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土地出让金是谁收?
土地出让金是谁收?
土地出让金由所在地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征收。根据相关法律,所在地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拥有土地使用权利的人在签署土地出让合约的时候,应该将需要缴纳出让金的数额、缴纳的时限和违约责任都写清楚。土地出让金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拿到后所需缴纳的金额,一般是由土地的使用权人上交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五十五条
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
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百分之三十上缴中央财政,百分之七十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二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闲置土地, 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二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
第五十四条
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土地出让金应该由谁承担?
土地出让金是获得土地使用权所需要支付的资金,这部分是国家收取的,是由土地使用权获得方支付的,一般也就是开发商缴纳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条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相关问题回答,欢迎阅读了解。如果还有其他的疑问可以在法头条在线咨询,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予答复。
-
在城市化进程中,安置房作为政府为了解决被拆迁居民住房问题而建设的重要住房类型,其土地出让金的征收标准和土地性质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安置房的土地性质既可能是划拨,也可能是出让,具体判断需依据土地使用证或土地批准文件。...时间:2025.02.26
-
土地出让金,作为政府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使用者时按规定收取的费用,是土地交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计算方法和征收标准因土地类型、用途及政策差异而有所不同。下面小编将详细解析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探讨安置房土地出让金的征收标准。...时间:2025.02.26
-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土地补偿费为耕地被征前三年平均年产值6-10倍;安置补助费按需安置农业人口数算,每人标准为前三年平均年产值4-6倍,每公顷最高不超15倍。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由省级规定,征收其他土地标准参照耕地,且各地具体标准有差异。接下来就让法头...时间:2025.02.12
-
-
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规定了政府在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时,应当给予被征收人合理、公正的经济补偿,确保其生活水平不因土地征收而降低。...时间:2025.02.07
-
农村土地征收程序包括拟定征收方案(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根据规划拟定,含范围、用途等)、征收报批(报有批准权政府,提交相关材料)、发布公告、组织实施(含补偿安置等)、土地登记(征收后变更为国家所有),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时间:2025.01.06
-
-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时间:2025.01.05
-
最新房屋土地征收补偿金额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一般征地补偿标准价格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具体数额与被征收土地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紧密相关。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时间:2025.01.05
-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如果征收范围内存在房屋,政府部门会与被征收人进行协商,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具体的补偿标准和方式可能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实际操作中,被征收人应密切关注当地政府的政策公告和补偿方案,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时间:20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