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4年侵犯他人名誉权应赔偿多少损失?

发布时间:2024.03.05 15:35:36
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赔偿规定,具体的赔偿数额需根据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受害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主观恶意程度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综合判定。

侵犯他人名誉权应赔偿多少损失?

《民法典》对于侵犯名誉权的赔偿问题有明确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均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赔偿。

此外,除了直接经济损失外,还包括间接损失,如精神损害赔偿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受害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具体金额则需要考虑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侵权人的过错程度、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确定人身侵权赔偿额的具体依据有哪些?

确定人身侵权赔偿额的具体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医疗费用:包括因侵权行为直接导致的受害人的医疗费、后续治疗费等实际发生的费用。这是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6条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

2. 误工费:如果受害人因伤残或治疗而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收入减少,侵权人应赔偿相应的误工损失。这依据的是《侵权责任法》第19条的规定。

3.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的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

4. 精神损害赔偿:对于受害人在精神上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况,侵权人还应支付适当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参见《侵权责任法》第22条。

5. 护理费、营养费、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其他合理费用也是确定赔偿额的重要依据,具体规定可见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条款。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16、19、22条;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25、30、31、32等条。

侵害人身权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如何确定?

侵害人身权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因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精神痛苦、心理压力或人格尊严受损等非物质性损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赔偿。确定这种赔偿的具体数额,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包括侵权行为的方式、手段、场合、后果等因素,以及侵权人的主观过错程度。

2. 受害人的精神受损情况:如受害人在侵权行为后是否出现严重的精神疾病或者明显的精神痛苦等。

3. 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即参照侵权行为发生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赔偿额度。

4. 其他相关因素:如受害人事先是否存在特殊的精神依赖或期待,侵权行为对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和社会评价的影响程度等。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解释(一)第九条进一步规定:“认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当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会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及各项具体情节,秉持公平正义原则,合理裁量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

侵犯他人名誉权应赔偿的损失并无固定数额,而是根据具体案情综合判断。我们建议在发生此类纠纷时,应及时收集并提供能够证明实际损失的相关证据,并结合侵权行为的各种情节向法院主张合理的赔偿请求。同时,也提醒广大公众尊重他人的名誉权,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温馨提示:学习法律知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的,它能够帮助我们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解答,请点击咨询按钮,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相关阅读更多>>
  • 学生与校外人士冲突中,正当防卫如何认定?
    2025年7月2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南区体育场发生一起学生与校外人员冲突事件。据网友披露,一名学生在校内跑步时被校外儿童踢球砸中头部,与家长发生言语争执后倒地,遭对方脚踹、肘击,后被送医治疗。事件经微博传播引发广泛关注,上海交大保卫处连夜发布声明,称已成立工作专班与公安部门协同调查,并强调“坚决保护...
    时间:2025.07.02
  • 校外人员殴打学生可能触犯哪些法律条款?
    2025年7月2日,一则“上海交大学生疑被校外人士殴打”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据公开信息,6月30日晚,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一名学生在校内体育场训练时,因被校外人员踢来的足球砸中头部,与对方家长发生言语冲突后倒地,随后遭脚踹、肘击,最终被送医治疗。7月2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通过“平安交大”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
    时间:2025.07.02
  • 《新华字典》例句小孩是累赘是否侵犯未成年人权益?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截图称《新华字典》(第12版)对“累赘”一词的例句为“孩子小成了累赘”,引发公众对出版物内容合法性与社会伦理的广泛争议。部分网友认为该例句涉嫌歧视未成年人,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原则;另有观点认为字典作为工具书,例句仅反映语言使用现实,不构成法律侵权。法头条...
    时间:2025.07.01
  • 使用湿厕纸致身体受损谁担责?
    个人卫生习惯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身体健康,过度依赖特定清洁产品可能引发皮肤屏障受损或过敏反应。女子因长期使用湿厕纸导致就医事件,暴露出消费者对清洁产品成分、使用频率及自身肤质适配性的认知不足。此类案例中,部分患者因过度清洁破坏肛周黏膜屏障,诱发接触性皮炎或真菌感染,凸显科学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法头条小编整理...
    时间:2025.06.28
  • 肠镜检查不关门是否侵权?
    医疗场所的隐私保护是患者权益的核心内容,而诊疗环境的安全性直接关乎患者尊严与信任。主持人曝光某三甲医院肠镜检查不关门事件,暴露出医疗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隐私管理漏洞。此类现象不仅违反医疗伦理规范,更可能触犯患者隐私权保护相关法律。过往案例中,多家医院因诊疗环境管理失当引发患者投诉甚至诉讼,凸显法律对医疗隐...
    时间:2025.06.28
  • 低头族餐厅前摔骨折索赔6万被驳回,安全保障义务怎么认定?
    在日常生活中,因场所安全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低头族餐厅前摔骨折索赔6万被驳回”事件引发公众对安全保障义务的关注。究竟安全保障义务该如何认定?它属于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接下来,小编将从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角度,为你详细剖析这两个关键问题。...
    时间:2025.06.26
  • 教官体罚学生犯法吗?
    在校园、军训或特殊教育场景中,教官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对教育方式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广泛讨论。体罚不仅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更可能触犯法律红线。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深入剖析教官体罚行为的违法性,并明确何种程度的体罚行为可构成举报依据,帮助公众理解法律边界,推动教育环境规范化。...
    时间:2025.06.23
  • 看守所关了8个月判了6个月怎么要求赔偿
    在刑事司法体系中,羁押期限与量刑结果的关系常引发公众误解。被羁押者可能因案件复杂、程序推进缓慢而长期滞留看守所,最终判决刑期却远短于羁押时间,导致关押越久即判得越重的认知偏差。超期羁押不仅侵犯公民人身自由,还可能引发对司法公正性的质疑。...
    时间:2025.06.09
  • 女子穿高跟鞋健身摔伤责任怎么划分?
    我国《民法典》第1198条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但该义务的边界与责任划分需结合具体场景综合判断。下面小编将结合真实案例与法律条文,解析此类纠纷中的责任认定规则与归责原则,为公众提供法律指引。...
    时间:2025.05.30
  • 安全保障义务民法典规定
    在公共场所摔倒受伤的纠纷中,责任认定常引发争议。我国《民法典》第1198条明确规定,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或管理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未尽义务导致损害的需承担侵权责任。下面小编将法律条文与司法案例,解析安全保障义务的适用范围、责任主体及店门口摔伤的责任认定规则,为公众提供法律指引。...
    时间:2025.05.30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