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一般哪三种情况不给抚养费
一般哪三种情况不给抚养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以下三种情形可构成抚养费豁免的法定事由:
1. 给付方丧失经济能力且无替代性财产
若支付方因重大疾病(如癌症、瘫痪)、意外事故导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房产、车辆、投资收益等可变现财产,法院可认定其丧失支付能力。例如,给付方因突发脑溢血导致终身瘫痪,既无工作收入,亦无其他经济来源,可申请暂缓或免除抚养费。但需注意,若其后续获得遗产继承、保险理赔等收入,仍需恢复支付义务。
2. 给付方因违法行为被限制人身自由
当支付方因犯罪被判处长期监禁(如有期徒刑10年以上)或强制戒毒,导致暂时失去经济能力时,可中止抚养费支付。然而,该情形仅具有阶段性效力:若其刑满释放后重新就业,仍需补缴服刑期间的抚养费,并承担后续支付责任。
3. 抚养关系发生法定变更
若子女被依法收养或过继,原支付抚养费的一方与子女的法律关系终止,抚养义务转移至新监护人。例如,子女经法院判决由继父母收养,且继父母具备抚养能力,则生父母可不再支付抚养费。但若收养关系因继父母虐待等事由被撤销,生父母的抚养义务将恢复。
不给抚养费孩子长大后有赡养义务吗
即便父母因法定事由免除抚养费支付义务,成年子女仍需履行赡养责任,其法律依据与伦理基础如下:
1. 赡养义务的法定性与无条件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成年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负有赡养义务,该义务不因父母未履行抚养义务而消灭。例如,父母因经济困难长期未支付抚养费,子女成年后仍需承担其医疗费、生活费等赡养支出。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生命延续”与“家庭伦理”的双重保护。
2. 抚养与赡养义务的非对等性
抚养费旨在保障未成年子女的生存与发展,而赡养费则是对父母老年生活的经济反哺,二者分属不同法律阶段。例如,父母在子女幼年时因失业中断抚养费支付,子女成年后不得以此为由主张免除赡养义务。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将抚养费纠纷与赡养费纠纷分开审理,避免权利义务的混同。
3. 赡养义务的减轻事由
仅在父母存在严重侵害子女权益行为(如长期虐待、遗弃、性侵)且拒不悔改时,子女可申请减免赡养费。例如,父母因遗弃罪被判刑,子女可主张仅承担最低限度的经济赡养。但此类减免需经法院严格审查,且通常保留精神赡养义务(如定期探视)。
-
近年来,“净身出户”成为婚姻纠纷中的高频词,其背后涉及财产分割、抚养义务及法律效力等多重法律问题。公众常误以为“净身出户”可免除抚养费支付义务,或认为其协议必然受法律保护。下面小编将聚焦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净身出户方是否需承担子女抚养费,二是净身出户协议的法律效力认定。通过梳理《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时间:2025.07.01
-
农村双女户政策是指针对农村地区生育了两个女孩且未再生育或收养其他子女的家庭,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给予一定扶助和奖励的政策。这一政策旨在鼓励计划生育,提高农村双女户家庭的生活质量,并体现国家对农村家庭的关怀与支持。关于“2025最新农村双女户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时间:2025.07.01
-
高考作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志愿填报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给孩子规划一个理想的未来,不少家长不惜花费5000元甚至更高的费用购买志愿填报服务。当前市场上志愿填报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注水现象严重,让许多家长和考生连连叫苦。当遭遇此类问题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及识破诈骗陷阱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时间:2025.06.30
-
残疾人补贴政策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放标准与残疾人等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四级残疾证作为残疾程度相对较轻的证明,其补贴金额及发放条件常引发公众关注。下面小编将依据相关政策及地方性法规,解析四级残疾证的补贴政策及60岁后的待遇。...时间:2025.06.27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税收制度的持续完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作为优化税收结构、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日益受到纳税人的广泛关注。面对扣除性质、填报流程,纳税人通常会由于对政策的不了解而存在诸多疑问。...时间:2025.06.26
-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成为减轻家庭育儿负担的重要举措。该政策不仅涉及扣除标准的具体规定,还涉及父母双方是否均可享受扣除等核心问题。下面小编将围绕以上两个核心问题展开分析,结合法律条文明确政策边界,为纳税人提供合规操作的法律依据。...时间:2025.06.26
-
高考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公平性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促进教育公平与保障少数民族教育权益的平衡中,国家通过政策性加分与预科班制度为少数民族考生提供支持。下面小编将围绕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及预科班报考条件展开法律分析,解析政策背后的法律依据与社会价值,帮助考生及家长准确理解相关制度,避免因信...时间:2025.06.26
-
在离婚纠纷中,子女抚养费标准与支付期限是核心争议焦点。2025年相关法律规定延续了《民法典》及司法解释的核心原则,强调以子女实际需求、父母负担能力及当地生活水平为基准。本文聚焦抚养费标准计算规则与支付年龄界限,结合现行法律框架,系统梳理关键要点,为当事人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时间:2025.06.25
-
在教育领域,作业的布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但关于额外布置作业是否涉及违法问题,家长和教师群体常存困惑。作业的合理性与教育法规的边界密切相关,既需保障学生学习权益,也需遵循教育管理的规范性。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教师与家长额外布置作业的行为性质,结合相关法律条文,探讨其合法性边界及责任认定。...时间:2025.06.23
-
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养老院成为许多家庭的重要选择,但费用问题与法律责任常引发争议。2025年养老院收费因地区、服务等级差异显著,而将父母送入养老院是否构成违法,需结合法律对赡养义务的界定。下面小编将解析养老院收费的构成逻辑与法律边界,厘清经济责任与法律义务,避免因误解陷入法律风险。...时间:2025.06.1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