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载人游船发生侧翻事故该如何定责?
载人游船发生侧翻事故该如何定责?
一、责任主体与认定标准
1.运营方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1198条及《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16条,游船运营方需履行三重安全保障义务:
适航性保障:确保船只通过定期检测、配备足额救生设备;
风险预判义务:实时响应气象预警;
应急响应能力:制定科学避险预案。
若运营方未强制穿戴救生衣、未响应气象预警或超载运营,将直接突破安全底线,需承担主要责任。例如,贵州某游船侧翻事故中,运营方因“船员禁用手机”未获知气象预警,被认定存在管理流程缺陷,不可抗力抗辩不成立。
2.景区管理方责任
景区作为经营场所管理者,需对游船资质、安全流程进行动态核查。若景区未建立极端天气熔断机制或明知救生设备不足却未督促整改,需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例如,贵州事故中景区未触发停航指令,违反《旅游法》第42条关于安全预案的强制性规定。
3.监管部门责任
监管部门需落实《水上交通安全条例》第35条的日常巡查,建立“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若存在监管失职,可能被追究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例如,秦皇岛“三无”船舶侧翻事故中,6名责任人因非法运营、违规载客被批捕。
二、法律条款适用
1.不可抗力抗辩的排除
根据《民法典》第180条,不可抗力需满足“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三重标准。若气象部门已提前发布预警,而运营方未采取停航等避险措施,则难以主张免责。例如,贵州事故中大风冰雹虽属极端天气,但因预警到位且其他船只成功避险,运营方需承担主要责任。
2.无过错责任与过错相抵
根据《民法典》第823条,游船公司作为承运人需承担无过错责任,除非证明游客故意导致损害。若游客未配合安全指令(如拒穿救生衣),可适用《民法典》第1173条过错相抵原则减轻赔偿。
3.刑事责任追究
根据《刑法》第134条,若运营方长期默许超载、救生设备造假,直接责任人可能面临3-7年有期徒刑。若事故导致多人死亡或产生极其严重后果,责任人可能被追究更严厉的刑罚,包括无期徒刑。
三、赔偿范围与程序
1.民事赔偿范围
根据《民法典》第1179条、第1183条,受害者家属可主张的赔偿包括:
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害赔偿;
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和康复支出;
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若运营方被认定过错,家属可提起民事诉讼;若存在监管部门渎职,还可申请国家赔偿。
2.证据保留与诉讼程序
家属应及时保留船票、现场照片、气象预警记录等证据,必要时申请法院调取监控或航行日志。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5条,事故调查需查清“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
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十六条
船舶在内河航行时,上行船舶应当沿缓流或者航路一侧航行,下行船舶应当沿主流或者航路中间航行;在潮流河段、湖泊、水库、平流区域,应当尽可能沿本船右舷一侧航路航行。
载人游船发生侧翻事故家属可以索要赔偿吗?
一、索赔主体与责任认定
1.运营方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823条及《水路旅客运输规则》第140条,游船运营方作为承运人需承担无过错责任,除非证明事故由游客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例如,若运营方未强制穿戴救生衣、未响应气象预警或超载运营,将直接构成责任认定依据。在贵州某游船侧翻事故中,运营方因“船员禁用手机”未获知气象预警,被认定存在管理流程缺陷,不可抗力抗辩不成立。
2.景区管理方责任
根据《旅游法》第42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景区作为经营场所管理者需对游船资质、安全流程进行动态核查。若景区未建立极端天气熔断机制或明知救生设备不足却未督促整改,需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例如,贵州事故中景区未触发停航指令,违反安全预案的强制性规定。
3.监管部门责任
根据《水上交通安全条例》第35条,监管部门需落实日常巡查并建立“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若存在监管失职,可能被追究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例如,秦皇岛“三无”船舶侧翻事故中,6名责任人因非法运营、违规载客被批捕。
二、法律条款适用与赔偿范围
1.民事赔偿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1179条、第1183条,家属可主张的赔偿包括:
人身损害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按伤残等级确定)、死亡赔偿金(本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
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家属可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
财产损失赔偿:随身物品损失费、游船损坏等直接财产损失。
若游客未配合安全指令(如拒穿救生衣),可适用《民法典》第1173条过错相抵原则减轻赔偿。
2.保险理赔路径
承运人责任保险:若游船投保,保险公司需在责任限额内赔偿遇难者家属,但理赔后家属不得再向承运人主张赔偿;
旅行社责任保险:若旅行社未尽安全保障义务,保险公司需在责任限额内赔偿,每人人身伤亡责任限额不得低于20万元人民币;
旅游人身意外保险:若游客自愿购买,家属可根据保额获赔(如75岁以下保额10万元,75岁以上保额5万元)。
3.刑事责任追究
根据《刑法》第134条,若运营方长期默许超载、救生设备造假,直接责任人可能面临3-7年有期徒刑。若事故导致多人死亡或产生极其严重后果,责任人可能被追究更严厉的刑罚,包括无期徒刑。
三、索赔程序与证据保留
1.证据收集要点
家属应及时保留船票、现场照片、气象预警记录、监控视频、航行日志等证据。若运营方或景区销毁、篡改证据,可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11条追究其法律责任。
