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造谣诽谤他人怎么定罪量刑?
2024年造谣诽谤他人怎么定罪量刑?
2024年造谣诽谤他人的定罪量刑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特别是第二百四十六条。以下是对该问题的详细解答:
一、定罪标准
行为要件:
造谣诽谤罪的行为表现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这里的“暴力”不仅仅指身体上的伤害,也包括精神上的强制或威胁;“公然”则意味着在公众场合或以能使多人知悉的方式进行。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即无中生有,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
情节要件:
构成诽谤罪要求情节严重。这通常包括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等。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二、量刑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有期徒刑:一般情况下,造谣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对于犯罪情节较轻,但仍需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可判处拘役。
管制: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
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的一种,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三、特殊情况处理
告诉才处理:一般情况下,诽谤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即需要被害人亲自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才会受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信息网络犯罪:通过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的,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造谣诽谤他人属于自诉案件吗?
造谣诽谤他人是否属于自诉案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一般来说,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即需要被害人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才会受理。这是因为诽谤罪主要侵犯的是被害人的个人名誉权,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范畴。然而,也存在例外情况。
具体来说,如果诽谤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那么就不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而是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这种情况下,诽谤罪就变成了公诉案件。
为了明确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刑事案件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列举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七种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引发群体性事件、引发公共秩序混乱、损害国家形象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诽谤罪在一般情况下属于自诉案件,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告诉,或者因缺乏证据等原因难以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也可以依法提起公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以上则是关于“造谣诽谤他人”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刑事案件自诉的范围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时间:2025.03.11
-
近日,一则关于前男友用牙签抠走女子存钱罐3000多元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起事件不仅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偷盗行为法律后果的思考。那么,偷盗金额达到多少可以判刑呢?下面小编将结合此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时间:2025.02.27
-
近日,一则 “女子辱骂冲撞交警被刑拘” 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在法治社会,警察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其执法权威不容侵犯。辱骂警察这种行为不仅破坏社会秩序,更触犯了法律红线,那么,辱骂警察究竟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呢?...时间:2025.02.26
-
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界定,是依据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考察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客观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等因素来确定。具体而言,要明确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即违法性、有责性和因果关系等,并据此判断应承担何种形式及程度的法律责任。...时间:2025.02.22
-
下载淫秽录像属于违法行为,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因此,建议所有网络用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远离不良信息。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传播淫秽物品罪”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2.21
-
偷盗行为无论金额大小,都是违法的,并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于偷盗100元的行为,虽然可能不构成盗窃罪,但仍然可以受到治安处罚。如果行为人存在多次盗窃或其他特殊情形,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而对于偷盗电瓶车等价值较大的财物行为,一旦构成盗窃罪,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时间:2025.02.21
-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各种社交平台和应用程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这些平台实施诈骗行为,尤其是那些打着“约炮”旗号的虚假APP,更是让不少受害者损失惨重。那么,如果在约炮APP上被骗了,能否报警?被骗的钱款还能否追回呢?...时间:2025.02.17
-
近日,一起涉及200余万人、16人被判刑的特大传销案再次将传销活动的危害性和法律制裁的严厉性推向公众视野。此案不仅揭示了传销活动的巨大规模和恶劣影响,也凸显了法律对传销犯罪的严厉打击态度。...时间:2025.02.14
-
受贿罪50万的处罚会根据具体的法律条款和案件情节来确定,一般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并可能考虑其他从重或从轻情节。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受贿罪”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2.14
-
销售伪劣产品罪不仅涉及刑事责任,还可能涉及到民事赔偿责任。当行为人因销售伪劣产品给他人造成损害时,受害者有权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侵权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时间: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