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一般哪三种情况不给抚养费
一般哪三种情况不给抚养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以下三种情形可构成抚养费豁免的法定事由:
1. 给付方丧失经济能力且无替代性财产
若支付方因重大疾病(如癌症、瘫痪)、意外事故导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房产、车辆、投资收益等可变现财产,法院可认定其丧失支付能力。例如,给付方因突发脑溢血导致终身瘫痪,既无工作收入,亦无其他经济来源,可申请暂缓或免除抚养费。但需注意,若其后续获得遗产继承、保险理赔等收入,仍需恢复支付义务。
2. 给付方因违法行为被限制人身自由
当支付方因犯罪被判处长期监禁(如有期徒刑10年以上)或强制戒毒,导致暂时失去经济能力时,可中止抚养费支付。然而,该情形仅具有阶段性效力:若其刑满释放后重新就业,仍需补缴服刑期间的抚养费,并承担后续支付责任。
3. 抚养关系发生法定变更
若子女被依法收养或过继,原支付抚养费的一方与子女的法律关系终止,抚养义务转移至新监护人。例如,子女经法院判决由继父母收养,且继父母具备抚养能力,则生父母可不再支付抚养费。但若收养关系因继父母虐待等事由被撤销,生父母的抚养义务将恢复。
不给抚养费孩子长大后有赡养义务吗
即便父母因法定事由免除抚养费支付义务,成年子女仍需履行赡养责任,其法律依据与伦理基础如下:
1. 赡养义务的法定性与无条件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成年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负有赡养义务,该义务不因父母未履行抚养义务而消灭。例如,父母因经济困难长期未支付抚养费,子女成年后仍需承担其医疗费、生活费等赡养支出。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生命延续”与“家庭伦理”的双重保护。
2. 抚养与赡养义务的非对等性
抚养费旨在保障未成年子女的生存与发展,而赡养费则是对父母老年生活的经济反哺,二者分属不同法律阶段。例如,父母在子女幼年时因失业中断抚养费支付,子女成年后不得以此为由主张免除赡养义务。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将抚养费纠纷与赡养费纠纷分开审理,避免权利义务的混同。
3. 赡养义务的减轻事由
仅在父母存在严重侵害子女权益行为(如长期虐待、遗弃、性侵)且拒不悔改时,子女可申请减免赡养费。例如,父母因遗弃罪被判刑,子女可主张仅承担最低限度的经济赡养。但此类减免需经法院严格审查,且通常保留精神赡养义务(如定期探视)。
-
随着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生育假期制度迎来重大调整。下面小编将聚焦产假、陪产假等权益最新规定,系统梳理男方陪产假天数及上海女方产假时长,为公众提供权威法律指引。...时间:2025.08.12
-
身份证作为公民身份的核心法律凭证,其有效期管理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效率与公民权益保障。身份证有效期分为5年、10年、20年及长期四种类型,不同年龄段对应不同有效期。随着全国第二代身份证集中到期换证高峰的到来,如何科学规划换证时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时间:2025.08.11
-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加速,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商务、探亲等需求持续增长。港澳通行证及签注作为出入境的核心法律凭证,其办理流程与法律要求直接关系到公民的合法权益。...时间:2025.08.11
-
随着《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全面实施,育儿补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非婚家庭能否申领补贴、补贴发放期限等问题引发广泛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政策框架出发,结合国家统一规定与地方实践差异,系统解析非婚子女补贴申领条件及补贴发放的时间边界,为公众提供权威指引。...时间:2025.08.11
-
未婚单亲妈妈在申请补助和贫困户时,需要了解相关政策和流程,并准备充分的证明材料。通过合法途径申请政府的支持和救助,有助于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为了帮助这部分群体更好地生活和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补助和扶贫政策。...时间:2025.08.11
-
身份证作为公民身份的核心法律凭证,其有效期管理直接关系到公民社会活动的合法性与便利性。身份证到期后需及时换领新证,并同步更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预留信息,否则可能面临账户受限、交易中断等法律风险。...时间:2025.08.09
-
在离婚纠纷中,子女抚养权归属是核心争议点之一。法律通过年龄划分、利益衡量等规则,试图在父母权益与子女福祉间寻求平衡。根据现行《民法典》,子女年龄直接影响其选择权的行使范围:未满两周岁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两周岁至八周岁需综合父母抚养能力、经济条件、子女成长环境等因素判决;八周岁以上则需尊重子女真实意愿。...时间:2025.08.09
-
在社会救助体系中,救助金作为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其申请流程的规范性与资金发放的时效性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系统梳理救助金的申请条件、审核流程及到账时效,为申请人提供权威指引。...时间:2025.08.08
-
广东湛江某社区发生一起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人员在家长未在场的情况下,凌晨进入未成年人住所进行抽血检测。事件引发社会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激烈讨论。公共安全需求与个人权利保障的冲突如何平衡?未成年人作出的同意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时间:2025.08.08
-
2025年秋季学期,我国学前教育领域迎来重大变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该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即大班)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同步参照执行。这一政策覆盖全国约1200万名大班儿童,预计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从“普及普惠”向“免费优质”迈出关键一步。下...时间:2025.08.0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