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夫妻财产共有人权益受损如何救济?

发布时间:2024.02.08 09:40:10
夫妻财产共有人权益受损时,我国法律提供了多种救济途径,包括但不限于协商分割、诉讼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申请法院确认或撤销无效处分行为、要求赔偿损失等。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公平公正地处理夫妻共有财产关系。

夫妻财产共有人权益受损如何救济?

1. 协商分割:夫妻双方首先可以尝试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对共有财产进行合理分割。如果一方不同意或者协商无果,则可寻求司法途径解决。

2. 诉讼请求分割共同财产: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法律规定归个人所有外,均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夫妻双方有权请求分割共同财产。若一方擅自处分共有财产,导致另一方权益受损,受损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分割财产并保障其应有的份额。

3. 申请法院确认或撤销无效处分行为:依据《物权法》第九十七条及《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一条规定,处分共同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重大事项作决定,应当经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的处分行为,受损共有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确认该处分行为无效或者予以撤销。

4. 要求赔偿损失:对于因一方过错造成共有财产损失的情况,《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也赋予了受损方请求赔偿的权利。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九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七条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一条

如何预防和解决夫妻共有财产纠纷?

夫妻共有财产纠纷主要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除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为个人所有外,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预防和解决这类纠纷的关键在于明确财产权益归属、合理管理和处分共有财产、以及在离婚或其他导致共有关系终止的情形下,公平分割财产。

1. 预防措施:

- 明确婚前财产:夫妻双方可以通过签订婚前财产协议,明确各自的婚前财产范围,避免婚后混淆。

- 约定财产制: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 财产管理与处分:对重大财产的购置、处置等行为,应当经过夫妻双方协商一致,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避免单方擅自处理引发争议。

2. 解决措施:

- 协商分割: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 法院诉讼:在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财产权属或进行财产分割。法院将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查明财产性质、来源及增值情况等事实,公正裁判。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未获同意出售夫妻共有财产的合同是否有效?

在婚姻家庭法律体系中,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除法律规定归个人所有的情形外,应视为夫妻共有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对于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有财产的行为,依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一条规定:“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意味着,如果买方是善意的,并且已经完成过户登记手续,那么合同通常被认为是有效的。

这并不意味着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方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另一方有权基于其权益受损要求擅自处分的一方赔偿损失,或者在满足一定条件时请求撤销交易行为。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一条:

“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损失,离婚时另一方请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我国法律体系对夫妻财产共有人的权益保护较为全面和严格。当夫妻财产共有人权益受损时,应积极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主张自己的权利。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法律指导与服务,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关阅读更多>>
  • 网络平台是否需对用户侵权负责?
    关于网络平台是否需要对用户侵权行为负责的问题,法律有明确的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况下,网络平台可能因未履行合理注意义务或接到权利人通知后未能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而承担相应责任。...
    时间:2025.01.17
  • 2024年民事欺诈的赔偿标准包括哪些?
    在处理民事欺诈案件时,赔偿的重点通常在于追回被骗财产和补偿受害者的损失。如果受害者因为欺诈而遭受了经济损失,那么欺诈方通常需要全额赔偿。此外,受害者因为调查欺诈行为以及聘请律师而产生的合理费用,也有可能获得赔偿。关于“2024年民事欺诈的赔偿标准包括哪些”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29
  • 2024年在商场试衣间丢了东西怎么办?
    在商城内若遗失物品,您有权依法向商城索赔。消费者在购物或接受服务期间,享有人身和财产权益的法定保护。商城若未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则应对客户的损失承担责任。关于“2024年在商场试衣间丢了东西怎么办”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20
  • 2024年误导消费者怎么赔偿?
    误导消费者的法律责任与赔偿处理若在商家涉嫌实施欺诈行为时,消费者可以依法请求对方对原支付款项进行三倍的赔偿。消费者在遇到误导消费的情况时,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关于2024年误导消费者怎么赔偿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17
  • 2024年在商场试衣间丢了财物怎么办?
    在商城内若遗失物品,您有权依法向商城索赔。消费者在购物或接受服务期间,享有人身和财产权益的法定保护。商城若未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则应对客户的损失承担责任。这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商城作为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关于“2024年在商场试衣间丢了财物怎么办”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09.20
  • 2024年侵害财产权的范围有哪些?
    侵害财产权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也包括民事侵权行为和其他违法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增强法律意识,保护好自己的财产权益,同时在遇到侵害财产权的行为时,要勇于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侵害财产权”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09.16
  • 2024年政府强行拆迁属于侵害财产权吗?
    2024年政府强行拆迁是否属于侵害财产权,取决于具体的拆迁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程序和规定。如果政府能够依法进行拆迁,并给予被拆迁人合理的补偿,那么这种拆迁行为就不属于侵害财产权;反之,如果政府违反了法定程序或补偿标准不合理,导致被拆迁人权益受损,那么这种拆迁行为就属于侵害财产权。因此,在拆迁过程中,政府必须严...
    时间:2024.09.10
  • 2024年房子借给亲戚住后不愿搬走属于侵害财产权吗?
    2024年将房子借给亲戚居住后,亲戚不愿搬走的行为属于侵害财产权。房屋所有权人有权要求亲戚搬离,并可以采取协商、法律途径或报警处理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侵害财产权”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09.10
  • 2024年邻居将承重墙砸了可以起诉吗?
    2024年邻居将承重墙砸了是可以起诉的。在维权过程中,应依法依规进行,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侵权”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07.22
  • 2024年侵占罪的行为对象包括哪些?
    在2024年,侵占罪的行为对象主要包括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以及他人的埋藏物。这些行为对象均体现了侵占罪所保护的公民财产权益,以及刑法对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严厉打击态度。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侵占罪”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07.22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