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劳动仲裁需提交的证据原件会归还吗?
劳动仲裁需提交的证据原件会归还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申请仲裁时,当事人应当提供证据。仲裁庭在审理案件时,会对证据进行审核,但并不意味着会永久保留这些证据。在仲裁过程中,证据主要用于证明事实,一旦仲裁裁决作出,通常会将证据原件退还给当事人,以保障其权益不受损害。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应当真实、完整。仲裁庭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可以交由当事人约定的鉴定机构鉴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无法达成约定的,由仲裁庭指定的鉴定机构鉴定。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仲裁庭的要求,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不能出庭的,应当提交书面证言。”
劳动仲裁自立案到结案的期限是多久?
劳动仲裁的期限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根据该法,劳动仲裁自立案到结案的期限通常为45日。这个期限是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算,至作出仲裁裁决之日止。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长仲裁期限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15日理论上,劳动仲裁的最长期限可以是60天。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请注意,以上信息是基于普遍的法律规定,具体的案件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如证据收集、复杂性等)而有所不同,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咨询专业律师获取详细法律建议。
跨地区仲裁结果通用吗?
跨城市的仲裁结果通常是通用的。仲裁作为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其主要特点是自愿性、专业性、灵活性和保密性,且其裁决具有国际承认和执行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在跨城市的情况下,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某一特定城市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那么该仲裁机构的裁决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有效的,除非存在明显的法定撤销情形,如仲裁程序违法、仲裁员有枉法行为等。而且,根据《纽约公约》(New York Convention),城市的仲裁裁决也可以在160多个缔约国得到承认和执行,这大大增强了仲裁结果的跨境执行力。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应当制作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3. 《纽约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必须承认和执行其他缔约国的仲裁裁决,除非存在公约规定的特定拒绝执行的情况。跨城市的仲裁结果在法律上是通用的,只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并且不存在被撤销的理由,仲裁裁决的效力不受地域限制。
劳动仲裁中提交的证据原件在仲裁庭完成审查后,一般会归还给申请人。但为确保自身权益,建议在仲裁过程中做好证据的备份和保存工作,以防万一。如有特殊情况,如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
〖温馨提示〗了解法律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法律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
-
在劳动关系中,个人小老板因经营不规范、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拖欠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者在遭遇欠薪时,往往因缺乏法律知识或畏惧维权成本而陷入困境。随着我国劳动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者可通过多种途径依法维权。...时间:2025.07.31
-
在灵活用工模式兴起的背景下,部分用人单位通过签订劳务合同规避劳动关系项下的法定义务,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现象频发。下面小编聚焦只签劳务合同不签劳动合同是否违法,能否申请劳动仲裁及个体工商户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俩大核心问题,结合最新司法实践与法律规范进行专业解析。...时间:2025.07.29
-
试用期是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考察的特殊阶段,其期限与次数受司法体系严格限制。实践中部分用人单位通过二次延长试用期、以考核不合格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等操作,试图降低用工成本,引发大量劳动争议。...时间:2025.07.26
-
在当今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中,灵活用工形式日益普遍,但部分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律责任,常以未签合同为由拖延或拒付劳动者工资。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破坏了劳动市场的公平秩序。当劳动者完成七日工作后遭遇工资拖欠时,其合法权益仍受法律保护。...时间:2025.07.25
-
工伤打12345电话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但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工伤职工或其家属采取更直接、更专业的解决途径。关于“工伤打12345电话可以帮助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7.17
-
在当下职场中,部分用人单位为缩减成本,常采取不签合同、不缴社保的手段,严重损害劳动者权益。许多劳动者面对此类侵权,既担忧劳动仲裁能否成功维权,又顾虑即便胜诉,赔偿款能否及时到手。下面小编将围绕没签合同不买社保时劳动仲裁的成功几率,以及仲裁成功后赔偿到账时间两大问题,为您详细解读。...时间:2025.07.14
-
强制加班不合法,面对公司强迫加班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工会组织投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投诉过程中,劳动者应保留证据、明确诉求,并依法维权。...时间:2025.07.11
-
在劳动争议解决体系里,劳动仲裁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化解矛盾的关键途径,凭借其专业性与高效性,成为多数纠纷的首选解决方式。但受法律规定与程序要求所限,并非所有争议都能顺利进入仲裁程序。深入了解不予受理的具体条件,以及在遭遇不予受理时如何寻求进一步救济,对双方依法维权、减少纠纷损耗至关重要。...时间:2025.07.11
-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常因公司经营异常或存续状态变化而担忧自身权益保障。公司存续状态下能否申请劳动仲裁,以及公司存续状态通常维持多久会注销,都是劳动者关注的重点。下面小编通过法律条文解析与实务要点梳理,帮助劳动者明确维权路径。...时间:2025.07.03
-
在现代职场中,劳务派遣用工模式越发普遍。劳务派遣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被辞退的情况,这时候他们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成为关键问题。当劳务派遣员工与用工方产生纠纷,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与要点也是他们急需了解的。...时间:202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