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4年何种情况下可主张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

发布时间:2024.03.07 08:20:27
在医疗事故中,当患者因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错造成身体健康损害的同时,如果对患者的精神造成了严重伤害,受害人及其近亲属可以依法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何种情况下可主张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过程中,如果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导致发生医疗事故,且该医疗事故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健康造成损害,还对其精神状态产生了明显且严重的负面影响,如造成患者极度痛苦、情绪压抑、心理障碍等,这种情况下,患者有权要求医疗方支付精神损害赔偿。认定是否构成精神损害赔偿需考虑的因素包括: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精神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精神损害的程度以及社会一般观念认可的可赔偿性等。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如何评估和量化医疗过失造成的精神损害?

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因医疗过失导致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其评估和量化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精神损害事实的认定;二是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首先,精神损害事实的认定需要基于患者因医疗过失遭受了身体伤害或健康权受损,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精神痛苦或者造成了其他明显的精神障碍。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其中就包括了精神损害赔偿。

其次,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量化,我国现行法律并未设定统一的具体计算标准,通常由法官根据个案情况,综合考虑医疗过失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以及受害人的精神痛苦程度、生活影响等因素,参照当地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等进行酌定。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也规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可以请求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第一款:“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精神损害赔偿在医疗纠纷中的界定如何?

在医疗纠纷中,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行为,对患者造成身体、健康损害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痛苦或者生活压力,从而依法应当给予的一种金钱上的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不仅限于对直接的精神痛苦进行补偿,还包括对患者的尊严、人格权益受到侵害的抚慰。

在界定精神损害赔偿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一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错,且该过错与患者的精神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二是患者实际遭受的精神痛苦程度,包括但不限于情绪困扰、精神压力、生活质量下降等;三是依据社会一般观念和公平正义原则,结合具体案情进行合理判断。

【相关法条】

1. 《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明确指出:“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3. 在医疗领域,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第11项的规定,医疗事故赔偿项目包括“精神损害抚慰金”,但具体数额应根据医疗事故等级、责任程度和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来确定。

在医疗纠纷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界定需结合上述法律规定,同时综合考量医患双方的具体情况以及造成的实际损害后果。

在医疗事故中,受害人在生理健康受损的同时,若存在明显的、严重的、与医疗过失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精神损害时,有权依据《侵权责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向医疗机构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患者及家属在遭遇此类情况时,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便更好地收集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当前回复仅为大多数情况下的参考答案。如仍无法解决您的法律疑问,请咨询律师以获取专业的法律建议。我们承诺5分钟快速响应,并努力提高问题解决率。

相关阅读更多>>
  • 77岁老人一次性拔12颗牙种6颗后身亡,怎么赔偿?
    哈尔滨市77岁老人因一次性拔除12颗牙并种植6颗后突发不适身亡,引发社会对口腔医疗安全的广泛关注。该事件暴露出高龄患者接受复杂口腔手术的风险管控问题,更凸显医疗事故发生后患者家属如何依法维权、合理索赔的现实需求。...
    时间:2025.07.31
  • 女子打美容针惨变10级伤残,赔偿标准是多少?
    医疗美容行业的快速发展,让变美成为许多人的追求目标。部分从业者违规操作、消费者盲目信任非正规渠道,导致医疗事故频发。多起典型案例显示,因医生在非医疗机构私自注射美容针引发的伤残纠纷,不仅暴露了行业监管漏洞,更引发公众对赔偿标准与非法行医认定的广泛关注。...
    时间:2025.07.25
  • 医疗事故等级和赔偿标准2025年最新
    医疗事故等级和赔偿标准是根据患者的损害程度和实际情况进行划分的,具体赔偿数额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计算。在处理医疗事故赔偿时,建议患者及其家属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机构,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关于“医疗事故等级和赔偿标准2025年最新”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7.08
  • 28岁女子做取环手术致十级伤残该怎么赔偿?
    十级伤残是伤残等级中的一种等级,指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受到一定影响,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其划分依据为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同时还会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关于“28岁女子做取环手术致十级伤残该怎么赔偿?”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
    时间:2025.07.03
  • 女子做取环手术致十级伤残涉事医院怎么赔偿?
    甘肃白女士去医院取环,结果手术时医生被换成进修的蒲医生,手术失败致其失血过多休克进ICU,术后白女士十级伤残且可能丧失生育能力。对于此次的医疗事故案件白女士认为医院应当承担全部责任,而医院认为流程合规。接下来本文为大家详细解读此案件涉事医院需要承担责任吗,以及该怎么赔偿?...
    时间:2025.07.03
  • 被进修生做取环手术致残,如何索赔医疗费用?
    在医疗活动中,患者本应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有时却会遭遇意外情况。当出现被进修生做取环手术致残这类事件时,患者往往面临身体痛苦与经济压力的双重困境。如何合法合理地索赔医疗费用成为患者及其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手术致残后的医疗鉴定时限也关系到患者能否及时维护自身权益。...
    时间:2025.07.02
  • 医疗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标准2025
    医疗纠纷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标准与术后感染的定性直接影响患者权益保障。2025年,我国通过《民法典》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明确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规则,并细化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下面小编将结合最新政策,系统解析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依据与术后感染的判定规则,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助力维护合法...
    时间:2025.06.15
  • 医疗事故怎么和医院谈赔偿?
    医疗事故发生后,患者或家属与医院协商赔偿是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沟通、明确责任、合理计算赔偿金额,是协商成功的关键。了解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赔偿标准,有助于维护合法权益。下面小编将结合法律条款,分析医疗事故赔偿协商策略及死亡赔偿标准。...
    时间:2025.06.06
  • 在医院看病因注射药物过敏身亡可以要求医院赔偿吗?
    药物过敏致人死亡是医疗纠纷中的常见类型,其责任认定需结合医院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过敏史询问是否充分、应急处理是否及时等因素综合判断。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若医院存在未履行告知义务、未进行必要皮试、未及时救治等过错,且该过错与患者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患者家属可依法要求赔偿。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
    时间:2025.06.06
  • 因视力矫正副作用自杀家属可以要求医院赔偿吗?
    因视力矫正副作用自杀,家属能否要求医院赔偿需结合医院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自杀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及法律规定的义务范围综合判断。若医院存在过错且与自杀行为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家属可依法维权。建议家属通过合法途径固定证据,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并寻求专业律师帮助。同时,医院应加强术前告知、术中操作及术后护理,降低...
    时间:2025.06.06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