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靳双权律师

拆迁过程中遭遇强拆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1.05 09:35:52
遇到拆迁中的强拆,我们要保持冷静确保自身安全,及时报警并固定证据;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要求调查处理;寻求法律帮助委托律师维权,注意保留拆迁相关文件资料作为维权依据。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

拆迁过程中遭遇强拆怎么办?

  在拆迁过程中遭遇强拆,首先应明确的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进行征收、拆迁活动。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政府或相关部门在实施拆迁前,应当依法作出征收决定,并给予被征收人合理、公正的补偿,在未达成补偿协议且未经司法程序的情况下,不得强制拆除。

  如果遭遇强拆,即在没有合法手续或者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强行对公民的房屋或其他财产进行拆除,这种行为明显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益,被强拆者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具体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 立即报警,请求公安机关出警制止违法行为并调查处理。

  2. 保全证据,如拍摄现场照片、录像,收集相关证人证言等。

  3. 就此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4. 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强拆行为违法,并要求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

  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对责令交出土地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遇到强拆情况时,作为被拆迁人,一定要冷静理智,及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寻求法律救济。同时,国家也鼓励通过调解、协商等方式解决争议,促进和谐拆迁。

  拆迁安置房的交付时间应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由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在拆迁补偿协议中明确约定。如遇延期交付等情况,被拆迁人有权依照协议及法律规定维护自身权益。建议在涉及拆迁安置房交付时间的问题上,被拆迁人应积极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安置房的交付时间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根据法律规定,拆迁人在与被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时,应当明确约定安置房的交付时间。该交付时间必须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无故拖延或提前。若因特殊原因导致无法按期交付的,拆迁人应及时通知被拆迁人,并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5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

  另外,《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已废止,但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仍可参考)中也有关于拆迁人应当按照拆迁补偿协议向被拆迁人提供安置用房,并保证其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的规定。

  引用法条

  1.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

  2. 已废止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相关规定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相关问题回答,欢迎阅读了解。如果还有其他的疑问可以在法头条在线咨询,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予答复。

相关阅读更多>>
  • 强制拆迁程序违法怎么办?
    本文针对“强制拆迁程序违法怎么办?”这一问题,从专业律师视角出发,对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回答。当面临强制拆迁程序违法的情况时,被拆迁人应了解其合法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包括但不限于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等,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时间:2024.04.29
  • 被拆迁人对强制拆迁程序有异议如何寻求司法救济?
    在面对强制拆迁程序时,若被拆迁人对相关程序存在异议,我国法律赋予了其寻求司法救济的权利。被拆迁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拆迁行为的合法性与公正性。...
    时间:2024.02.21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