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2年警告处分期限一般为几个月?警告处分会进档案么?

发布时间:2021.12.20 14:03:16
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警告处分期限一般是六个月,并且行政警告会进入个人档案。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但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不影响以后的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接下来,法头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以下知识内容,一起来详细了解警告处分期限一般为几个月?警告处分会进档案么的法律知识吧,希望有所帮助。

警告处分期限一般为几个月

  警告处分一般是六个月。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当解除处分。

  法律依据: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七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六个月;(二)记过,十二个月;(三)记大过,十八个月;(四)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警告处分会进档案么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的规定,行政警告会进入个人档案,警告处分期限为6个月,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但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不影响以后的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六十三条

  对公务员的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公务员违纪违法的,应当由处分决定机关决定对公务员违纪违法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认定的事实以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公务员本人。公务员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处分决定机关不得因公务员申辩而加重处分。 处分决定机关认为对公务员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作出处分决定。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

  第六十四条

  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职级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第六十五条

  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的,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 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职级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原职级。

警告处分的适用情形有哪些

  被警告处分的情形有很多,比如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员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或者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的;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的;拒不执行机关的交流决定的;其他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等等。

  法律依据: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员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或者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的;

  (二)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的;

  (三)拒不执行机关的交流决定的;

  (四)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或者监察机关、审计机关、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决定的;

  (五)违反规定应当回避而不回避,影响公正执行公务,造成不良后果的;

  (六)离任、辞职或者被辞退时,拒不办理公务交接手续或者拒不接受审计的;

  (七)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造成不良影响的;

  (八)其他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在行政许可工作中违反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设定或者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三)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处罚的(四)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行政委托的(五)对需要政府、政府部门决定的招标投标、征收征用、城市房屋拆迁、拍卖等事项违反规定办理的。

  第二十二条 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以上就是法头条小编为您整理总结的“警告处分期限一般为几个月?警告处分会进档案么?”的法律知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情况比较复杂,法头条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前来进行法律咨询。

相关阅读更多>>
  • 2024年行政诉讼中第三人不到场怎么办?
    第三人未出席庭审并不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流程。当人民法院受理涉及第三方参与的诉讼案件时,应及时向该第三方发送参加诉讼通知书,以确保其知晓诉讼进程及相关权利义务。关于“2024年行政诉讼中第三人不到场怎么办”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24
  • 2024年如果检察院发现行政机关不作为怎么处理?
    当行政部门存在问题时,可向政府投诉,也可依法起诉或复议。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法院审理和判决行政案件。若行政机关负责人无法到庭,应派相应级别工作人员到庭。关于“2024年如果检察院发现行政机关不作为怎么处理”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14
  • 2024年对行政不作为起诉需要什么条件?
    对行政不作为提起诉讼需要满足一定的起诉资格和条件,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同时,原告应当注意收集证据、明确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并在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行政不作为”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09.26
  • 2024年发现行政不作为的情况可以起诉吗?
    2024年发现行政不作为的情况是可以起诉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行政机关存在行政不作为时,应当及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了解具体的起诉程序和注意事项,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行政不作为”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09.26
  • 2024年行政不作为的情况有哪些?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而拒绝或拖延履行的行为,违反了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法律规定。受影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依法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途径寻求救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为行政不作为的认定和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实践中,各级...
    时间:2024.09.26
  • 2024年行政复议决定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本文针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诉讼”的问题,以专业律师的视角进行详细阐述。结论是,对于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当事人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以寻求司法救济。...
    时间:2024.05.22
  • 2024年行政不作为导致损害如何赔偿?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申请应当作为而不作为,或者对法定职责范围内的事务怠于履行,从而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对于这种损害,我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受害者有权请求赔偿。...
    时间:2024.04.17
  • 2024年行政不作为的举证责任分配?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申请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行为。关于行政不作为的举证责任分配,由原告承担初步证明行政机关有作为义务且未履行的责任,而行政机关则需要证明其已经履行了法定职责或者无作为的合理性。...
    时间:2024.03.31
  • 2024年行政不作为造成公民权益损失的赔偿标准如何界定?
    行政不作为导致公民权益受损的赔偿标准,主要依据《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损失情况来界定。在具体案件中,法院会根据权益受侵害的程度、直接经济损失等因素,确定行政机关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时间:2024.03.15
  • 2024年何为行政不作为的法定条件?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对于应当履行的义务,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行为。其法定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行政机关具有相应的法定职责;二是相对人提出了合法、明确的申请或请求;三是行政机关在合理期限内未予履行或答复。...
    时间:2024.03.15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