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行政拘留十天一般是什么违法行为?
2024年行政拘留十天一般是什么违法行为?
2024年行政拘留十天涉及的违法行为多种多样,但通常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相关规定有关。这些行为往往严重违反了治安管理,但尚不构成刑事处罚,因此依法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行政拘留十天的常见违法行为:
扰乱公共秩序类行为:
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情节较重的。
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情节较重的。
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情节较重的。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类行为:
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特别是结伙殴打、伤害他人,或者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情节较重的。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情节较重的。
妨害社会管理类行为:
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或者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或者在出版物、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刊载民族歧视、侮辱内容的。
盗窃、损毁油气管道设施、电力电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水利防汛工程设施或者水文监测、测量、气象测报、环境监测、地质监测、地震监测等公共设施,情节较轻的。
其他违法行为:
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
盗窃、损坏、擅自移动使用中的航空设施,或者强行进入航空器驾驶舱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行政拘留会有案底吗?
行政拘留不会留有案底。案底是指某人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行政拘留不属于犯罪记录的案底,但受过行政处罚的,违法记录会在公安机关留有记录。
具体来说,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虽然这种记录并不对任何人都开放,但行政拘留的记录在公安机关的治安部门是可以查到的,且会长期保存。然而,这种记录并不等同于案底,不会对个人的信用记录或社会信用造成影响。
但需要注意的是,行政拘留的记录可能会对个人的社会形象和声誉造成一定的影响,且在报考公务员以及特殊部门雇员的政审环节会造成不利影响,且无法开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以上则是关于“行政拘留”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个人信息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然而,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威胁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与社会秩序。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法律体系通过《刑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构建起多层次保护网络。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时间:2025.07.09
-
游戏找回的立案金额需根据当地标准和具体情况来判断。在遭遇游戏账号被盗时,应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关于“游戏找回多少钱够立案?”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7.09
-
随着电动车的广泛普及,因违规飞线充电而引发的火灾事故频繁发生,其发生频率之高令人忧心。这些火灾往往在瞬间爆发,火势迅猛,严重威胁着公共安全,让整栋居民楼甚至周边区域都陷入危险境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也时刻遭受着巨大损失的威胁。此类行为不仅暴露出部分租户安全意识淡薄,更反映出法律规制与执行层面的现实挑战。...时间:2025.07.02
-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暴力现象日益凸显,其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甚至可能导致受害者死亡。当网暴致人死亡这一悲剧发生时,法律如何界定相关人员的罪责、他们需要承担何种责任以及直接责任人员可能面临的刑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明确网络行为的法律边界,维护网络空间的法治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时间:2025.06.25
-
职场欺凌是指在工作场所中,个人或群体持续地对他人实施负面行为,导致受害者身心健康受损或工作环境恶化的现象。关于“职场欺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6.24
-
在人际交往中,言语冲突难以完全避免,而骂人作为一种激烈的语言表达,其法律性质及后果常引发争议。了解骂人行为是否违法、是否需承担法律责任,以及在有证据时报警后的处理流程,对维护个人权益、促进社会文明至关重要。下面小编将深入剖析这些问题,结合法律条文,为读者提供清晰指引。...时间:2025.06.18
-
高考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关乎万千学子的前途命运,其安全保障工作至关重要。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力量,在高考安全保障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职责。下面小编将深入探讨公安机关确保高考安全的具体举措,以及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详细流程,增进公众对公安机关在高考保障和行政执法领域...时间:2025.06.12
-
国补商品骗补套补行为是指商家在参与国家补贴政策时,通过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虚开发票、虚构交易等手段,骗取或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秩序。关于“国补商品骗补套补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时间:2025.06.11
-
骗婚通常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或达到其他非法目的的行为,在婚姻关系中表现尤为突出。然而,我国法律中并没有“骗婚罪”这一单独罪名。对于骗婚行为,如果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将按照诈骗罪的相关规定进行定罪处罚。关于“2025构成骗婚的立案标准是什么?”的相关问题,法头...时间:2025.06.10
-
通常信用卡欠一万多是不会坐牢的,单纯的欠款属于民事纠纷范畴,但是欠款会被纳入征信名单同时会被限制高消费直到还清欠款为止。如果银行催债三个月未还,可能会被银行起诉追责,到时候会面临强制执行,所以当事人需及时与银行沟通表明自己的还款意愿。...时间:2025.06.09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