未签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满一年未签则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保安需通过工资记录、考勤凭证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结合协商、仲裁或诉讼程序主张权益。下面小编将解析赔偿规则、举证要点及维权路径,助劳动者...
    时间:2025.07.07
  • 没签劳动合同一告一个准吗有何法律依据?
    在当今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中,劳动合同作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权利义务的契约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部分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律责任或降低用工成本,仍存在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这一现象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劳动市场的秩序。...
    时间:2025.07.03
  • 试用期员工不合格的标准是如何界定的?
    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部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进行相互考察的期限。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估,而劳动者也对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进行了解。关于“试用期员工不合格的标准是如何界定的?”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6.29
  • 签订了两次固定期限合同之后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吗?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除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核心权益保障。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是否必须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若企业单方解除无固定期限合同,赔偿标准如何界定?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条文与实务操作出发,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系统性解析,帮助双方明晰权利义务边界。...
    时间:2025.06.25
  • 劳动合同中有哪些必备条款需要注意?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依据。合同条款的完备性与合法性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实践中,劳动合同中必备条款的缺失或违法约定常引发纠纷,而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亦需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下面小编将围绕“劳动合同中的必备条款”及“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两个问题,结合法律规定与...
    时间:2025.06.23
  • 没签劳动合同离职时劳动者能否获得赔偿?
    没签劳动合同离职的赔偿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双倍工资差额、经济补偿、劳动关系证明、违法辞退的赔偿金以及擅自离职的赔偿责任等。劳动者在离职前应充分了解自身权益,依法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关于“没签劳动合同离职时劳动者能否获得赔偿?”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6.22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