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4年如何区分非法行医和合法医疗行为?

发布时间:2024.05.06 13:30:26
非法行医与合法医疗行为之间的区分,核心在于是否具备法定的行医资格及是否遵循国家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合法医疗行为要求从业者拥有相应的执业证书,在合法医疗机构内,按照专业规范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而非法行医则涉及无证行医、超越执业范围、在未经许可的场所开展医疗活动等情形,严重威胁公共健康安全。

如何区分非法行医和合法医疗行为?

1. 行医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从事医疗执业活动的人员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未取得上述资格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视为非法行医。

2. 执业范围:医师应当在其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超出注册执业范围行医,也属于非法行医行为。

3. 执业地点:医师应在注册的医疗机构内执业。在非注册医疗机构或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场所开展诊疗活动,均违反法律规定。

4. 医疗行为合法性:合法医疗行为还需遵守医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器械或方法进行治疗,即便在合法医疗机构内,也可能构成违法。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患者如何保全医疗事故证据?

1. 及时性:一旦患者或其家属怀疑发生了医疗事故,应立即着手收集证据。时间的拖延可能导致证据的灭失或改变,影响案件的调查和判断。

2. 全面性:证据收集应涵盖诊疗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病历资料、检查报告、处方单、手术记录、医嘱、药品包装及说明书、治疗费用收据等。同时,如果可能,也应收集现场照片、视频监控录像等非文字证据。

3. 专业鉴定:对于复杂的医疗问题,应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医疗损害责任鉴定。这是通过专业机构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及其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判断,是重要的法律证据。

4. 证人证言:包括但不限于主治医生、护士、其他患者或目击者的陈述,这些可以作为直接或间接证据,帮助还原事件真相。

5. 保存证据原件:尽量获取并妥善保管所有证据的原件,复印件或电子版在必要时也可作为辅助证据使用,但原件的证明力更强。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该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明确了医疗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为患者维权提供了法律基础。

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该条例详细规定了医疗事故的定义、处理程序、鉴定办法及赔偿等内容。其中第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封存和启封病历资料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进一步细化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证据的提交、鉴定程序、责任划分等问题,为患者提供了更具体的法律指引。

4.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了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报告、护理记录、出院记录等病历资料,为患者获取病历证据提供了法律依据。患者在遇到医疗事故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迅速、全面地收集和保存证据,并适时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区分非法行医与合法医疗行为,不仅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益,也是维护医疗行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方面。公众在就医时应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和执业医师,同时,医疗卫生监管部门需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查处力度,确保医疗活动依法依规进行,共同营造安全、有效的医疗环境。对于涉嫌非法行医的行为,将依法严肃处理,以法律手段保护广大患者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不知如何应对?法头条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让您省时省心,直接在线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团队。

相关阅读更多>>
  • 2025年医疗患者隐私权受侵害怎么办?
    当医疗患者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患者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并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如果隐私权遭到侵犯,患者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赔偿损失。...
    时间:2025.04.30
  • 医疗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标准是什么?
    在医疗领域,医疗损害事件时有发生,这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引发了诸多法律纠纷。当医疗损害发生时,患者及其家属有权要求医疗损害赔偿,而医疗损害鉴定则是确定赔偿责任的重要依据。本文将详细阐述医疗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标准,以及医疗损害鉴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以期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法律指引。...
    时间:2025.03.22
  • 2025年死亡证明遗失如何补办?
    死亡证明是重要的法律文件,用于确认个人已经去世的事实。如果遗失了死亡证明,可以通过向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办来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民或其近亲属有权要求重新开具死亡证明。...
    时间:2025.03.13
  • 2025年非执业医师诊疗算不算医疗事故?
    对于非执业医师进行诊疗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问题,关键在于其行为是否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文件,未取得执业资格擅自开展医疗服务的行为是被禁止的,并且若因此造成患者损害,则可能被视为非法行医或构成其他形式的责任。...
    时间:2025.03.07
  • 医疗费用不合理如何申诉?
    当患者或其家属认为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费用不合理时,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申诉。首先应当与医院沟通协商,若无法达成一致,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并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是保障自身权益的关键。...
    时间:2025.02.14
  • 2025年医疗事故医院隐瞒失误影响赔偿吗?
    在医疗事故中,如果医院存在隐瞒失误的行为,将可能对赔偿产生直接影响。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医疗机构应当遵循的诚实信用原则,也可能构成侵权责任法中的过错,从而影响到最终的赔偿金额。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害方有权要求更高额度的赔偿。...
    时间:2025.02.10
  • 医疗损害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吗?
    医疗损害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吗?医疗损害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意味着,如果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存在重大过失,导致患者受到严重伤害或死亡,就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需要承担相应的...
    时间:2025.02.07
  • 2025年患者隐私泄露法律后果有哪些?
    患者隐私泄露可能涉及多种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具体法律后果取决于泄露行为的具体情况及其造成的损害程度。保护患者隐私是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的基本义务之一,任何违反都将受到相应法律制裁。...
    时间:2025.02.05
  • 医生拒诊涉及哪些违法行为?
    医生拒诊涉及哪些违法行为?违反医师法。医疗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未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注意义务,在医疗过程中发生过错,并因这种过错导致患者人身损害所形成的民事法律责任。根据《民法典》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
    时间:2025.02.04
  • 医疗侵权责任的类型包括哪些?
    医疗侵权责任的类型包括哪些?医疗技术事故责任、医疗伦理过失责任以及医疗产品责任。医疗侵权是指医疗机构或医疗人员在实施医疗行为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侵权的行为。对于一般的不必要的医疗检查来说,基本对人身没有什么危害,只是一些不必要的财产支出而已;不必要的手术则会给人身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也有可能危害人身的健康...
    时间:2025.02.01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