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预付式消费纠纷归谁管2025?
预付式消费纠纷归谁管2025?
1、市场监管部门
市场监管部门在预付式消费纠纷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的职责,他们负责对市场交易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在预付式消费领域,市场监管部门主要工作包括:检查商家是否依法依规经营,查看其营业执照、相关经营许可是否齐全;监督商家在预付式消费过程中的宣传、合同条款等是否存在欺诈、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受理消费者对预付式消费纠纷的投诉举报,并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2、商务部门
在一些涉及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领域,商务部门也承担着重要监管职责。以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为例,商务部门依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对发卡企业进行备案管理,要求企业按照规定开展发卡业务,包括实名登记、限额发行、资金存管等。如果企业违反这些规定,商务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还会给予行政处罚。
3、司法部门
当预付式消费纠纷无法通过协商、投诉等途径解决时,司法部门便成为消费者最后的维权保障。消费者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事实,适用相应法律条款进行公正裁决。
预付式消费退款法律规定?
1、消费者的法定解除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了消费者在多种情形下享有法定解除权。比如,经营者 “迁店” 给消费者接受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明显不便,消费者有权解除合同;未经消费者同意将合同义务转让给第三人,消费者也可解除合同;出售不限消费次数的计时卡却不能正常提供服务,消费者同样可以解除合同 。一旦消费者行使法定解除权,经营者应按照法律规定退还相应预付款。
2、合同解除后的退款与赔偿
当预付式消费合同解除时,经营者应退还消费者剩余预付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对合同解除等情况下当事人的赔偿损失责任作了规定 。经营者支付给员工等人员的预付款提成不属于消费者应当赔偿的合理费用,以此遏制经营者 “套路式、劝诱式” 营销,规制 “重售卡、轻服务” 的不诚信行为。若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如收取预付款后终止营业,既不按照约定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又恶意逃避消费者申请退款,构成欺诈的,应当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涉嫌刑事犯罪的,还会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近日,一女子借廊坊银行下属支行1.12亿元遭对方赖账不还,遂将廊坊银行下属支行起诉至法院。法院在一审中判被告偿还债务,后被告不服提起上诉,二审中级法院又以证据不足发回重审,最后广阳区人民法院驳回原告的起诉请求。那么在此事件中起诉被驳回有什么法律依据?接下来本文为大家详细解读。...时间:2025.07.11
-
2025年针对电鱼行为的处罚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八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条,结合行政处罚与刑事追责形成双重规制体系,具体处罚标准还要结合案件本身。...时间:2025.07.10
-
阻拦高铁关门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能面临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因此,建议公众在出行时遵守铁路运输规则和车站规定,不要因一时冲动而扰乱公共秩序。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联系铁路方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关于“阻拦高铁关门会怎么处罚?”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7.10
-
以贷养贷的骗局往往让借款人陷入债务深渊,而贷款利率的合法性也关乎借贷双方的权益。接下来,小编将解析以贷养贷骗局可能涉及的犯罪,以及不合法贷款利率的界定,明确借贷中的法律边界。...时间:2025.07.10
-
近日,“山东入室抢婴案因过追诉时效期买主夫妇不起诉”的热搜话题引发社会广泛争议。公众对“人贩子与买主逍遥法外”的愤怒情绪背后,折射出对法律追诉时效制度与打击拐卖犯罪冲突的深层困惑:法律为何要设置追诉时效?超过时效的犯罪行为是否真的“一笔勾销”?...时间:2025.07.10
-
国家公职人员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与责任,其行为不仅关乎个人声誉,更与公共利益紧密相连。当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判缓刑,却仍领取高额工资,以及犯罪后涉及养老金的发放问题时,这些情况往往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接下来,小编将从法律层面深入剖析这两个备受瞩目的问题,以明晰相关法律规定与处理原则。...时间:2025.07.10
-
近日,湘潭一公职人员被举报“与他人妻子多次开房还打人”引起社会广泛议论。作为公职人员应当维护公职人员的形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该干部在任职期间,不仅存在违反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的行为,还涉嫌对他人实施暴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解读“公职人员出轨打人”涉嫌违反哪些法律法规。...时间:2025.07.10
-
个人所得税与居民收入息息相关,其起征点及税率调整直接影响税负水平。2025年我国延续每月5000元个税起征点,但通过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进一步优化税收结构。例如,月收入1万元的工薪族,在扣除五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后,实际应纳税所得额可能低于5000元,从而无需缴税。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个人...时间:2025.07.09
-
头部轻伤二级鉴定是司法实践中处理人身伤害案件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加害人的法律责任与受害人的权益保障。2025年,我国司法鉴定领域仍沿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该标准对头部轻伤二级的判定作出了详细规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伤情鉴定”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09
-
医疗救助申请书是指由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申请人,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向当地民政部门或医保局等主管部门提交的一种书面申请材料。该申请书主要用于阐述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病情及医疗费用支出、家庭经济状况、申请救助的理由及诉求等内容,以便主管部门审核并决定是否给予医疗救助。关于“2025年医疗救助申请书怎样写?”的相...时间:2025.07.09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