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对劳动纠纷进行仲裁的法定期限是多久?
对劳动纠纷进行仲裁的法定期限是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从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应当作出仲裁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
公司能否因仲裁降低待遇?
公司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根据这些法律规定,公司的薪酬待遇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执行,除非双方同意进行修改。如果公司在未经员工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降低员工的待遇,这通常被视为违反了劳动合同,是不合法的。
在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中,仲裁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但是,仲裁并不意味着公司可以随意降低员工的待遇。仲裁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劳动纠纷,包括但不限于工资、工时、福利等问题。在仲裁过程中,如果公司提出降低待遇的主张,需要有合理的依据,例如经济困难、业务调整等,并且需要得到员工的同意或者仲裁庭的认可。否则,仲裁庭通常会支持员工的权益,维持原合同约定的待遇。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这意味着公司不能单方面改变劳动合同中的条款,包括待遇。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公司想要降低员工待遇,必须与员工协商并达成一致,且需以书面形式确认。
3. 同样,《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如果公司因经济性裁员等原因需要降低员工待遇,也需要遵守法定程序,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综上,公司不能因仲裁而随意降低员工待遇,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尊重和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在遇到劳动纠纷后,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仲裁机构应在受理后的45天内作出仲裁裁决,特殊情况可延长15天。如果超过这个期限,当事人仍未能得到解决,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温馨提示』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审判尺度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当您遇到法律问题时,我们建议您尽快寻求专业律师的咨询。法头条作为您身边的法律服务平台,拥有3万+高效率、服务评价好的专业律师团队,您可以直接在线咨询我们,省时又省心!
-
在劳动关系中,个人小老板因经营不规范、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拖欠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者在遭遇欠薪时,往往因缺乏法律知识或畏惧维权成本而陷入困境。随着我国劳动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者可通过多种途径依法维权。...时间:2025.07.31
-
在灵活用工模式兴起的背景下,部分用人单位通过签订劳务合同规避劳动关系项下的法定义务,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现象频发。下面小编聚焦只签劳务合同不签劳动合同是否违法,能否申请劳动仲裁及个体工商户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俩大核心问题,结合最新司法实践与法律规范进行专业解析。...时间:2025.07.29
-
试用期是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考察的特殊阶段,其期限与次数受司法体系严格限制。实践中部分用人单位通过二次延长试用期、以考核不合格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等操作,试图降低用工成本,引发大量劳动争议。...时间:2025.07.26
-
在当今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中,灵活用工形式日益普遍,但部分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律责任,常以未签合同为由拖延或拒付劳动者工资。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破坏了劳动市场的公平秩序。当劳动者完成七日工作后遭遇工资拖欠时,其合法权益仍受法律保护。...时间:2025.07.25
-
工伤打12345电话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但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工伤职工或其家属采取更直接、更专业的解决途径。关于“工伤打12345电话可以帮助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7.17
-
在当下职场中,部分用人单位为缩减成本,常采取不签合同、不缴社保的手段,严重损害劳动者权益。许多劳动者面对此类侵权,既担忧劳动仲裁能否成功维权,又顾虑即便胜诉,赔偿款能否及时到手。下面小编将围绕没签合同不买社保时劳动仲裁的成功几率,以及仲裁成功后赔偿到账时间两大问题,为您详细解读。...时间:2025.07.14
-
强制加班不合法,面对公司强迫加班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工会组织投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投诉过程中,劳动者应保留证据、明确诉求,并依法维权。...时间:2025.07.11
-
在劳动争议解决体系里,劳动仲裁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化解矛盾的关键途径,凭借其专业性与高效性,成为多数纠纷的首选解决方式。但受法律规定与程序要求所限,并非所有争议都能顺利进入仲裁程序。深入了解不予受理的具体条件,以及在遭遇不予受理时如何寻求进一步救济,对双方依法维权、减少纠纷损耗至关重要。...时间:2025.07.11
-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常因公司经营异常或存续状态变化而担忧自身权益保障。公司存续状态下能否申请劳动仲裁,以及公司存续状态通常维持多久会注销,都是劳动者关注的重点。下面小编通过法律条文解析与实务要点梳理,帮助劳动者明确维权路径。...时间:2025.07.03
-
在现代职场中,劳务派遣用工模式越发普遍。劳务派遣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被辞退的情况,这时候他们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成为关键问题。当劳务派遣员工与用工方产生纠纷,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与要点也是他们急需了解的。...时间:202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