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5新身份证什么时候可以申领如何申领?
2025新身份证什么时候可以申领如何申领?
2025年7月15日起,我国正式推行“国家网络身份认证”服务,同时启动二代身份证集中换证工作。
实体身份证换领,有效期满前6个月可申请。线下办理全国已设立1.7万个“15分钟便民服务圈”受理点,支持“省内通办”“跨省通办”。
线上办理,广东、江苏等省份开通“全程网办”服务。以广东省为例,年满16周岁且5年内曾办理过带指纹身份证的居民,可通过“粤居码”小程序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选择邮寄到家或自助机领取。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是保护隐私的“虚拟身份证”。下载“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完成实名认证后生成“网号”与“网证”;在支持该服务的App(如某航旅、某政务平台)中选择“国家网络身份认证”登录,无需输入身份证号或手机号。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通过加密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例如,用户在使用某航旅App购票时,平台仅能核验身份真实性,无法获取用户真实姓名或身份证号。
身份信息被盗用怎么处理?
份信息被盗用后,可能引发贷款诈骗、注册公司、税务违法等连锁风险。根据《民法典》《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受害人可按以下步骤维权:
向公安机关详细说明被盗用时间、方式(如丢失身份证、信息泄露)及可能涉及的机构(如银行、电信运营商)。
保留与盗用相关的通信记录、短信、邮件;截图保存异常账户登录记录或交易记录;涉及贷款,要求金融机构出具《贷款合同》及签字样本,证明非本人操作。
向银行、支付平台说明情况,要求冻结账户并核查交易记录。
若被冒名注册公司,向工商部门申请撤销登记。需提供身份证丢失证明、报警记录等材料,部分地区支持“线上异议申请”。
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线下网点免费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发现被盗用产生的逾期记录,向征信机构提交《异议申请表》及报警回执、机构核查结果等材料,要求15个工作日内更正。
通过法律诉讼索赔,财产损失包括被盗用贷款本金、利息及维权产生的律师费、交通费;盗用行为导致名誉受损(如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可主张精神抚慰金。
-
近日,网传山东航空SC4884航班,一名16岁孕妇在机上分娩,随后机场医务室工作人员证实了此事件,对于网传旅客携带传染病等情况,因涉及个人隐私不便透露。此事件发生后,网友对于因分娩携带传染病的问题广泛讨论,若携带传染病是否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下面本文详细为大家解读。...时间:2025.07.16
-
一名16岁孕妇独自登机后突发分娩,机组人员与地面急救人员紧急协作完成接生,母女平安送医。事件引发公众对“临产孕妇登机责任归属”与“航空公司孕妇乘机规定”的广泛讨论。下面小编将结合行业规范,解析机场方与航空公司的责任边界,并梳理孕妇乘机规定。...时间:2025.07.16
-
近期,某明星遭遇私生粉硬闯头等舱事件引发全民热议。视频中,多名粉丝在飞机滑行阶段强行闯入公务舱,甚至开启直播售卖行程视频,导致机舱秩序混乱、乘客恐慌。此类行为已突破追星边界,将个人欲望凌驾于公共安全之上。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深度解析私生饭行为的罪名认定与处罚依据,揭示其背后的法律责任与行业治理路径。...时间:2025.07.16
-
在新闻监督于社会治理中愈发凸显重要性的当下,记者采访权作为公众知情权的关键延伸,被法律赋予了坚实保障。个别主体出于逃避舆论监督的目的,公然采取暴力手段阻挠记者正常采访,甚至恶意毁坏采访设备。此类行径,不仅是对记者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公然侵犯,更严重破坏了社会监督秩序,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益。...时间:2025.07.16
-
近日,“坐后备箱男孩曾因证件被扣押辍学”的热搜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件中,男孩因家庭矛盾被安排坐在车辆后备箱、证件被扣押导致辍学等情节,触动了公众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敏感神经。从法律视角审视,此类行为是否构成《刑法》中的虐待罪?...时间:2025.07.16
-
近发生一起企业负责人砸毁记者摄像机事件,涉事男子因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被刑拘。该事件引发公众对“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与量刑规则的关注。下面小编将结合最新司法实践与法律条文,从立案金额以及量刑依据等维度展开分析,揭示法律对财产权保护的刚性边界,为公众理解此类案件提供权威参考。...时间:2025.07.16
-
一女子强行亲吻1岁男童致其确诊水痘的事件引发社会对“亲密接触边界”与“传染病传播责任”的激烈讨论。男童当晚高烧、全身长满红包,家长报警后警方介入调查,涉事女子是否构成犯罪成为争议焦点。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细节。...时间:2025.07.15
-
在法治社会的框架下,毒品犯罪始终是严厉打击的重点领域。从大厂程序员被裁后制毒贩毒获刑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法律对毒品犯罪的零容忍态度。下面小编将围绕制毒贩毒的立案标准及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展开探讨,通过法律条文与实际案例的结合,增强公众对毒品犯罪危害性的认识,共同构筑拒毒防毒的坚固防线。...时间:2025.07.15
-
大连工业大学一位女生和一位外国籍电竞选手发生关系后,亲密照片被该外国人放到了社交媒体,在事件中这位女生的隐私被侵犯,尊严被践踏。近日,该校选择将女生开除,并把女生的名字公之于众。那么在此事件中该校的做法是否合法呢?下面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为大家详细分析。...时间:2025.07.14
-
近日,宁夏一女子因家庭暴力心生怨恨,遂产生给丈夫下毒的想法。该女子将老鼠药混入冲泡的补药中,其丈夫在饮用含有老鼠药的补药后有尿血症状,在医院的检查下才发现中毒了。后涉事女子被法院判刑,那么此事件女子获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时间:2025.07.14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