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广告误导消费者如何索赔?
广告误导消费者如何索赔?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如果广告内容虚假或者误导,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原状,退赔货款或服务费用,并可要求赔偿因此造成的实际损失。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违反此规定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遭遇虚假宣传健康产品损失怎么办?
如果你购买了虚假宣传的健康产品并遭受损失,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法律救济: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真实情况和公平交易的权利。如果商家对产品的性能、用途、质量等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你有权要求退货退款,并可要求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2. 产品质量法: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应当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如果健康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其宣传效果与实际不符,你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索赔。
3. 广告法:《广告法》禁止发布虚假广告,对消费者造成误导。你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要求查处虚假广告,并追究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和广告代言人的责任。
4. 民事诉讼:如果上述方式无法解决,你还可以选择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商家承担违约或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收集并保存好相关证据(如购物凭证、产品、虚假宣传的广告等),并咨询专业律师进行详细指导。
未成年人消费受伤责任谁负?
未成年人消费受伤的责任问题主要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根据这些法律,责任的归属会因具体情境而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如果未成年人在消费过程中因商品或服务的质量问题而受伤,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商家有保证其出售的商品或服务无安全隐患的义务。
2. 若未成年人在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由于自身过错(如不按说明使用)导致受伤,那么商家可能无需承担责任,但监护人可能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因为监护人有教育和监管未成年人的义务。
3. 如果商家明知未成年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仍向其销售不适合的商品或服务,例如限制级产品,此时商家可能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4. 根据《民法典》,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其具有监护责任,若监护人疏于监管,导致未成年人进行不适当的消费并受伤,监护人也需承担相应责任。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8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9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具体法律责任的判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法院判决。
如果消费者遇到广告误导的情况,应首先保留相关证据,如购物凭证、广告截图等,然后向商家提出索赔。若商家拒绝或协商无果,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直接诉诸法院。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避免因轻信误导性广告而受损。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不知如何应对?法头条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让您省时省心,直接在线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团队。
-
近日,一名女子因触摸马匹腹部被咬伤的事件引发公众对动物致害责任的讨论。下面小编将结合《民法典》相关条款及司法实践,解析马主人责任认定标准与自甘风险原则的适用范围。...时间:2025.08.08
-
近日,一起职场暴力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30岁的文女士在试用期与领导发生口角后,被对方从背后扇耳光致耳损伤,经医院诊断为“外伤后耳鸣、耳损伤”及“急性应激反应、焦虑抑郁状态”。警方已对该事件立案调查,文女士明确表示拒绝道歉,拟通过法律途径追...时间:2025.08.08
-
温州一名7岁男孩在补习班坠楼身亡的悲剧引发社会关注。涉事补习班未安装监控,导致事发经过无法还原,家属质疑教师及机构未尽安全管理职责。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教师与辅导班的责任边界,探讨赔偿比例的认定依据,为类似纠纷提供参考。...时间:2025.08.07
-
新疆伊犁州昭苏县夏塔景区一吊桥桥索断裂,导致5人遇难、24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景区紧急关闭,相关部门启动应急响应并展开调查。此类公共安全事件不仅引发社会对景区安全管理的关注,更涉及法律层面的责任认定、行政处罚及民事赔偿问题。...时间:2025.08.07
-
近年来公共场所吸烟引发的冲突屡见不鲜。江西南昌地铁站内一名女子因制止两名男子吸烟遭同行女子掌掴的事件,再次将此类矛盾推向舆论焦点。此类事件不仅涉及吸烟者与劝阻者的行为定性,更涉及拍摄取证行为的合法性边界。...时间:2025.08.06
-
近日,一则“男子打网约车送脑出血父亲就医被司机取消订单”的新闻引发全网热议。家属称司机因等待超时而取消行程,导致患者送医延误;司机则表示“按平台规则操作,未被提前告知乘客病情”。下面小编将结合真实案例与法律条文,从法规出发,解析法律如何平衡规则刚性执行与人性关怀。...时间:2025.08.05
-
近日,某景区一起意外事件:一名7岁女童在投喂汗血宝马时被咬伤右手食指,指甲及手指前端断裂。事件引发公众对景区安全责任与赔偿标准的关注。女童父亲称孩子“疼得睡不着觉,一辈子带残缺”,而景区则回应已支付医疗费并先行赔偿10万元。下面小编将结合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解析此类案件的赔偿逻辑与时效规则。...时间:2025.08.04
-
近期河北旅游度假区发生一起7岁女童投喂汗血宝马时被咬伤手指的意外事件,引发公众对动物互动体验安全责任的广泛讨论。随着亲子旅游中动物投喂项目的普及,此类纠纷频发,度假区需承担什么责任?游客在动物投喂体验中受伤又该如何维权?...时间:2025.08.04
-
近日,一起14岁女生校外被辱骂殴打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视频显示,15岁女生刘某甲因矛盾邀约13岁、14岁同伴对14岁赖某某实施辱骂、威胁及殴打,导致赖某某头皮、双膝多处挫伤,经鉴定为轻微伤。事件中,施暴者年龄与受害者高度重合,暴露出未成年人暴力行为的法律规制与权益保护的双重挑战。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实务角度,结合...时间:2025.08.04
-
近日,一名51岁男性游客在景点休息时,因坐在约1米高的护栏上后仰坠崖,经抢救无效身亡。事件中,死者妻子质疑景区护栏过低,要求担责;景区则强调已设置警示标识并配备救援人员,认为游客自身行为是主因。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实务角度,结合《民法典》及类似司法案例,解析景区是否担责的核心逻辑,并厘清安全保障义务的归责原则...时间:2025.08.04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