2.诉讼程序建议
民事诉讼:若运营方被认定过错,家属可依据《民法典》提起民事诉讼;
国家赔偿:若存在监管部门渎职,家属可依据《国家赔偿法》申请国家赔偿;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若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家属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张民事赔偿。
3.保险理赔优先性
鉴于保险理赔不受制于责任方财务状况且可尽快获得赔偿,家属可优先选择保险理赔路径。多家保险公司已开通突发事件应急服务举措,简化理赔手续及流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
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十六条
船舶在内河航行时,上行船舶应当沿缓流或者航路一侧航行,下行船舶应当沿主流或者航路中间航行;在潮流河段、湖泊、水库、平流区域,应当尽可能沿本船右舷一侧航路航行。
以上则是关于“载人游船事故赔偿”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突发恶劣天气下游船倾覆事故的责任认定需结合技术鉴定与法律调查,重点厘清运营方过错与监管疏漏。运营方作为直接责任主体,若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或未响应气象预警,需承担主要责任;景区管理方与政府监管部门若未建立有效应急机制或存在监管失职,亦需担责。游客自身过错可能减轻其他责任方赔偿比例。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时间:2025.05.21
-
弟弟冒领瘫痪哥哥工伤金的行为不仅违背了亲情伦理,更触犯了法律底线。此类行为将面临严厉的刑事、行政和民事处罚。同时,该案件也暴露了工伤保险制度在执行层面的漏洞,需通过加强身份核实、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加大惩处力度等措施,完善工伤保险的监管体系,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时间:2025.05.21
-
2025年5月,某城市一小区因高空抛物频发,导致楼下居民被迫戴头盔出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事件中,从烟头、塑料瓶到花盆等物品接连从高层抛下,虽未造成严重伤亡,但已严重威胁居民人身安全。此类行为不仅违背公序良俗,更触犯法律红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高空抛物行为可能...时间:2025.05.21
-
针对网络平台传播相关信息的处罚问题,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当网络平台未履行信息安全管理义务,导致违法或不良信息传播时,将面临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还可能被要求暂停相关业务、关闭网站等。...时间:2025.05.20
-
永久基本农田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红线”,其保护力度在2025年进一步强化。随着《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修订,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的处罚标准显著提高,且与一般基本农田的保护要求形成差异。下面小编将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与司法实践,系统解析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的处罚标准,并厘清其与基本农田的区别,为公...时间:2025.05.19
-
入室盗窃是指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进行盗窃的行为。入室盗窃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还侵犯了他人的住宅安宁权。关于“法律上未成年人实施入室偷盗行为的如何界定与处罚?”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5.18
-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否适用缓刑,需根据具体案情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原则上,如果犯罪分子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缓刑适用条件的规定,则有可能被判处缓刑。...时间:2025.05.17
-
在刑事辩护过程中,质证对方证据的真实性是辩护律师的重要职责之一。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质疑控方提供的证据材料是否真实、合法获取以及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联性等,可以有效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质证时应基于具体案情,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时间:2025.05.17
-
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无期徒刑是自由刑中最严厉的刑罚方法,主要表现在剥夺犯罪人终身人身自由。关于“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有可能获得假释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5.16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法治体系完善,故意损坏他人财物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日益受到重视。该行为不仅侵犯公民财产权益,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升级。我国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将严格依据法律,结合财物价值、行为动机、社会影响等因素综合判断。...时间: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