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侵占罪的行为对象包括哪些?
2024年侵占罪的行为对象包括哪些?
在2024年,侵占罪的行为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定义: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是指通过他人委托或依照契约、合同关系,或者是根据事实和法律上的管理义务,而为他人所占有的财物。这些财物在行为人占有、管理期间,其所有权仍属于财物所有人。
示例:例如,甲将自己的贵重手表交给乙保管,乙在保管期间将该手表非法占为己有,拒不归还给甲,则乙的行为就可能构成侵占罪。
二、他人的遗忘物
定义:遗忘物,是指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有意识地将所持财物放在某处,因一时疏忽忘记拿走,而暂时失去控制的财物。遗忘物不同于遗失物,遗失物则是失主丢失的财物,失去对财物的控制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也不知道丢失的时间和地点,拾得遗失物也一般无归还义务。遗忘物也不同于遗弃物,遗弃物是所有人或持有人有意识放弃的财物。
示例:甲在餐厅用餐后离开时,将钱包遗忘在座位上,乙发现后将其拿走并占为己有,拒不归还给甲,则乙的行为就可能构成侵占罪。
三、他人的埋藏物
定义:埋藏物,是指埋藏于地下,所有人不明的财物。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收单位应对上缴单位或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但侵占罪中的埋藏物,是指财物所有人有意埋藏后,偶然为其发现的财物,且根据他人埋藏时的意图,能够推知其所有权的财物。
示例:甲在自家后院挖地时,意外发现了一坛古币,该古币虽为埋藏物,但其所有权仍归甲所有。若乙得知后,趁甲不注意将其盗走或骗走并占为己有,拒不归还给甲,则乙的行为可能构成盗窃罪或诈骗罪,而非侵占罪。但若乙是在甲明确知道并同意其保管该古币后,将其非法占为己有,拒不归还,则乙的行为就可能构成侵占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侵占罪一般是侵占什么东西?
侵占罪一般是指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具体来说,侵占罪的行为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定义:这是指通过他人委托或依照契约、合同关系,或者是根据事实和法律上的管理义务,而为他人所占有的财物。这些财物在行为人占有、管理期间,其所有权仍属于财物所有人。
示例:比如,甲将自己的贵重物品交给乙保管,乙在保管期间将该物品非法占为己有,拒不归还给甲,则乙的行为就可能构成侵占罪。
二、他人的遗忘物
定义:遗忘物是指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有意识地将所持财物放在某处,因一时疏忽忘记拿走,而暂时失去控制的财物。遗忘物与遗失物不同,遗失物是失主丢失的财物,失去对财物的控制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也不知道丢失的时间和地点。同时,遗忘物也不同于遗弃物,遗弃物是所有人或持有人有意识放弃的财物。
示例:甲在公共场所遗失了一个钱包,随后被乙拾得。如果乙拾得后非法占为己有,拒不归还,且钱包价值较大,那么乙的行为就可能构成侵占罪。
三、他人的埋藏物
定义:埋藏物是指埋藏于地下,所有人不明的财物。但侵占罪中的埋藏物,特指财物所有人有意埋藏后,偶然为其发现的财物,且根据他人埋藏时的意图,能够推知其所有权的财物。
示例:甲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埋藏了一箱金银财宝,后被乙无意中发现。如果乙将这批金银财宝非法占为己有,拒不归还给甲,且价值较大,那么乙的行为就可能构成侵占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以上则是关于“侵占罪”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在商业经营与消费活动中,部分消费者可能存在恶意找茬赖账的行为,这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了解消费者恶意找茬赖账是否犯法及处罚规定,以及商家遇到此类情况该如何应对,对于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时间:2025.07.03
-
不当得利制度作为民法体系中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旨在矫正无法律依据的财产变动。随着数字经济与复杂交易模式的兴起,不当得利纠纷呈现高发态势,但司法实践中存在立案难与胜诉难的双重困境。下面小编系统解析不当得利案件的立案条件与胜诉率的影响因素,为当事人提供可操作的维权指南。...时间:2025.06.19
-
在刑事法律体系中,抢劫罪与抢夺罪作为侵犯财产与人身安全的典型犯罪,其量刑标准、金额分级及罪名区分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与当事人权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法治理念更新,司法解释对抢劫罪的定罪量刑规则作出细化调整,并进一步明确了两罪在行为特征、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性上的本质差异。...时间:2025.06.17
-
在日常生活与交往中,财产权益的保护至关重要。故意毁坏他人财物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可能触犯法律,面临刑事处罚。下面小编将围绕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立案标准及处罚赔偿进行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及他人的合法权益。...时间:2025.06.11
-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与责任划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楼房发生爆炸导致住宅无法居住或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时,受害者如何依法维权、责任主体如何认定,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与法治秩序。下面小编详细解析爆炸事故中的赔偿与责任归属问题,明确法律依据与救济路径,帮助公众在面对突发事故时理性维护自身权益。...时间:2025.06.10
-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网络兼职凭借其灵活的工作时间、便捷的操作方式等显著特点,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的目光。网络兼职市场鱼龙混杂,诈骗行为屡见不鲜。当求职者不幸遭遇网络兼职诈骗,不仅可能遭受经济损失,还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时间:2025.06.09
-
景区表演期间发生火灾属于严重安全事故,可能直接影响游客安全与观演体验。在此情形下,消费者是否可要求退票,需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典》及景区管理法规综合判断。火灾可能导致演出中断、场地无法使用或存在安全隐患,均构成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或经营者违约。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景区...时间:2025.06.06
-
未成年变卖金饰品的行为是否需要家长在场,需结合其年龄、民事行为能力及法律规范综合判断。根据《民法典》,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任何民事行为均需法定代理人代理;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独立实施的重大财产处置行为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金饰品作为贵重财产,其变卖行为通常...时间:2025.06.06
-
精神病人砸车事件涉及侵权责任与监护人义务的界定,是社会治理中常见的法律问题。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精神病人因民事行为能力受限,其侵权责任需由监护人承担。明确精神病人侵权责任主体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认定标准,有助于厘清法律关系,保障受害人合法权益,同时规范监护人职责履行。...时间:2025.06.04
-
冒领大额工伤金算犯罪。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并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若构成诈骗罪,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具体刑期会根据诈骗金额、情节严重程度等因素由法院判定。...时间:2025.05.09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