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如何界定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间的连带责任?
如何界定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间的连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至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并负责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等基本义务。而用工单位则需履行对被派遣劳动者的岗位安排、工作条件、劳动保护、培训、同工同酬等方面的义务,并对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劳动者损害的,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当用工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时,劳务派遣单位若未尽到必要的监督和管理职责,或者存在其他过错,则应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参见《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同时,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在合同中不得通过约定免除或减轻其法定的对劳动者的义务和责任。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至第六十二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
劳务派遣合同中法律责任主体应如何明确约定?
在劳务派遣合同中,法律责任主体的明确约定是至关重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务派遣涉及三方关系,即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法律责任主体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 劳务派遣单位:作为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承担法定的雇主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等。同时,若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法律规定,比如未按约定支付工资或未依法为劳动者办理社保,应对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用工单位:虽然劳动者并非直接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用工单位需对劳动者在执行工作任务过程中的权益负责。例如,《劳动合同法》第92条明确规定,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此外,用工单位还应当履行其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承诺的责任和义务。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在劳务派遣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并确保这些约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充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界定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间的连带责任时,需基于我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双方在劳务派遣活动中的具体行为及对劳动者权益的实际影响进行判断。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会要求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在各自责任范围内承担责任,并在一方无法完全履行赔偿责任时,另一方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均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产生连带责任风险。
〖温馨提示〗以上是关于“如何界定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间的连带责任”的解答,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如果您需要更深入的法律咨询,请登录法头条进行在线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祝您一切顺利!
-
随着劳动法修订的持续深化,立法愈发聚焦于实现劳动者权益保护与用人单位用工管理之间的精妙平衡。试用期离职作为劳动关系解除过程中极为常见的情形,其期限规则的设定与界定,直接且紧密地关系到双方的核心权益,常常成为困扰劳动者的难题。...时间:2025.07.09
-
辞退补偿是指用人单位在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时,依据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向劳动者支付的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对于辞退补偿有明确的规定。关于“二十年老员工被辞退如何补偿?”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7.07
-
体罚是一种违法行为。从法律角度来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体罚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和健康权。关于“公司是否有权利对员工进行体罚?”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7.03
-
公务员被双开是指公务员因违纪违法被同时给予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的处分。其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根据这些规定,公务员若触犯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如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将面临被“双开”的严厉处分。关于“公务员被“双开”后还能再担任其他职务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时间:2025.07.02
-
工作时间制度是指国家规定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劳动的制度,包括标准工作时间制度、不定时工作时间制度、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制度以及其他工作时间制度。其中,标准工作时间制度是最常见的一种,它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这一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防止过度劳动对劳...时间:2025.06.21
-
雇佣智障人员打工涉及的法律风险与工伤赔偿问题,既关乎劳动者权益保护,也涉及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我国法律对残疾人就业权益有明确保障,但若用人单位在用工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或未履行法定义务,将面临法律追责。...时间:2025.06.05
-
员工获得赔偿的条件:存在合法劳动关系或合同关系,且因用人单位的过错或违法行为导致员工遭受损失,该损失与用人单位的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关于“公司搬迁老员工不愿意去是否有权获得赔偿?”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6.02
-
辞退孕妇一般不合法。用人单位在辞退孕妇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辞退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避免给孕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如果孕妇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关于“孕妇在怀孕期间被公司辞退是否合法?”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时间:2025.06.01
-
生育津贴是职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产假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获得的工资性补偿,是生育保险待遇的组成项目。关于“员工被公司辞退后是否还能领取生育津贴?”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5.26
-
无故辞退员工是指在未达成一致且劳动者无过错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单方面辞退员工的行为。这种行为并非毫无理由,而是指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正当理由,如员工未违反公司规定、未造成重大损失等。无故辞退员工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用人单位需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还可能受到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管和处罚。关于“公司无故辞退员工...时间:2025.05.2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