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预付式消费纠纷归谁管2025?
预付式消费纠纷归谁管2025?
1、市场监管部门
市场监管部门在预付式消费纠纷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的职责,他们负责对市场交易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在预付式消费领域,市场监管部门主要工作包括:检查商家是否依法依规经营,查看其营业执照、相关经营许可是否齐全;监督商家在预付式消费过程中的宣传、合同条款等是否存在欺诈、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受理消费者对预付式消费纠纷的投诉举报,并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2、商务部门
在一些涉及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领域,商务部门也承担着重要监管职责。以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为例,商务部门依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对发卡企业进行备案管理,要求企业按照规定开展发卡业务,包括实名登记、限额发行、资金存管等。如果企业违反这些规定,商务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还会给予行政处罚。
3、司法部门
当预付式消费纠纷无法通过协商、投诉等途径解决时,司法部门便成为消费者最后的维权保障。消费者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事实,适用相应法律条款进行公正裁决。
预付式消费退款法律规定?
1、消费者的法定解除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了消费者在多种情形下享有法定解除权。比如,经营者 “迁店” 给消费者接受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明显不便,消费者有权解除合同;未经消费者同意将合同义务转让给第三人,消费者也可解除合同;出售不限消费次数的计时卡却不能正常提供服务,消费者同样可以解除合同 。一旦消费者行使法定解除权,经营者应按照法律规定退还相应预付款。
2、合同解除后的退款与赔偿
当预付式消费合同解除时,经营者应退还消费者剩余预付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对合同解除等情况下当事人的赔偿损失责任作了规定 。经营者支付给员工等人员的预付款提成不属于消费者应当赔偿的合理费用,以此遏制经营者 “套路式、劝诱式” 营销,规制 “重售卡、轻服务” 的不诚信行为。若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如收取预付款后终止营业,既不按照约定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又恶意逃避消费者申请退款,构成欺诈的,应当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涉嫌刑事犯罪的,还会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遭网络游戏外挂交易暗藏陷阱,诈骗分子常以“低价激活”“定制功能”为饵,诱导玩家支付定金后失联。2025年1月,四川洪雅15岁少年小艺因购买《和平精英》外挂,被诱导支付“激活费”“保证金”等共计3797元,最终对方失联。此类骗局中,定金往往通过微信、QQ等非正规渠道支付,资金流向难以追踪。若遭遇此类诈骗,需立即采取...时间:2025.07.18
-
遭遇诈骗后,受害者最关心的是被骗资金能否追回。由于诈骗资金常通过多层账户流转、第三方支付平台拆分或跨境转移,追踪难度较大,但公安机关可通过银行流水、支付平台数据及技术手段尽力追查。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诈骗罪”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18
-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强制措施,其利弊需结合具体案情判断。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而言,取保可保障人身自由、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家庭稳定,并降低司法成本;但若存在社会危险性,取保可能引发再犯罪风险或干扰诉讼。司法实践中,取保与否需综合考量犯罪性质、悔罪表现及社会影响。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时间:2025.07.18
-
16周岁女性在法律上虽已具备部分民事行为能力,但其性同意能力仍受特殊保护。司法实践中,单纯自愿性行为通常不构成犯罪,但存在特殊关系或非真实意志表达时,法律将突破“自愿”表象追究责任。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强奸罪”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18
-
未成年少女的性自主权受法律特殊保护,其年龄界限与行为性质直接影响法律定性。司法实践中,即使少女“自愿”,法律仍以年龄为核心判定标准,对不满14周岁的幼女实行“零容忍”原则,对14至18周岁少女则区分一般自愿与利用心智不成熟等特殊情形。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强奸罪”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18
-
近日,一博主称住进月租6万甲醛房致患病,出现咳嗽、过敏等身体异常情况,检测机构的结果显示房子甲醛含量超标近三倍。该名博主在医疗上花费已超4万元,要求解除租赁合同并退还押金6万余元,但该房东拒绝退还和沟通。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维权呢?接下来本文从法律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解答。...时间:2025.07.18
-
健身教练为避让逆行外卖电动车摔成高位截瘫,法院二审判决涉事公司赔偿153万余元。然而,该公司不仅拒绝履行赔偿义务,还通过更换法定代表人、注册地,甚至异地成立同名公司“换马甲”继续经营,引发社会对法律执行效力的广泛质疑。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层面解析涉事公司拒赔行为的违法性,并系统梳理强制执行程序的关键环节,为...时间:2025.07.17
-
近期,一则“男婴医院离世家长获赔88万,律师拿走55万代理费”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件中,家长韦先生因文化水平有限,在维权过程中与律师签订协议,最终赔偿款中超六成被律师收取,引发对律师收费合规性的质疑。相对的,律师风险代理收费标准问题也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焦点。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方面的分析解读。...时间:2025.07.17
-
公安部等六部门联合推出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服务自7月15日起正式施行,通过“网号+网证”模式为互联网场景下的身份核验提供新选择。下面小编将围绕“新身份证申领”与“身份信息被盗用处理”两大核心问题,结合最新政策与司法实践,为公众提供权威、实用的法律指南。...时间:2025.07.16
-
近日,网传山东航空SC4884航班,一名16岁孕妇在机上分娩,随后机场医务室工作人员证实了此事件,对于网传旅客携带传染病等情况,因涉及个人隐私不便透露。此事件发生后,网友对于因分娩携带传染病的问题广泛讨论,若携带传染病是否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下面本文详细为大家解读。...时间:2025.07.16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