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劳动仲裁与诉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劳动仲裁与诉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应首先通过仲裁解决。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意味着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未经仲裁的劳动争议,法院一般不予受理。此外,即使仲裁裁决生效,如果符合特定条件(如涉及重大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当事人也可以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然后进入诉讼程序。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同法第四十九条:“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后能否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的解决通常遵循“一裁两审”制度,即劳动争议首先应当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并非所有的劳动仲裁结果都能直接上诉到法院,这主要取决于仲裁裁决的性质。
1. 对于终局裁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一些特定类型的劳动争议,如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不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以及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劳动者对这类裁决不服的,不能向法院起诉。
2. 对于非终局裁决:对于其他类型的劳动争议,如果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的规定。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劳动仲裁和诉讼在劳动争议解决中相辅相成,仲裁作为诉讼的前置程序,旨在快速、高效地解决纠纷。而诉讼则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种在仲裁结果不满意时的救济途径。了解并正确运用这两者的关系,对于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
在劳动关系中,个人小老板因经营不规范、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拖欠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者在遭遇欠薪时,往往因缺乏法律知识或畏惧维权成本而陷入困境。随着我国劳动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者可通过多种途径依法维权。...时间:2025.07.31
-
在灵活用工模式兴起的背景下,部分用人单位通过签订劳务合同规避劳动关系项下的法定义务,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现象频发。下面小编聚焦只签劳务合同不签劳动合同是否违法,能否申请劳动仲裁及个体工商户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俩大核心问题,结合最新司法实践与法律规范进行专业解析。...时间:2025.07.29
-
试用期是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考察的特殊阶段,其期限与次数受司法体系严格限制。实践中部分用人单位通过二次延长试用期、以考核不合格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等操作,试图降低用工成本,引发大量劳动争议。...时间:2025.07.26
-
在当今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中,灵活用工形式日益普遍,但部分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律责任,常以未签合同为由拖延或拒付劳动者工资。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破坏了劳动市场的公平秩序。当劳动者完成七日工作后遭遇工资拖欠时,其合法权益仍受法律保护。...时间:2025.07.25
-
工伤打12345电话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但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工伤职工或其家属采取更直接、更专业的解决途径。关于“工伤打12345电话可以帮助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7.17
-
在当下职场中,部分用人单位为缩减成本,常采取不签合同、不缴社保的手段,严重损害劳动者权益。许多劳动者面对此类侵权,既担忧劳动仲裁能否成功维权,又顾虑即便胜诉,赔偿款能否及时到手。下面小编将围绕没签合同不买社保时劳动仲裁的成功几率,以及仲裁成功后赔偿到账时间两大问题,为您详细解读。...时间:2025.07.14
-
强制加班不合法,面对公司强迫加班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工会组织投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投诉过程中,劳动者应保留证据、明确诉求,并依法维权。...时间:2025.07.11
-
在劳动争议解决体系里,劳动仲裁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化解矛盾的关键途径,凭借其专业性与高效性,成为多数纠纷的首选解决方式。但受法律规定与程序要求所限,并非所有争议都能顺利进入仲裁程序。深入了解不予受理的具体条件,以及在遭遇不予受理时如何寻求进一步救济,对双方依法维权、减少纠纷损耗至关重要。...时间:2025.07.11
-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常因公司经营异常或存续状态变化而担忧自身权益保障。公司存续状态下能否申请劳动仲裁,以及公司存续状态通常维持多久会注销,都是劳动者关注的重点。下面小编通过法律条文解析与实务要点梳理,帮助劳动者明确维权路径。...时间:2025.07.03
-
在现代职场中,劳务派遣用工模式越发普遍。劳务派遣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被辞退的情况,这时候他们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成为关键问题。当劳务派遣员工与用工方产生纠纷,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与要点也是他们急需了解的。...时间:202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