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集体劳动纠纷能否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集体劳动纠纷能否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劳动仲裁是一种法定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包括集体劳动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明确规定,劳动争议包括因执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以及其他因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这意味着,无论是员工个人还是集体,只要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产生争议,都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寻求解决。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
2. 同法第三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劳动仲裁受理案件的时间限制是什么?
劳动仲裁的受理时间限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一年的期限被称为仲裁时效。这个一年的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的,而不是从权利被侵害的那一刻开始。如果在此期间,劳动者有证据证明其一直在主张权利,例如通过书面催告、投诉等方式,那么仲裁时效可能会中断,重新计算。
另外,对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连续性侵权行为,如欠薪、未足额缴纳社保等,仲裁时效从劳动关系终止或者解除之日起算。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具体情况可能需要结合个案的具体事实和法律法规进行判断。
对于集体劳动纠纷,劳动者们有权选择通过劳动仲裁这一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劳动者们在申请仲裁前,尽量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以确保仲裁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如果可能,也可以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行使自己的权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让您感到困惑?法头条是您的法律顾问!我们汇聚了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各种法律疑难。无论是文字、电话还是视频咨询,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为您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
申请工伤认定确实存在时限要求。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用人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时间提出,则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一定期限内直接提出。...时间:2025.05.01
-
劳动仲裁是指将劳动争议提交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劳动仲裁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以及《民事诉讼法》等。关于“工伤骨折能申请劳动仲裁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时间:2025.04.30
-
公司强制员工工位就餐侵犯了员工的自主权和休息权,员工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申请劳动仲裁。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员工可以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条款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同时,员工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公司发布的强制就餐通知、员工之间的沟...时间:2025.04.30
-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是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以及其工资水平来确定的,主要适用于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给予劳动者的一定金额补偿。具体计算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执行。...时间:2025.04.29
-
工伤医疗期时长的确定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以及相关的地方性规定,具体时长需根据受伤员工的具体伤情及治疗情况来定。通常情况下,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若伤情严重或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时间:2025.04.25
-
工伤赔偿作为在劳动纠纷中较为常见的事件,本意是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针对伪造加班材料来骗取工伤赔偿的行为,是对法律的不尊重,侵犯了其他真正需要工伤待遇的劳动者的权益。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法律解读。...时间:2025.04.21
-
在劳动关系中,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是用人单位的基本义务。然而,现实中不乏有用人单位拖欠或拒发工资的情况,给劳动者带来极大的困扰。面对不发工资的问题,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权?打什么电话投诉?报警会出警吗?...时间:2025.04.21
-
劳动局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在申请劳动仲裁前,劳动者需要了解仲裁时效、准备充分的材料,并按照规定的流程提交申请。在仲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积极参与庭审,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仲裁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应自觉履行裁决内容,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时间:2025.04.01
-
随着劳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然而,仍有一些不良雇主存在拖欠工资、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等违法行为。那么,当劳动者遇到老板拖欠工资且未签合同的情况时,应该如何维权呢?...时间:2025.03.29
-
在讨论康复治疗费用由谁承担的问题时,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根据具体情况,如因工伤导致的康复需求或交通事故引起的损害等,康复治疗费用可能由保险公司、用人单位或是直接责任人承担。...时间: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