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如何申请法院公开悬赏?

发布时间:2025.05.21 16:46:13
申请法院公开悬赏是申请执行人在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可以采取的一种有效执行措施。通过提交书面申请,明确悬赏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自愿支付悬赏金的承诺以及悬赏公告的发布方式等事项,申请执行人可以请求法院发布悬赏公告,借助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依法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准许发布悬赏公告。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法院公开悬赏申请”的相关问题。

如何申请法院公开悬赏?

  1.准备书面申请:申请执行人需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中应明确载明以下内容:

  悬赏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即申请执行人愿意支付的赏金金额,或根据提供线索的价值计算赏金的方式。

  自愿支付悬赏金的承诺:申请执行人需承诺,在有关人员提供法院尚未掌握的财产线索,并使其债权得以全部或部分实现时,将支付悬赏金。

  悬赏公告的发布方式:申请执行人可以选择在全国法院执行悬赏公告平台、法院微博或微信等媒体平台发布,或在执行法院公告栏、被执行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等处张贴。

  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可能包括申请执行人的联系方式、对提供线索者的要求等。

  2.提交申请至法院:申请执行人需将准备好的悬赏公告申请书提交至执行法院。

  3.法院审查与决定:人民法院在收到书面申请后,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日内决定是否准许。如果法院认为申请符合法律规定,将准许发布悬赏公告。

  4.悬赏公告的发布与效果:一旦法院准许发布悬赏公告,申请执行人需按照申请中载明的发布方式进行公告。公告发布后,有关人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供财产线索。如果线索有效,使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得以实现,那么申请执行人需要按照承诺支付悬赏金。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发布悬赏公告查找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书应当载明悬赏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自愿支付悬赏金的承诺、悬赏公告的发布方式以及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决定悬赏查找财产的,应当制作悬赏公告。悬赏公告应当在全国法院执行悬赏公告平台、法院微博或微信等媒体平台发布,也可以在执行法院公告栏、被执行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等处张贴。申请执行人申请在其他媒体平台发布,并自愿承担发布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法院公开悬赏申请流程是怎么样的?

  1.准备申请材料:

  执行申请书:明确表明申请发布悬赏公告的意愿。

  生效法律文书原件:证明其债权,如判决书、调解书等。

  执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公民个人申请的,应提交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如申请人不能亲自到法院申请执行,需出具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执行。

  法律文书的生效证明:由经办法官或书记员签字证明法律文书已经生效。

  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清单或其他线索(如有):列明已知的被执行人财产情况。

  其他相关证据材料:如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证明、财产转移或隐匿的证据等。

  2.提交书面申请:申请执行人需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中应载明:

  悬赏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指申请执行人愿意支付的赏金金额,或者是根据提供线索的价值计算赏金的方式。

  自愿支付悬赏金的承诺:申请执行人需要承诺,在有关人员提供人民法院尚未掌握的财产线索,并使其债权得以全部或部分实现时,将支付悬赏金。

  悬赏公告的发布方式:申请执行人可以选择在全国法院执行悬赏公告平台、法院微博或微信等媒体平台发布,或者在执行法院公告栏、被执行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等处张贴。

  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可能包括申请执行人的联系方式、对提供线索者的要求等。

  3.法院审查与决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决定是否准许发布悬赏公告。

  4.发布悬赏公告:如果法院准许发布悬赏公告,将会按照申请执行人提供的发布方式进行发布。通常,悬赏公告可以在全国法院执行悬赏公告平台、法院微博或微信等媒体平台发布,也可以在执行法院公告栏或被执行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处张贴。如果申请执行人申请在其他媒体平台发布,并自愿承担发布费用,人民法院也会准许。

  5.支付悬赏金:一旦有人提供了有效的财产线索,并使得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得以全部或部分实现,申请执行人需按照之前的承诺支付悬赏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这为法院采取公开悬赏等执行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发布悬赏公告查找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书应当载明悬赏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有关人员提供人民法院尚未掌握的财产线索使该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得以全部或部分实现时自愿支付悬赏金的承诺、悬赏公告的发布方式等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决定悬赏查找财产的,应当制作悬赏公告。悬赏公告应当载明悬赏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领取条件等内容。悬赏公告应当在全国法院执行悬赏公告平台、法院微博或微信等媒体平台发布,也可以在执行法院公告栏或被执行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处张贴。申请执行人申请在其他媒体平台发布,并自愿承担发布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以上则是关于法院公开悬赏申请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利用AI造谣会构成何种犯罪?
    利用AI造谣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侮辱诽谤罪、侵犯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以及寻衅滋事罪等多种犯罪。而造谣诽谤罪的立案需要充分的证据支持,包括诽谤性材料、传播范围证据、受损害证据以及加害人相关证据等。下面小编为您介绍相关细节。...
    时间:2025.05.21
  • 法院公开悬赏举报会有奖励吗?
    法院公开悬赏举报制度以法律授权为基础,通过物质奖励、保密承诺与程序规范,构建了“法院主导、公众参与、科技赋能”的执行新模式。从实践效果看,该制度不仅提升了执行效率,更通过社会监督倒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成为破解“执行难”问题的关键一环。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法院公开悬赏奖励”...
    时间:2025.05.21
  • 未成年开盒他人信息怎么判?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未成年人“开盒”他人信息以及泄露他人信息等不良行为,引发了诸多法律问题和社会关注。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和社会秩序造成了负面影响。...
    时间:2025.05.21
  • 被打后还手属于正当防卫还是互殴?
    在现实生活中,因肢体冲突引发的法律纠纷屡见不鲜,其中“被打后还手”的行为性质认定尤为关键。该行为可能构成正当防卫,也可能被认定为互殴,二者在法律后果上存在本质差异。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定义、认定标准及典型案例出发,探讨如何准确区分正当防卫与互殴。...
    时间:2025.05.21
  • 微信零钱被司法冻结怎么解决
    在数字化支付日益普及的今天,微信零钱已成为许多人日常交易的重要工具。当用户发现自己的微信零钱被司法冻结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和不安。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用户的资金使用,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法律问题。...
    时间:2025.05.20
  • 女子网购毒物预谋杀夫犯什么罪?
    女子网购毒物预谋杀夫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无论是否属于犯罪未遂,都将面临法律的制裁。对于犯罪未遂的量刑,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危害程度、距离既遂的程度以及未遂的原因等多种因素,以实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时间:2025.05.20
  • 重大违法记录认定标准依据有哪些?
    在商业活动和法律实践中,重大违法记录的认定以及经侦经济案件的立案标准是两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它们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营资格和声誉,也影响着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公平。企业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时间:2025.05.20
  • 教师资格证借给机构办许可证违法吗?
    在教育培训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教师资格证作为从业者必备的资质证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实中却存在将教师资格证出借给机构办理许可证的现象,这一行为涉及个人权益,更与法律法规密切相关。关于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问题,也常常引发公众的疑惑。下面小编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深入的法律分析。...
    时间:2025.05.20
  • 跟保姆同居违法吗
    生活中情感关系复杂多样,一些特殊情境下的行为常常让人对法律界限产生疑惑。像与保姆同居这种行为是否合法,以及未婚同居怀孕后男方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层面深入剖析,帮助大家明晰其中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5.05.20
  • 校园暴力赔偿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费用?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既包括直接欺凌也包括间接欺凌。直接欺凌是指采用公开的、直接的方式对受害者进行的欺凌。这类欺凌行为通常包括肢体欺凌,如推撞、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物等,是容易察觉欺凌形式的。间接欺凌是指以较不易被发现的方式对受害者进行的欺凌,通常是通过某种中介...
    时间:2025.05.20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