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死亡赔偿金如何计算及包含哪些部分?
死亡赔偿金如何计算及包含哪些部分?
1.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其他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3.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4. 其他合理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抢救费用、交通费、误工费等实际产生的直接损失。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
医疗事故死亡赔偿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导致的死亡赔偿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具体赔偿数额需要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医疗机构的过错程度、当地的生活水平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等因素综合计算。
1. 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3.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情况,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4. 精神损害抚慰金:由于医疗事故对患者家属造成的精神痛苦,法院一般会酌情支持一定金额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相关法条】
1. 《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七条至二十九条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进行了详细规定。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及第十条明确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数额确定原则。
在实际操作中,每个案件的具体赔偿金额会因为上述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受害者家属应委托专业律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赔偿请求,并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
医疗机构在事故致死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如何?
医疗机构在医疗事故致死案件中的举证责任遵循“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根据《侵权责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法律规定,在医疗诉讼中,患者或其近亲属认为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并造成损害后果的,首先由患者一方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的事实承担初步举证责任。
一旦患者方完成了上述初步举证责任,即证明损害事实的存在且该损害可能与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有关,那么举证责任将转移至医疗机构。此时,医疗机构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医疗行为不存在过错,或者其医疗行为与患者的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医疗机构对其医疗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及合理性负有举证责任。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前款规定的情形下,医疗机构应当就其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患者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提交到该医疗机构就诊、受到损害的证据。患者无法提交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诊疗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据,依法提出医疗损害鉴定申请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医疗机构主张不承担责任的,应当就侵权责任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等抗辩事由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医疗机构在医疗事故致死案件中承担举证责任的核心是证明自身不存在医疗过错,或者医疗行为与患者的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受害人的年龄、户籍性质、受诉法院所在地的生活水平以及是否有被扶养人等,旨在充分保障受害人家属在失去亲人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及精神抚慰。具体赔偿数额应由法官结合实际情况,遵循法定标准进行公正裁判。如有任何法律纠纷,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以上是法头条法务对“死亡赔偿金如何计算及包含哪些部分”问题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帮助,请到法头条进行咨询。
-
当医疗患者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患者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并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如果隐私权遭到侵犯,患者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赔偿损失。...时间:2025.04.30
-
在医疗领域,医疗损害事件时有发生,这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引发了诸多法律纠纷。当医疗损害发生时,患者及其家属有权要求医疗损害赔偿,而医疗损害鉴定则是确定赔偿责任的重要依据。本文将详细阐述医疗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标准,以及医疗损害鉴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以期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法律指引。...时间:2025.03.22
-
死亡证明是重要的法律文件,用于确认个人已经去世的事实。如果遗失了死亡证明,可以通过向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办来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民或其近亲属有权要求重新开具死亡证明。...时间:2025.03.13
-
对于非执业医师进行诊疗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问题,关键在于其行为是否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文件,未取得执业资格擅自开展医疗服务的行为是被禁止的,并且若因此造成患者损害,则可能被视为非法行医或构成其他形式的责任。...时间:2025.03.07
-
当患者或其家属认为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费用不合理时,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申诉。首先应当与医院沟通协商,若无法达成一致,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并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是保障自身权益的关键。...时间:2025.02.14
-
在医疗事故中,如果医院存在隐瞒失误的行为,将可能对赔偿产生直接影响。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医疗机构应当遵循的诚实信用原则,也可能构成侵权责任法中的过错,从而影响到最终的赔偿金额。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害方有权要求更高额度的赔偿。...时间:2025.02.10
-
医疗损害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吗?医疗损害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意味着,如果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存在重大过失,导致患者受到严重伤害或死亡,就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需要承担相应的...时间:2025.02.07
-
患者隐私泄露可能涉及多种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具体法律后果取决于泄露行为的具体情况及其造成的损害程度。保护患者隐私是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的基本义务之一,任何违反都将受到相应法律制裁。...时间:2025.02.05
-
医生拒诊涉及哪些违法行为?违反医师法。医疗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未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注意义务,在医疗过程中发生过错,并因这种过错导致患者人身损害所形成的民事法律责任。根据《民法典》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时间:2025.02.04
-
医疗侵权责任的类型包括哪些?医疗技术事故责任、医疗伦理过失责任以及医疗产品责任。医疗侵权是指医疗机构或医疗人员在实施医疗行为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侵权的行为。对于一般的不必要的医疗检查来说,基本对人身没有什么危害,只是一些不必要的财产支出而已;不必要的手术则会给人身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也有可能危害人身的健康...时间:202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