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5年患者不签协议医院能否拒治?
患者不签协议医院能否拒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医生有责任救治病人。特别是在面对危重病患时,即便没有获得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的明确同意,在家属也无法及时到场的情况下,医生也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这意味着,在生命安全受到直接威胁的情况下,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拒绝提供紧急救治服务。但是,对于非紧急情况下的治疗,则需要医患双方事先达成一致意见,通常通过书面形式如知情同意书来体现这一共识。如果患者拒绝签署相关文件,在没有特殊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允许例外处理的前提下,基于合同自由的原则,医院有权选择不进行相应的医疗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七条 医师应当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对危急患者,医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六条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紧急情况下医疗协议条款如何适用或调整?
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医疗服务提供者有时需要立即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如果严格按照事先签订的医疗协议执行,可能会延误救治的最佳时机在某些特定的紧急状况下,允许根据实际情况对医疗协议中的部分条款进行适当调整。不过,任何调整都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以维护患者的利益为最高原则。此外,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还应尽最大努力履行告知义务,尽可能地与患者或其家属沟通情况,除非患者处于无法表达自己意愿的状态,或是等待获得同意将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条 未经患者同意实施诊疗行为造成损害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特殊情形,可以不经患者或者其近亲属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第二十六条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立即采取抢救措施时,应当按照临床诊疗规范及时进行救治;对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但在紧急情况下,为挽救患者生命,来不及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同意的除外。
医疗协议是否需要书面形式确认?
医疗协议是否需要以书面形式确认,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医疗服务内容以及双方的约定。对于风险较高的特定医疗服务,如手术、特殊检查或治疗等,为了更好地保护患者的权益,并确保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清晰明确,通常建议采用书面形式。这样不仅有助于避免未来的潜在纠纷,还能为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依据对于常规的诊疗活动,现行法律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使用书面形式来记录相关协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
【合同的形式】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此外,《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
【知情同意原则】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实施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前,应当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上述法律规定表明,在涉及重大医疗决策时(如手术、特殊检查或治疗),书面形式不仅是推荐的做法,而且是法律上的要求。但对于日常普通的医疗服务,则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针对“患者不签协议医院能否拒治”的问题,答案取决于具体情况。在涉及挽救生命的紧急状况时,医院无权因为缺乏书面同意而拒绝提供必要的救助;而在其他普通诊疗过程中,则需要遵循医患双方达成的协议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让您感到无助?法头条是您的法律援助!无论是文字、电话还是视频咨询,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为您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
在医疗活动中,医疗事故,尤其是重大医疗事故的认定与赔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关乎患者的合法权益,影响着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和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了解重大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以及医疗事故导致死亡的赔偿金额,对于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时间:2025.03.25
-
医疗事故的分级标准是什么?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发生医疗事故后,首先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启动,《条例》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报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交由负责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时间:2024.12.15
-
2024年医疗事故等级的划分主要依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并参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这一划分标准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评估医疗事故的严重程度,并为后续的赔偿和处理提供依据。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医疗事故等级”的相关问题。...时间:2024.11.11
-
需要准备必要的材料、选择合法的鉴定机构并提出申请、接受专业鉴定人员的检查和评估,并等待鉴定结果。在整个过程中,应确保所有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并严格按照鉴定机构的要求和流程进行操作。关于“2024年医疗伤残鉴定需要哪些手续”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4.10.31
-
条理清晰;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全面陈述;涉及到医疗过错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要做到医学用语准确到位;说理要明白,应当联系相关证据进行阐述;要结合医学资料以及法律和政策规定进行阐述,指出认定医疗行为存在过错的依据。关于“2024年医疗纠纷鉴定书怎么写”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4.10.27
-
医疗事故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关于“2024年医疗事故等级共分几级几等”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4.10.13
-
医疗事故罪属于刑事犯罪,一级医疗事故不一定会导致刑事判罚。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是技术失误、不可预见的意外,且医务人员没有重大过失,通常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是否判刑需要综合考虑医务人员的过错、主观因素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关于“2024年一...时间:2024.10.08
-
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关于2024年医疗事故鉴定分级标准是怎样的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时间:2024.09.28
-
二级医疗事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有较大影响,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对于已经发生的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和赔偿,并加强内部管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医疗事故等级”的相关问题。...时间:2024.09.08
-
电子病历作为医疗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疗服务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其法律效力的确定,关乎医患双方的权益保护与医疗纠纷的处理。电子病历的法律效力主要通过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追溯性以及符合法定形式要求来确认,关键在于满足电子签名法、合同法及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时间: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